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1 | 來源: 伊姐看電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大S | 字體: 小 中 大
?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葉子姚
在過去的四月天,46歲的阿雅,官宣了自己的新身份,《世界時裝之苑ELLE》的專欄作家。
她寫,如果失去的歲月,沒有讓此刻的我有所學習與獲得,那才是真正該害怕的。
她寫,自信的女人很美,但真正的自信是從經驗裡長出來的。
從主持人,到制作人,如今又成為專欄作家,阿雅的人生,真正踐行著“時間是藝術品”。
而人,是可以被時間雕琢、重塑的。
當年那個人群裡仿佛孤島一般的小女孩,通過漂洋過海的學習、厚積薄發的沉澱、三省吾身的修行……
把聲音、視覺、文字統統作為橋梁,與更大的世界不斷聯結,不再是一座孤島。
結婚生女、北上生活後的這幾年,阿雅的中年,就像重啟人生。
華岡藝校留著超短發的“假小子”,《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裡的搞笑擔當,唱跳著“紅豆,大紅豆”的“壁花小姐”……
都像台灣省綜藝一樣在大眾記憶裡漸漸隱去。
大家記住的,是《奇遇人生》裡她面朝世界的包容,是《很高興認識你》中面對生命的智慧,以及浪姐鏡頭下與人交往的“情商”。
相較與范曉萱、大小S姐妹超過三十年的友誼,現在的年輕人能想起的,是阿雅與周迅的交集,“難搞”的樸樹願為她錄制節目。
我們常說,人要學會move on。
只是,知易行難。很多看似努力的行動,從認知來講,不過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結果依然是原地打轉。
而阿雅的人生選擇,確實做到了,把move on具像化。
阿雅的人生上半場,跳不過“自卑少女”和“討好型人格”。
父親老來得女,阿雅上幼兒園的時候,放學父親來接,常被同學們打趣“你爺爺又接你來了”。
“那時我的心裡很難過。他是我爸,我在心裡呐喊著。”
長相不出眾,性格又內向,兒時的阿雅活在一種“恐懼”中。
害怕面對人群,以及“內向”在群體中不被允許的現實。
幼兒園老師和同學們准備了一首歌,唱給她,《阿雅歡迎你》。
結果,這個場面,把阿雅嚇哭了。
不善表達,不懂拒絕,逃避人群。
這大概就是阿雅的童年印象。
好的改變,來自小學四年級。有一位老師,每周都喊阿雅上台演講。
就算她緊張,發抖,開不了口,遭遇嘲笑,老師也堅持讓她每周上台去講。
長此以往,當眾講話的條件反射才有所改觀。(來自《人物》)
五年級的時候,阿雅決定學習表演。
也就有了後來,與大小S姐妹在華岡藝校的相識,以及接下來三十年的情誼。
只是,十六七歲的花樣少女心,在一眾要麼相貌優越、要麼個性鮮明的同輩之中,太容易產生“自卑”。
在昔日姐妹的玩笑中,都有佐證。
包括後來成為知名“七仙女”的一員,不知道阿雅有過多少身在其中但仿佛孤島般的心境。
揣著自卑少女心,勇闖娛樂圈。
從唱歌到主持,她的人設,都是負責出糗搞笑,自黑自嘲,把自己當包袱往外抖。
回首那段日子,阿雅坦言:“剛進入演藝圈時,在每一個節目中鉚足全勁、拼命投入,每張照片裡自己的嘴都是歪的,我太想笑給別人看,迫不及待告訴所有人,你看我好開心呀!”
可想而知,那個人生階段裡,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圈,都是阿雅“討好型人格”滋生的土壤。
朋友圈裡,討好相熟的姐妹;鏡頭面前,討好不認識的觀眾。
幸好,阿雅的覺知,讓她做出了“逃離”與“改變”。
先是在做綜藝主持正當紅時,只身跑去美國游學。
前後15個月的時間,她學習戲劇,練習瑜伽和口語,也會花11個小時去完成一篇英語作文。
回國後雖然拿下金鍾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但她還是主動求改變,想要做自己的原創節目,不只局限於八卦搞笑的,有趣有內容的節目。
於是,阿雅又逃離舒適圈,北上再就業。
作為制片人,拿出了綜藝《奇遇人生》和《很高興認識你》。
兩檔節目,口碑和評分都很高,我個人也非常喜歡。
可以說,節目的質地,很大程度就是阿雅過去十年的人生質感。
我們得以在鏡頭裡,看見不一樣的阿雅和不同面的嘉賓。
看見過小S的脆弱;
看見過劉雯的眼淚;
看見過竇靖童的傷心;
看見過春夏的悲觀反思;
也見過文淇的自卑與內耗。
旁人眼中的“天才少女”也會想討好成年人的世界,不能接受自己沒有活成夢想中的樣子。
仔細回想,阿雅節目裡的很多嘉賓,都是所謂的i人,不是容易采訪互動的對象。
但偏偏,都可以和阿雅碰撞出一種奇妙能量。
一個人敢於袒露脆弱,是因為感到足夠安全。
比如周迅的不設防,聊婚姻觀裡悲觀的主張和自己也會存在的自卑。
比如毛不易談子欲養而親不待,阿雅寬慰他,母親一定不會對他失望。
比如錄其他綜藝“九點就起身走人要回家睡覺”的樸樹,面對阿雅的耐心包容,再別扭,也要幫阿雅錄制完成。
結果,原本拒絕體驗摩托車騎行的樸樹,“打開”了自己,也享受到全新體驗的樂趣。
有人說,這是因為阿雅情商高,共情力強,有主持功底。
當然有,但我更傾向認為,是十幾年來的生活體驗和人生閱歷,已經成功地內化成了個人的修為,讓她擁有了“內容魂”。
沒見過世界,哪會有世界觀?
