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9 | 來源: 譯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第一道題由四組“等式”構成:
3 + 4 = 19
5 + 6 = 41
2 + 8 = 66
5 + 1 = ?
初看之下,這些等式完全違背數學常識——3加4等於7,而題中卻顯示19。但當人們嘗試拋棄傳統運算方式後,一個隱藏規律浮出水面:每個等式實際遵循“第一個數字 + 第二個數字的平方”的規則。例如首題實為3 + 4²=3+16=19,第二題則是5 + 6²=5+36=41。依照此規律,最後一題5 + 1²=5+1的答案自然為6。
正當網友為破解首題歡呼時,第二道更具迷惑性的題目再度來襲:
312=36
412=47
512=58
612=?
這組等式讓許多人陷入混亂。部分人認為答案應為69,但其推導方式引發爭議。有用戶提出將三位數拆解:例如312看作“3作為十位,1+2=3作為個位”,組合成33;同理412則變為“4作為十位,1+2=3作為個位”,但這個結果33與43卻與36、47矛盾。另一派發現前三題左側數字之和(3+1+2=6、4+1+2=7、5+1+2=8)恰好對應右側數字的個位數,從而推斷612的答案應為“6(十位)與9(6+1+2=9)”組合成的69。
兩道題目雖解題思路不同,卻共同揭示了此類謎題的核心套路——利用人們對基礎數學的思維定式,通過非常規運算規則制造認知落差。首題通過“隱藏平方運算”打破加法預期,次題則借助數字位數的重組與疊加迷惑觀察者。這種設計手法成功讓超過70%的參與者在初次接觸時誤入歧途,部分用戶甚至在解錯後調侃:“終於理解自由派怎麼算出2+2=5了”。
值得關注的是,這類題目引發的不僅是數學討論。在相關新聞的評論區,約15%的留言轉向社會議題調侃,另有8%的用戶嚴肅指出題目濫用等號符號,建議改用箭頭表示運算過程。不過多數人仍沉浸於解題樂趣中,有人戲稱要“用這些題測試ChatGPT”,也有人認真分析:“現代人過度依賴標准答案,反而喪失了多角度思考能力”。
從傳播數據來看,首題在推特(現稱X)發布3小時內即獲得超2萬次轉發,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1800萬次。第二題雖因答案分歧導致30%的討論轉向爭論,卻因此獲得更持久的關注度,持續占據熱搜榜單達9小時。-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MIT用於篩選9年級天才兒童的數學題
- 剛上任引爭議 稱加房地產危機根源
- 等了5年的《人生若如初見》,終究是讓人失望了
- 列治文市府29萬元禮品卡下落不明
-
- 分析師預計今夏大溫汽油價格下降
- UBC女保安慘死 嫌犯又這樣開脫了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多虧習不在北京,網傳中南海"小政變"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大佬組團收購 溫村MEC回到加拿大
-
- 當街槍殺兩人!加拿大全國通緝兩青少年
- 為酒店逃稅100萬 大溫華裔被判刑
- 智庫:加國聯邦應裁員6.4萬 省百億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中國兩兄弟搭橡皮艇偷渡台灣成功
- 環游全國 從存款40萬幹到負債70萬
-
- 中國工廠"電話被打爆" 美國客戶急瘋了
- 懵 溫村這裡居民想續租交百萬稅款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印度國防智庫:中國直接參與了印巴沖突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加國這社區頗發:勒索不成慘遭槍殺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