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1 | 來源: 九萬裡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以特朗普(专题)的性格,如果發現美國無法在談判中占據優勢,很可能會集中拋出更多施壓手段,人為制造“談判籌碼”,逼迫中國作出讓步。
第一任期,特朗普不僅揮舞關稅大棒,還無端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實施對華芯片斷供,打造“小院高牆”,唆使加拿大(专题)以“莫須有”罪名抓捕孟晚舟,打出了全方位對華遏壓的組合拳。
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戰引起了內外反噬,惱羞成怒的他很可能會像第一任期一樣,放出更多陰損的“毒箭”……
金融“毒箭”:美元貶值,債務重組。
實際上,關稅戰只是特朗普經濟金融構想中的一環。
特朗普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在2024年的一篇報告中曾提出所謂的“海湖莊園協議”,具體內容是通過債務重組、美元貶值、關稅調整、分攤安全成本等系列手段,重構全球貿易和金融秩序,為美國霸權輸血續命。
該協議的兩大核心策略就是“結構性美元貶值”和“債務貨幣化”。
推動美元貶值。
特朗普認為,美元貶值對於增強美國制造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選項。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表達對強勢美元的不滿,認為其削弱了美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在特朗普看來,美元貶值一方面可以對沖高額關稅帶來的物價上升,另一方面可以使美國出口的商品在國際貿易中獲得價格優勢,增加美國本土制造業的利潤,進而刺激商品出口、帶動產業發展,最終實現制造業回流,緩解國內就業壓力與貿易逆差。
而對作為出口大國的中國來說,若特朗普成功施壓美聯儲降息,將導致美元貶值、人民幣(专题)相對升值,進而削弱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近期,特朗普頻頻發聲,要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甚至不惜多次發出“解雇威脅”。然而,鮑威爾堅持美聯儲的獨立地位和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堅決不肯向特朗普服軟。
由此觀之,短期之內,特朗普想實現美元貶值仍有一定難度。
轉嫁債務危機。
根據2025年的最新數據,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經膨脹到36.2萬億美元,其中還有近9.2萬億美元將在2025年陸續到期,債務違約風險高企。
對此,有學者指出市場越發難以消化美國政府的借貸需求,美債可能進入“死亡螺旋”。未來,美國可能將進入“借新債,還舊債的利息”的階段。
債務危機是美國的心頭大患,但特朗普政府的應對策略可能不是控制債務規模,而是通過債務重組和長債置換,將成本轉嫁給其他國家,讓全世界為美國的揮霍無度買單。
“海湖莊園協議”的提議是,將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轉化為100年期的不可交易零息債券,以減輕美國的債務利息支付壓力。
我們大量持有美債,若特朗普政府真的使出“短債變長債”伎倆,無疑將使中國的外匯資產嚴重縮水、國家利益嚴重受損。
科技“毒箭”:技術封鎖,長臂管轄。
打壓中國科技發展是特朗普政府一以貫之的戰略。
第一任期時,特朗普政府就在科技領域頻出狠招,將華為(专题)、中興等中國高科技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限制其使用美國技術,切斷芯片等科技產品供應,試圖遏制中國高新技術發展。
再次執政的特朗普政府極有可能繼續強化對華科技封鎖與打壓,將“小院高牆”升級為“大院鐵幕”。
加強關鍵技術封鎖。
相比第一任期,當前的特朗普政府進一步升級對華科技脫鉤措施,提出“中美雙向投資全面切割”,要求美國企業停止在華大規模投資,並升級半導體管控措施。
今年2月,特朗普簽署《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明確將中國定義為“外國對手”,全面加強對中國在美科技、能源等關鍵領域投資的審查,甚至計劃重新評估中國企業在美上市的VIE結構合法性。(另見本號文章《中美經濟高層剛通完話,美方就掄出了“最嚴投資限制”的重拳!》)
未來,特朗普政府極有可能進一步升級對華關鍵技術封鎖,甚至徹底切斷對華芯片出口。
一方面,美國可能加大對中國芯片制造設備、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力度,聯合盟友對芯片生產制造關鍵物資實施更嚴格的禁運。
另一方面,美國可能對在美留學、工作的中國半導體領域科研人才進行更嚴厲的限制與監控,從人才層面打壓中國芯片產業的創新能力。
打擊中國科技企業。