但反之,不是所有見過世界的人,就一定有世界觀。
心量和內力,不是生命體驗數量的導向,而是質量的結果。
從這幾年阿雅本人接受采訪的表達中,也能窺見她的成長與改變。
和她做的節目一樣,把見世界與見自己融為一體。
不再焦慮外貌、計較紛爭,而是關注內在修養,汲取養分。
接納自己的普通平凡,但可以篤定平凡普通的人生也可以美麗光彩。
人生這個劇本還長,沒有誰天生是拿“綠葉劇本”,大不了,還可以自己重新書寫。
在阿雅身上能看到,主人翁精神,比受害者思維,更有利於一個生命的代謝。
阿雅的婚姻比較特別,她嫁給一個活佛,生育了一個女兒。
兩人應該是異國生活,丈夫人在美國。
剛過去的五一,阿雅分享了母女視頻。
女兒已經有了少女模樣,看得出母女關系的親密輕松。
家庭生活、養育責任,對人到中年的阿雅來說,肉眼可見地,是屬於她認知裡“有營養的滋養”。
盡管她坦言,曾經歷產後抑郁,仿佛心裡有一個黑洞在吸自己,也會有很多無法掌控的負面想法。
但育兒即育己。
工作之外,阿雅的心得是,全然地陪伴孩子,跟著進入孩子的世界,自己也會變得更有創造力。
作為母親,一顆溫柔心修在“專注當下”。
“你希望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首先要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
不必討好的關系本身,也是在潛移默化修復曾經的自己。
不必完美,但更完整。
如今再回看上文出現過的那張“七仙女”合影,時過境遷,略感唏噓。
同框姐妹們的下半場,已然走向截然不同的面貌。
有人未婚生育四胎,有人揮拳成為法制咖,有人深夜買醉婚姻成謎,有人閨蜜情斷口碑崩塌,有人猝然離世留下一聲嗟歎。
沒有拉踩比較,人各有志,她們早已為自己的選擇比耶、付代價。
有人能吃“隱忍”的苦,有人能吃“養育”的苦,有人能吃“動蕩”的苦,有人能吃“戀愛”的苦……
各有功課,能吃得下什麼樣的“苦”,大概就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只是有人把一手好牌打爛,路越走越窄;有人拿著命運的號碼牌等待,最後“熬出來”,比如阿雅。
“你越大就越知道,有些事情要做好,真的需要時間,包括自己的成長。”
在家庭、容貌、資源都不算優勢的底盤上,阿雅完成了“丑女大翻身”。
那個開局最一般的孩子,不需要王炸,她只是慢慢長大。
逃離,改變,嘗試,切割,不斷自我更新,修行內化。
在不惑之年後活出了自己的場域,愈發遼闊。
真的,遼闊比美更動人。
阿雅說:“別怕被荒野改變形狀,能隨風起伏的,從來比頑石走得更遠。”
那個唱著“原來我只是壁花,大家都笑我”的自卑女孩,在別人更早綻放的時候,在心裡種下“前進”的種子。
終於有一天被發現,她已在牆壁上,默默開出了那麼好看的花。
觀影團
“伊姐看電影”線下平台“伊姐觀影團”,至今為止組織200多場官方授權的電影首映禮、超前點映,想免費參加明星首映禮,得到正版的限量周邊,獲取專屬的文旅精品優惠嗎?
點擊小程序注冊會員(“伊姐觀影團”報名活動唯一途徑,唯一途徑,唯一途徑)。每日簽到領積分,兌換私家禮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大S家人強顏合影:S媽頭巾掩白發,小S哭腫雙眼
- 具俊曄將搬出大S愛巢,汪小菲再曝內幕
- 大S死因質疑再升級 瑋琪稱通電話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涉欺詐 律師夫婦家中查獲數百奢品
- 溫村隔壁國家公園攀岩墜落 3人死
-
- 這裡將於周六舉辦盛大游行與演出
- Costco熱門美食突然漲價 顧客炸了
- 喜訊!關稅下加國貿易好轉加元大漲
- 女大生在美違規轉彎 被送進拘留所
- 曝竇驍何超蓮已離婚 男方索分手費
- 特朗普:今天不會取消對加國的關稅
-
- 加國消減留學名額 院校五千人失業
- 能幹擾F-22的"陣風"戰機 為何逃不過中國導彈
- 加州兩大煉油廠宣布關閉 真要全民換電車?
- 中國"仍然占上風" 語氣相當強硬
- "疫苗導致的死亡海嘯已經來臨" 中國博主發文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 絕大多數加國人寧願在本國公路旅行,也不願前往美國
- 王興興最新發聲:我們非常缺人,所有崗位都缺!
- 大S拔掉呼吸器"最後一通電話" 內容曝光
- 卡尼新內閣即將出爐 看年薪多少?
- 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的是什麼?
- "太濕了先暫停一下" 人妻偷吃小王簡訊被發現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