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0 | 來源: 鳳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新教皇利奧十四世在聖彼得堡大教堂的陽台上發表首次公開演講。
文丨胡毓堃
隨著西斯汀教堂屋頂上的煙囪冒出白煙,新的羅馬教皇誕生了。
當地時間5月8日,來自美國的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被梵蒂岡樞機主教團選舉為第267任天主教羅馬教皇,名號為利奧十四世。
他是自1900年以來,第五位在秘密會議兩天內選出的教皇。在聖彼得堡大教堂的陽台上發表首次演講時,利奧十四世回憶起前任方濟各教皇“微弱但充滿勇氣的聲音”,並以拉丁文頒賜他的第一個宗座降福──“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
利奧十四世生於美國、長年在秘魯傳教,此前並未被視為教皇熱門人選。但與方濟各一樣,他關懷弱勢族群、邊緣化群體,具有現實關懷精神,同時致力於團結教會,亦被視為方濟各改革路線的延續者。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脫穎而出並不奇怪。這位新教皇承載了樞機主教團的期待:帶領教會不封閉自守,而知道如何走出去,“將光帶到被絕望籠罩著的世界”。
情理之中的“黑馬”
“願你們平安……我希望這平安的問候進入你們的心,達至你們的家庭,傳給所有的人,無論他們在何處,以及達至所有民族、整個世界。”5月7日晚,利奧十四世以“平安”為題開啟首次演講。他全程使用流利的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而沒有用英語說一句話。這段在教義和現實層面一語雙關的開場白,體現出他的個人特質。
從5月7日下午4時30分到5月8日傍晚,樞機主教團133名樞機主教在不到兩天內舉行了四輪秘密投票。其間梵蒂岡城內禁用手機、通訊網絡也被切斷,西斯廷教堂的煙囪亦兩次冒出黑煙(意味著沒選出教皇)。
◆此次參與投票的133名樞機主教來源地區(深色為方濟各任命的人)。圖源:BBC/Holy See
就在眾人以為第二天也難有結果時,白煙在5月8日下午6時許升起,聖彼得大教堂和羅馬其他教堂的鍾聲響起,新教皇在人們的歡呼聲中誕生。
此次教皇選舉被視為競爭最激烈的一次,且參加投票的樞機主教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但選舉過程沒有超出常規,甚至比前三任教皇的選舉要稍快一些。超過三分之二的樞機主教選擇了普雷沃斯特這一“黑馬”,後者完全不在外界預測的熱門人選名單上。
當梵蒂岡最高法院院長、樞機主教道明·曼玻第儀式性地宣布“我們有了教皇”(Habemus Papam),並介紹普雷沃斯特的名號時,聖彼得廣場上的人群一臉茫然。由於沒有手機信號,他們無法立刻上網搜索新教皇的信息。英國廣播公司(BBC)形容:“多數人對利奧十四世教皇的第一印象,是他在華麗陽台上自我介紹的樣子。”
不過,這種茫然並未持續太久。一位帶著五位孩子前來目睹新教皇的法國女士表示:“他從哪裡來無關緊要,只要他能跟隨方濟各教皇的步伐,為我們全體天主教徒營造團結。”
◆游客在梵蒂岡手拿最新報紙自拍。
考慮到參與投票的樞機主教80%由方濟各任命,且60%以上來自歐洲之外,這或許是普雷沃斯特“爆冷”脫穎而出的主因。
兩位教皇最直觀的相似之處,在於他們都開創了羅馬教廷的先例。利奧十四世是第一位生於北美,同時擁有美國和秘魯雙國籍的教皇;他是第一位出自聖奧古斯丁修道會的教皇,也是第一位在二戰後出生的教皇;他還是繼哈德良四世之後第二位來自英語國家的教皇,以及122年來第一位以“利奧”為名的教皇。
美聯社注意到,普雷沃斯特雖然在首次演講中對方濟各的貢獻表示了感謝,但他身著傳統教皇服飾,這與方濟各不同——他在2013年當選時棄用了傳統的紅色披風,“普雷沃斯特此舉似乎暗示著教會在某種程度上回歸傳統”。
無論如何,新教皇誕生的消息讓遠在美國和秘魯的天主教徒無比興奮。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得知他是首位美國教皇,我深感榮幸。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這對我們國家來說也是莫大的榮耀。我期待與教皇利奧十四世會面。”秘魯總統迪娜·博盧阿特則將他的當選形容為“秘魯和世界的歷史性時刻”。
