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6 | 來源: 風聲OPINION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種種搞笑論文的背後,是醫療圈學術造假的泛濫,目前看來也沒有短期立刻改善的可能。亂象背後的原因是多樣的,我這裡重點探討兩個方面。
學術造假的驅動力
要理解學術造假的根源,首先要看驅動力在哪裡。
在中國醫療系統,職稱晉升是醫生職業發展的關鍵通道,而論文發表則是這個通道上的重要“門票”。無論是臨床醫生還是護理人員,若想從初級晉升到中級、高級職稱,往往需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若幹篇論文。更有甚者,一些醫院將論文數量和獎金、評優掛鉤。
這種評價體系導致論文成了“剛需”,成了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而不一定是真實學術追求的體現。
當寫論文的目的變成“為了晉升”“為了獎金”,而不是“為了探索”“為了總結經驗”,造假就不再令人驚訝。買論文、代寫、偽造數據、拼接文獻,甚至直接復制粘貼,已成為一條灰色產業鏈。
互聯網平台和中介公司應運而生,提供從寫作到發表的一條龍服務。只要願意花錢,就能拿到一篇掛名的“核心期刊文章”。而這種文章的內容質量,是否存在事實錯誤,是否真的對學術有貢獻,已經不再重要。
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機制並未能真正激發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研究熱情。相反,它壓抑了他們的本心。
在許多醫護人員訪談中,他們最常提及的心理滿足感,往往來自“幫助患者、看到病情好轉”,而非發表論文。一個醫生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夜班不斷,本已身心俱疲,若再被強迫擠出時間寫“無意義的論文”,必然導致對學術的抵觸和敷衍,甚至催生走捷徑的沖動。
內在動機的缺失、外在壓力的強化,正是當前學術造假泛濫的根本土壤。
學術造假之所以屢禁不止,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懲罰機制的失衡。目前中國對學術造假的處理,多停留在基層個體的懲處。比如“男性子宮肌瘤”事件,涉事護士或許會被問責,可能會有院內通報,甚至被暫停職稱申報資格。但我們看到太多更嚴重的造假案例,涉及高級別官員、知名院士、大學校長,卻最終不了了之。
以往曾有某著名高校校長被曝光十多篇論文存在重復發表、數據造假等問題,輿論嘩然,最終並未見到有實質性問責。一些知名學者被揭露抄襲、論文代寫,卻依然穩坐院士等高位。相反,很多年輕醫生、護士甚至研究生因為一篇論文的失誤或被代寫,可能前程盡毀。
學術造假的普遍性,結果是不少人的學術和社會地位是靠造假獲得的。在其上升過程中已經與權力形成了盤根錯節的聯系,或者其本人就是權力的代表。這些高位造假者不僅會妨礙對自己的學術監督,也缺少真正打擊系統性學術造假的決心。
更重要的是,高位造假的危害遠大於基層造假。一位護士論文造假,不管論文多麼荒唐,其影響有限;一位院士或校長操控課題造假,影響的可能是國家政策走向、行業技術標准,甚至國家財政資金的流向。這種系統性、結構性的造假才是最危險的病毒。
權力過度介入學術評價
不管是獎勵機制的失調還是懲罰機制的不公,兩者都來源於權力的過度介入——科研論文本質是一種學術活動,而學術活動的活力根源是學術自由。在學術資源的建設和分配上,權力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深度介入學術水平的評價,以及將學術水平和過高的特權掛鉤,就很容易催生腐敗。
此外,權力對學術自由的過度介入也會引來反噬。很多學術造假不能被追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一些權勢人物被裹挾在裡面,讓監督機制投鼠忌器。
國內醫療界學術造假的泛濫,肯定不是中國醫生護士格外喜歡造假,關鍵還在於我們的晉升機制。我曾經和國外的同事介紹過中國醫生的終身晉級“游戲”,有些人表示如果自己也在這樣的體制裡面,很難保證不會走捷徑。
一些國外的醫生職業路徑與國內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沒有這個晉級“游戲”。與國內不同,這些國家的醫生在完成專業醫生培訓,並通過專業認證後,就是這個專業的最高職稱。
只要沒有違法犯紀被吊銷執照,這個職業資格終身有效。醫生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收入會有所增加,有的醫療機構還提供合伙人的機會,但那大多是限於固定職業場所的忠誠度獎勵,與職稱和論文無關。
但在當前大多數國內公立醫院均為亞專科模式的情況下,借鑒這種職業模式有很大障礙,需要醫保、醫學教育和醫療資源調配多方的努力,經過很多年的努力才有可能逐漸實現。此外,還要考慮現有的職業資格如何認定,總不能取消職稱評定後人家好不容易取得的高級職稱就不認了。總之任重道遠。
像男性子宮肌瘤患者這樣的造假論文層出不窮,主要是一個制度問題,權力的過度介入在其中是關鍵因素。解決之道雖可以借鑒他國,但還要結合我們自己的問題通盤考慮,這會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
前幾天一篇關於男性子宮肌瘤患者護理的文章成為熱點,據稱當事人已經在本單位被處罰。這種搞笑的論文內容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了,之前還有女性前列腺癌患者、大鼠生小鼠的奇葩論文。圈外人看來這些內容確實很搞笑,仔細想想卻很讓人笑不出來。
這種種搞笑論文的背後,是醫療圈學術造假的泛濫,目前看來也沒有短期立刻改善的可能。亂象背後的原因是多樣的,我這裡重點探討兩個方面。
學術造假的驅動力
要理解學術造假的根源,首先要看驅動力在哪裡。
