-
日期: 2025-05-06 | 來源: 黑噪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我看了一下,持這個觀點的作者總是列舉各種宏大的數據,比如中國每年銷售數以億計的家電、手機、汽車,或者電商消費節日中創下的驚人交易總額,試圖證明中國在全球消費市場中獨一無二。
他們的進一步邏輯是,中國在貿易上可以不依賴全球市場,以及美國人也沒有吹的那麼有錢。
然而,這只是一種“總量幻覺”。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中國GDP總量達到美國的65%,給人感覺很厲害。但當年日本經濟巔峰時期,日本作為只有中國一個省的面積和人口體量,它的GDP總量其實也達到了美國的65%,人均GDP更是超過美國(中國只有美國的6分之1)。
如果進一步深入分析“消費市場”的真正含義,就會發現“中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這個說法其實存在明顯誤導。
首先,不要混淆“消費量”與“消費力”。
中國確實是一個人口大國,在許多消費品類中,銷售數量居全球前列。比如,中國每年售出數千萬台冰箱、空調、手機,在電動汽車市場也已進入全球前列。
但這些“量”本質上是人口規模帶來的結果,而不是“人均消費力”的體現。
消費市場的真正衡量標准,不是“賣出多少台冰箱”,而是“每個人願意、能夠為消費支付多少錢”。
美國人口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但美國消費者的平均購買力遠超中國。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3年美國人均消費支出為約31,000美元,而中國的人均消費支出只有約4,700美元,差距達到6倍多(數據來源:CEIC)。
換句話說,美國的中產階級可以買下兩三輛車、定期旅行、購買高品質醫療和教育服務,而中國許多家庭還在精打細算基本生活開支。
從消費“質量”和“深度”來看,中國仍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其次,“總量大”並不等於“市場強”。
有人可能會說:就算人均低,但中國市場總量大啊。這是一個常見的邏輯陷阱。
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國際品牌或高附加值產業來說,他們關心的是“願意為價值買單的客戶密度”。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高端品牌首選美國、日本、歐洲,而不是中國。蘋果、特斯拉、LV、Gucci等公司的財報都顯示:它們在中國的銷量增長遠不如在歐美市場的利潤率高。
下圖為蘋果公司利潤來源:
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消費大國,還有一個更核心的指標:消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約為53%,美國為82%。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仍然高度依賴投資和出口,而非內需消費拉動。
屏蔽了“總量幻覺”以後我們需要認識到,“拼多多式消費”不是消費強國的象征。
近些年中國電商平台崛起,消費內卷加劇,價格戰成為主旋律,問題在於,這實際上是一種消費降級,而非消費升級,更不是消費大國的標志。
相比之下,一個真正強大的消費市場,應當是消費者願意為品質、品牌、設計、精神等非價格因素付費。
這種“願意多花錢”的能力與心態,是經濟成熟和中產階層穩固的重要標志。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消費結構仍然偏“價格敏感型”,而非“價值導向型”。
我個人在歐洲也深有感觸,歐洲人普遍願意為了高價值的消費支付更多,這也是為什麼在歐洲城市,路邊的店鋪大多很漂亮精美,出售的東西品類也更細分。
別的不說,很多服裝店、皮具店都在店內直接設立設計工作室,賣的是該店自有的設計品牌,價格也不菲,但生意照樣火爆,因為設計確實好看,做工也優良。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要用短期刺激誤判長期趨勢,“消費大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雙十一”、“黃金周”,還有現在的補貼刺激政策,隨著這些短期效應中國消費額確實會突然爆量。但這種短期爆發與長期趨勢並不能畫等號。
很多時候,這些數據只是靠打折、囤貨拉升的“數字繁榮”,背後卻並不反映真實的、可持續的消費能力。
現在房地產下行、青年失業率高企、居民杠杆率上升,正在長期壓制中國的消費潛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味強調“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自我安慰。
以此作為“可以不依賴全球市場”的理由,就更是一劑毒藥。
所以,一定要警惕“巨量幻覺”,正視結構性差距。
當然,中國確實是一個擁有巨大人口基數和快速發展的市場,但“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這一說法,過於強調了“量”的表象,而忽視了“質”的差距和“結構”的問題。
真正理解消費市場的強弱,不能只看銷售數據的絕對值,而要看人均能力、消費結構、品牌溢價、市場深度和可持續性。
一個成熟而有韌性的消費市場,不僅靠人口堆積,更靠信心、經濟結構和中產階層的穩定成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八個劇版本張無忌,都是知名男星,吳啟華年齡最大演技最好
- 美方"讓步"中國…各國都要對川普"硬起來了"
- 汪小菲馬筱梅今日大婚,汪小菲挨桌敬酒,現場曝光
- 張蘭這樣現身汪小菲二婚婚禮 大喊開心
-
- 加國華人移民,10個有8個在後悔,剩下2個硬撐?
- 周末大溫超市優惠搶先看 掃貨指南
- 8000萬頭獎得主要現身!大溫華裔媽媽中大獎
- 《偽裝者》10年後再看爆紅的主演們,竟全都有爭議?宋軼太可惜
- 丹麥發達到什麼程度?說幾句刺耳的真話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 慘!過敏季開始更早 更猛 持續更久
- 剩幾天就過期 女子領了500萬大獎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美國客戶比我們還急"!中國廠家"電話被打爆"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為酒店逃稅100萬 大溫華裔被判刑
-
- 快訊!中國解除對波音飛機交付禁令
- "投降式睡姿"或許是2種身體問題的信號
- 最高近8000 加拿大兒童福利金又漲,馬上到賬
- 卡尼"跪"了:對美關稅近"清零" 全網怒轟
- 太無助了 熱汽球著火男子不幸墜亡
- 中國宣布"不參賽"後 韓國棋院更改規則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