普雷沃斯特1955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是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移民的後裔。他成長於典型的天主教家庭,父母積極投身教區活動。普雷沃斯特從小就接受教會學校教育,參加教會與學生社團活動。1977年,他畢業於維拉諾瓦大學(同屬奧斯定會系統)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旋即正式加入聖奧古斯丁修道會,成為見習修士。
◆普雷沃斯特與本篤十六世握手。
1981年,普雷沃斯特在聖奧古斯丁修道會“轉正”,次年在芝加哥天主教神學聯盟獲得神學碩士,並被授予神父職位。1984年和1987年,普雷沃斯特在羅馬宗座聖多瑪斯大學先後獲得教會法碩士與博士學位。除了神學學會和教會工作,他同期還在當地中學擔任過物理和數學老師。
1985年,30歲的普雷沃斯特開始了他與拉美國家秘魯的緣分。1985年至1986年,他參加了聖奧古斯丁修道會秘魯傳教團,擔任丘盧卡納斯教區教務長。回國短暫擔任芝加哥聖奧古斯丁修道會職業司鐸和傳教主管後,他於1988年重返秘魯,此後十年在特魯希略教區教授教會法,還擔任地區教會法庭的法官和顧問團成員。
1998年,普雷沃斯特被任命為聖奧古斯丁修道會芝加哥教省會長,2001年當選為聖奧古斯丁修道會會長,並履行了兩個六年任期。卸任後,他於2014年第三次來到秘魯,這次被方濟各任命為奇克拉約教區宗座署理和蘇法爾領銜主教,第二年被任命為教區主教。根據相關外交條約,他在獲得任命前取得了秘魯國籍。
作為美國人,普雷沃斯特在秘魯經歷了教會生涯的關鍵節點。2019年他成為羅馬教廷聖職部成員,次年成為卡亞俄教區宗座署理,並加入羅馬教廷主教部。2021年3月,普雷沃斯特與方濟各進行了一次私人會面,引發外界關於他將升遷的猜測。
果然僅過兩年,他來到羅馬,先後擔任羅馬教廷主教部部長和執事級樞機。2025年2月6日,病重的方濟各將普雷沃斯特擢升為樞機主教。擔任樞機不到兩年就繼任教皇,如此飛升速度史上罕見,也是他作為“黑馬”的又一個體現。
◆擔任樞機主教時的普雷沃斯特。
兩人都具有深厚的拉美背景,方濟各擔任教皇之後,將普雷沃斯特一步步提拔至教會高級神職。在教廷改革的具體措施上,普雷沃斯特也力挺方濟各。顯然方濟各一開始就關注、重用普雷沃斯特,且二人看起來理念相通。由此,名不見經傳的普雷沃斯特成為利奧十四世,也在情理之中。
或將延續團結與改革
向全球14億天主教徒發表演講時,利奧十四世將和平、團結、包容作為關鍵詞,提出要“成為一個同道偕行的教會,一個行走的教會,一個永遠尋求和平、永遠尋求愛德、永遠設法成為尤其關懷受苦人的教會”,並以“為世界和平祈禱”結束。完成方濟各未竟使命的目標,在其言辭之間表露無疑。
新教皇選擇“利奧”一名自有深意:第一位選擇此名的利奧一世在452年說服匈人首領阿提拉從羅馬撤退,保護羅馬城不受攻擊;上一位利奧(十三世)在1891年發出《新事》(Rerum novarum)通諭、支持勞工的基本權益,重視教會與現代世界對話。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是要表明他致力於持續關注社會議題。
普雷沃斯特早年的室友形容他“外向開朗”“接地氣”“非常關心窮人”。投身教會以來,他從未停止對現實社會問題的關心。與方濟各類似,普雷沃斯特與其說是“自由派”,不如說是避免與現代社會脫節的“溫和中間派”。意大利《共和報》今年4月評價他為“國際化人物”,同時得到保守派和進步派的欣賞。
◆年輕的普雷沃斯特與時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
普雷沃斯特抵達秘魯奇克拉約教區履職時,恰逢委內瑞拉難民危機,當時累計約150萬委內瑞拉人來到秘魯,他表達了對這些難民的關切,當地天主教群體的負責人稱贊他“樂於助人”。被方濟各調入羅馬教廷時,普雷沃斯特又趕上秘魯反對時任總統卡斯蒂略的全國性抗議,他當時表示自己已經申請留在秘魯,認為“現在不是離開的時候”。
美國“政客新聞網”指出,雖然樞機主教們首次選擇美國人領導天主教會,但這位出生於芝加哥的教皇似乎與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觀點格格不入。普雷沃斯特曾公開表達對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喬治·弗洛伊德的同情。在X平台一個被認證為“羅伯特·普雷沃斯特”的賬號上,這位疑似新教皇的人曾多次批評特朗普和副總統萬斯的政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查看的伊利諾伊州的投票記錄顯示,普雷沃斯特在芝加哥郊區的新萊諾克斯登記投票,參加過2024年、2018年、2014年和2012年的大選投票,但由於該州規定選民無需登記成為任何政黨成員即可投票,尚不知他傾向哪個政黨。不過,初選記錄顯示,普雷沃斯特曾在2016年、2014年和2012年參加共和黨初選投票。