在中國醫療系統,職稱晉升是醫生職業發展的關鍵通道,而論文發表則是這個通道上的重要“門票”。無論是臨床醫生還是護理人員,若想從初級晉升到中級、高級職稱,往往需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若幹篇論文。更有甚者,一些醫院將論文數量和獎金、評優掛鉤。
這種評價體系導致論文成了“剛需”,成了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而不一定是真實學術追求的體現。
當寫論文的目的變成“為了晉升”“為了獎金”,而不是“為了探索”“為了總結經驗”,造假就不再令人驚訝。買論文、代寫、偽造數據、拼接文獻,甚至直接復制粘貼,已成為一條灰色產業鏈。
互聯網平台和中介公司應運而生,提供從寫作到發表的一條龍服務。只要願意花錢,就能拿到一篇掛名的“核心期刊文章”。而這種文章的內容質量,是否存在事實錯誤,是否真的對學術有貢獻,已經不再重要。
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機制並未能真正激發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研究熱情。相反,它壓抑了他們的本心。
在許多醫護人員訪談中,他們最常提及的心理滿足感,往往來自“幫助患者、看到病情好轉”,而非發表論文。一個醫生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夜班不斷,本已身心俱疲,若再被強迫擠出時間寫“無意義的論文”,必然導致對學術的抵觸和敷衍,甚至催生走捷徑的沖動。
內在動機的缺失、外在壓力的強化,正是當前學術造假泛濫的根本土壤。
學術造假之所以屢禁不止,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懲罰機制的失衡。目前中國對學術造假的處理,多停留在基層個體的懲處。比如“男性子宮肌瘤”事件,涉事護士或許會被問責,可能會有院內通報,甚至被暫停職稱申報資格。但我們看到太多更嚴重的造假案例,涉及高級別官員、知名院士、大學校長,卻最終不了了之。
以往曾有某著名高校校長被曝光十多篇論文存在重復發表、數據造假等問題,輿論嘩然,最終並未見到有實質性問責。一些知名學者被揭露抄襲、論文代寫,卻依然穩坐院士等高位。相反,很多年輕醫生、護士甚至研究生因為一篇論文的失誤或被代寫,可能前程盡毀。
學術造假的普遍性,結果是不少人的學術和社會地位是靠造假獲得的。在其上升過程中已經與權力形成了盤根錯節的聯系,或者其本人就是權力的代表。這些高位造假者不僅會妨礙對自己的學術監督,也缺少真正打擊系統性學術造假的決心。
更重要的是,高位造假的危害遠大於基層造假。一位護士論文造假,不管論文多麼荒唐,其影響有限;一位院士或校長操控課題造假,影響的可能是國家政策走向、行業技術標准,甚至國家財政資金的流向。這種系統性、結構性的造假才是最危險的病毒。
權力過度介入學術評價
不管是獎勵機制的失調還是懲罰機制的不公,兩者都來源於權力的過度介入——科研論文本質是一種學術活動,而學術活動的活力根源是學術自由。在學術資源的建設和分配上,權力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深度介入學術水平的評價,以及將學術水平和過高的特權掛鉤,就很容易催生腐敗。
此外,權力對學術自由的過度介入也會引來反噬。很多學術造假不能被追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一些權勢人物被裹挾在裡面,讓監督機制投鼠忌器。
國內醫療界學術造假的泛濫,肯定不是中國醫生護士格外喜歡造假,關鍵還在於我們的晉升機制。我曾經和國外的同事介紹過中國醫生的終身晉級“游戲”,有些人表示如果自己也在這樣的體制裡面,很難保證不會走捷徑。
一些國外的醫生職業路徑與國內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沒有這個晉級“游戲”。與國內不同,這些國家的醫生在完成專業醫生培訓,並通過專業認證後,就是這個專業的最高職稱。
只要沒有違法犯紀被吊銷執照,這個職業資格終身有效。醫生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收入會有所增加,有的醫療機構還提供合伙人的機會,但那大多是限於固定職業場所的忠誠度獎勵,與職稱和論文無關。
但在當前大多數國內公立醫院均為亞專科模式的情況下,借鑒這種職業模式有很大障礙,需要醫保、醫學教育和醫療資源調配多方的努力,經過很多年的努力才有可能逐漸實現。此外,還要考慮現有的職業資格如何認定,總不能取消職稱評定後人家好不容易取得的高級職稱就不認了。總之任重道遠。
像男性子宮肌瘤患者這樣的造假論文層出不窮,主要是一個制度問題,權力的過度介入在其中是關鍵因素。解決之道雖可以借鑒他國,但還要結合我們自己的問題通盤考慮,這會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男人沒有子宮,怎麼就不能得子宮肌瘤了?
- 溫村租客私拿藝術品 法院不讓趕走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剛上任引爭議 稱加房地產危機根源
-
- 數百輛經典老爺車周六將在這展出
- 注意!大溫這重要大橋這長周末關閉
- 美國小哥海底撈被服務驚呆 無小費
- 續命了!bay經典條紋要賣給他們家
- 高風險時期!大溫長周末遠足要小心
- 卡尼兌現承諾 第一步要為中產減稅
-
- 這選區自由黨一票領先 將鬧上法庭
- 大溫學區砍掉這些課?華裔家長急了
- 快訊!中國解除對波音飛機交付禁令
- 智庫:加國聯邦應裁員6.4萬 省百億
- 最高近8000 加拿大兒童福利金又漲,馬上到賬
- 自由黨1票領先的這選區又有新情況
-
- 中國宣布"不參賽"後 韓國棋院更改規則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新住房部長:房價無需下降供應增加
- "美國客戶比我們還急"!中國廠家"電話被打爆"
- 新冠再來襲,專家提醒:當前正處於小波峰
- 慘!過敏季開始更早 更猛 持續更久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