當前,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日益成為引領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技術。
特朗普政府可能會繼續濫用“長臂管轄”手段,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名義將更多中國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全方位阻撓其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業務,限制其與美國企業合作,阻斷其獲取關鍵技術與零部件,破壞其全球供應鏈布局。
今年2月,美國國會提出《2025年美國人工智能能力與中國脫鉤法案》,妄圖推動中美AI領域全面“脫鉤斷鏈”。目前,美國多個部門已宣布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DeepSeek,要求員工不得下載、訪問或使用其相關應用和網站。
近日,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問題特設委員會又渲染中國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要求將其列入制裁清單。
未來,特朗普政府很可能繼續擴大打擊面,動用各種手段打壓中國的先進科技企業。
軍事“毒箭”:制造緊張局勢,破壞周邊安全。
在當前形勢下,中美兩國直接爆發沖突的後果難以想象,特朗普政府也很清楚這一點。但美國仍有可能通過打“南海牌”“台灣(专题)牌”,攪動地區局勢,挑起摩擦沖突,破壞中國發展的和平環境。
慫恿菲律賓“倚外鬧海”。
特朗普上台後,美國更加頻繁地在南海拉幫結派、興風作浪,與菲律賓等國開展聯合軍事演習。
在美國等外部勢力撐腰下,菲律賓多次派出飛機、艦船非法侵闖中國南海島礁,企圖侵犯我海洋權益。
未來,美國可能在南海周邊地區部署更多軍事力量,強化其軍事存在,擴大軍事演習規模與范圍,派遣更多先進戰艦、戰機進入南海。
美國還有可能進一步慫恿菲律賓在南海采取更具挑釁性的行動,甚至與中國發生軍事摩擦,破壞中國周邊安全環境。
推動台當局“以武謀獨”。
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特朗普一直有意在台灣問題上保持戰略模糊,甚至放風“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交易”。
但為了對華施壓,制造談判籌碼,不排除特朗普政府會鋌而走險,在台灣問題上“玩火”。
美國可能在軍事層面上強化美台勾連,進一步提升對台軍售規模與質量,提供更多、更先進的進攻性武器裝備,同時增加美台軍事互動,如開展聯合軍事訓練、高層軍事人員互訪等,推動台灣當局“以武謀獨”。
輿論“毒箭”:捏造虛假敘事,大打認知戰。
特朗普政府一向擅長利用輿論工具,對華實施攻擊抹黑,渲染“中國威脅論”。
第一任期時,特朗普政府就推出了臭名昭著的“中國行動計劃”,在美國大肆開展針對涉華科研人員的“獵巫運動”,導致大量與中國有關聯的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遭到刑事指控。
如今,特朗普政府又有故伎重施的跡象:先是無理撤銷中國留學生(专题)的簽證,後又糾集盟友指責中國對其進行“網絡攻擊”,並以“黑客攻擊”為由起訴十余名中國公民。
未來,美國可能會推出“中國行動計劃2.0”,對中國在美學者、留學生等群體進行打壓迫害,炮制所謂的“中國間諜案”,抓捕起訴中國公民,來換取談判桌上的更多籌碼。
同時,美國還有可能復刻第一任期的“孟晚舟案”,對中國科學家和科技企業負責人下黑手。
如果中美關稅談判進展不順,特朗普遲遲拿不到他想要的結果,那麼就有可能放出這些“毒箭”。
對此,我們不得不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中共在關稅新協議外的偷偷讓步(圖
- 突發!女省長承諾2026年獨立公投
- 美元貶值才開始!他們對美元的拋售形成巨大壓力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 大換血!加國新內閣宣誓!方慧蘭留任
- 王菲、謝霆鋒:都這麼愛了,為啥還跟別人結婚?
- 凱特王妃驚艷音樂會,五層珍珠項鏈奪目
- 豐田RAV4要排隊 六款SUV是完美替代車型
- 特朗普:今天不會取消對加國的關稅
- "生活徹底顛覆" 加國房主陷入動蕩
-
- 關稅逼退中國商品 美西港口清空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內幕:習誤判慘遭重擊 終給川普遞上誠意清單
- 舉世矚目!美中台海決戰"提前打響"?
- 加國人悲慘困境:要麼等死,要麼自費去國外求醫
- 王興興最新發聲:我們非常缺人,所有崗位都缺!
-
- 中國憂心"2下場"!選擇對美讓步(圖
- 溫市中心將聳立315米高樓 BC最高
- 傳中美瑞士貿易談判早上不歡而散
- 絕大多數加國人寧願在本國公路旅行,也不願前往美國
- 傳白宮致函中共 對北京提出四項要求
- 巴方令人震驚消息 :印度6枚導彈襲擊印度本土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