對於氣候變化問題,他認為教會應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他在去年11月的一次會議中呼吁“不應該用殘暴專制的方式支配自然”。
當然,基於對教義的堅守,普雷沃斯特也有類似於方濟各的謹慎與守成。他長期不支持死刑、安樂死、墮胎;擔任奇克拉約教區主教時反對在當地學校開設“性別意識形態”課程,理由是這將推廣“不存在的性別”;對於性少數群體,他也謹慎表態,既不公開支持,也不反對為同性伴侶送上祝福儀式,認為此議題要考慮到各地文化背景的差異,但批評“過度鼓吹同性戀生活方式的流行文化”。
總的來說,普雷沃斯特同情社會正義缺失下的弱勢和邊緣化群體,但仍然對違反聖經和教義的信仰與行為持保留態度。隨著近年來天主教會的性侵丑聞不斷曝光,傳統神職人員與現代社會觀念的沖擊愈發激烈,普雷沃斯特教會生涯所涉及的爭議也為外界關注,盡管他本人未被發現參與其中。
2000年,普雷沃斯特允許因未成年人性侵丑聞而被暫停履職九年的神父入住芝加哥當地修道院;領導聖奧古斯丁修道會期間,有關普羅維登斯天主教高中校長性侵未成年人的指控不斷,他被批評對此無所作為;到了奇克拉約,關於他掩蓋神父性侵真相的指控同樣不絕於耳。
為此,普雷沃斯特曾在秘魯《共和報》發聲明稱:“如果你是神父性侵的受害者,請直接舉報。”另據秘魯記者佩德羅·薩利納斯調查,事實上,普雷沃斯特總是表態支持受害者。
對於教會事務,普雷沃斯特與方濟各算得上“殊途同歸”。與前任一樣,他支持教會“眾議精神”(Synodality),認為天主教徒應同道偕行,構建參與型的教會治理模式,所有信徒都應參與決策過程,以應對教會極化、分裂的威脅。“信仰先於行政管理,以開放和對話為渠道,搭建橋梁”——這是他自擔任樞機主教以來就秉持的看法。
◆今年2月,普雷沃斯特與方濟各會面。
在女性參與教會神職的改革問題上,普雷沃斯特同樣以“穩定團結”為先,而非“銳意改革”。他曾反對授予女性教徒聖職,認為這樣做可能制造新的問題。但當方濟各開創先例、任命三名女性為主教部成員時,他表示了贊同的態度:“在一些情況下,我們已經看到她們的觀點帶來了豐富。”
值得關注的是,中梵關系的改善是方濟各時期的另一項重大成就,利奧十四世如何繼承這份“遺產”,值得關注。
5月9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們對羅伯特·普雷沃斯特樞機主教當選新教皇表示祝賀,希望梵蒂岡在新教皇的領導下,繼續本著建設性精神同中方對話,就共同關心的國際議題深入溝通,共同推動中梵關系不斷改善,為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作出貢獻。
可以預見的是,利奧十四世的領導風格將繼續中道、溫和,注重內部和外部對話,沿襲傳統、團結教會,但亦會適應現代世界、完成對教會形象的重塑。而教廷內部的保守與進步之爭,此前因管理不善留下的丑聞,以及反對教廷改革的力量,對他而言將是不可避免的挑戰。-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鐵棒毆打、強行剃發 兩華裔少女遭15人暴力圍毆
- 加國這幾年搶房虧損 無奈有錢人多
-
- "屎"詩級災難!溫哥華街頭淪為露天糞場
- 長得丑演技還爛,滿臉寫著"關系戶"的5位演員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川普在俄烏斡旋中退出:累了,毀滅吧
- 阿省省長回嗆福特"反分裂"言論:管好你自己
- 加男怒懟女難民街頭乞討 視頻瘋傳
-
- 多個大國無視中共紅線! 北京體面遭踐踏
- 中國體制內人員,欠薪風暴越刮越猛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女大生在美違規轉彎 被送進拘留所
- 特斯拉銷量崩盤 發布Cybercab無線充電力挽狂瀾?
- 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的是什麼?
-
- 加國第一座小型核電站將這兒建造
- 蓋茨擬捐幾乎全部身家 斥馬斯克殺最貧窮兒童
- 省長這樣稱溫村街頭襲擊犯 引爭議
- 澤連斯基突然宣布 習還敢去莫斯科嗎?
- 歐中建交50年:從雙贏到"制度性對手"
- 拒絕出席 三胖和普大帝鬧掰了(圖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