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07 | News by: 人物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北京北四环一间大约140平米的三居室里,有个专为休学少年创办的成长中心,名叫「一出学社」。
还没进门,就能看到楼道里贴着很多学生们的野外游学照片和心得笔记,还有他们最近在讨论的话题,各个角度的资料被好好地整理总结了出来。
走进屋内,墙上贴着卡通课表,「逻辑思维」「社交能力」「性别教育」「社区会议」等等课程,不同于学校体系内的课程设置。在这里,平等和尊重是最重要的准则,拍照前要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课堂上,他们可以针对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没有任何标准答案。他们不需要在某个固定框架内学习。
2019年,任竹曦和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朋友共同创建了一出学社,过去6年,任竹曦陪伴了150多名12岁至18岁休学少年的生活和成长。在她的观察中,造成学生们休学的原因有很多,过高的成绩期待、自由空间越来越狭窄、社交能力受限、家庭的支撑不足,都可能给当下的学生带来极强的心理压力,也让他们不理解学习的意义,最终导致他们失去上学的动力。
在一出学社,任竹曦和同事们能做的,除了陪伴、引导他们社交,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成长,也看到人生并不是只有成绩这一个判断标准,他们可以有更鲜活、更丰富的可能性。
任竹曦个子不高,说话轻柔,总是笑盈盈的。她生于1987年,在读书、升学、接受教育的路上,她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中考时,她考入了着名的人大附中,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她承接了国内外最顶尖的教育资源。
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获得了机遇和能力,也从更实际的层面获得了创业的敲门砖。
但同时,她也不断在对应试教育祛魅——学校的同学会论资排辈,讨论更多的是成绩和排名,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绩点、更有性价比的实习机会。身处其中的学生,在被功利主义不停驱赶,却没有机会真正认识自我。这是教育的缺失。
一出学社的出现,也是她试图填补这些缺失的小小努力。
几年前,任竹曦做了妈妈,她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和一个刚上托班的儿子。成为妈妈后,她越发理解家长们的焦虑——最近,自己的女儿也提出了不想上学,她开始更切近地与那些具体的困境、忧虑周旋在一起。
《人物》约她见面,一起聊了聊她创办的一出学社、她看到的「脱轨」的孩子们以及背后的家庭,也聊了聊她的成长路径、她所接受的教育。这些都让她有所反思——或许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教育体系,但教育的意义,始终是让人认识自己,去思考: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以下是任竹曦的讲述——
文|令颐
编辑|鱼鹰
图|受访者提供
1
2019年,我和一个朋友建立了一出学社,4月 1 号开学时,我们迎来了第一批学生,一共是6个孩子。
我们最开始在李一诺的公众号上发了一篇介绍文章,写到一些自己曾在公立学校工作的观察——一些中学生受困于成绩、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等,长期焦虑、抑郁,还伴随着厌学情绪和自残行为。而我们建立学社的目标,就是想要建立一个面向青春期孩子的学习社区,帮助休学孩子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动力、能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普林斯顿失踪学生遗体找到‥名校成催命符?
- 美国高中生还没毕业 已收到年薪近$7万工作机会
- 少年冻僵被误认死亡 直接送太平间
- 王菲、谢霆锋:都这么爱了,为啥还跟别人结婚?
- 松鸡山巨资建设自行车公园下月开放
- 温哥华资深贷款专家 解决贷款需求
-
- 阿省明年或独立公投 提出四个要求
- 惨烈 黄石公园旅游车致命车祸7死
- 美国民众对亚裔看法调查结果出炉 令人不安
- 杀疯了!冲着欧豪看《刑警的日子》,没想到却被62岁女配角惊艳
- 温村街头惨剧更新 11名遇难者名单
- 五一最惨十景区:泰山简直要命 第一太太过分
-
- 可怜 BC熊妈袭击人被杀遗留3熊崽
- 和卡尼会晤前 川普重申"51州"狠话
- 呼应COVID实验室外泄论 川普新令瞄准中国
- 泽连斯基突然宣布 习还敢去莫斯科吗?
- 美名校贵不可攀 引爆夹心阶层危机
- 红场阅兵彩排暖心一幕:偶遇俄罗斯小孩哥送出袖章
-
- 突发!女省长承诺2026年独立公投
- 温哥华资深贷款专家 解决贷款需求
- 爆四中全会变局: 元老集体逼宫习 他任总书记
- 解放军杀器大突破!美本土首度暴露在打击范围内
- 女儿透露 比尔盖茨患阿斯伯格综合征
- 越南与美国关税谈判在即,首轮对话定于5月7日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