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0 | 來源: iWeekly周末畫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雙線程談判
在阿爾巴尼亞的歐盟峰會的紅毯上,梅洛尼通過戲劇性的一幕向世界充分的展現了她的“軟實力”。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Edi Rama)這名身高近2米3的前籃球運動員,在梅洛尼面前,單膝下跪,雙手合十,對她表達敬意。拉馬表示:“我們已經被幾個國家問過是否願意接受這一計劃,我們說不,因為我們忠於與意大利的婚姻,其他的都只是愛情而已。” 拉馬指的是歐盟尋求在阿爾巴尼亞建立移民(专题)遣返中心的計劃。而對於拉馬戲劇性的下跪,這名意大利總理謙虛地回應“埃迪,不要!”然後與他熱情擁抱。
不過在這場歐盟峰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似乎對於梅洛尼的軟實力並不買賬。梅洛尼告訴意大利記者,她之所以被排除在與特朗普的聯合通話外,是因為她拒絕向烏克蘭派遣軍隊,而這是擬議中的“有意願國家聯盟”的一部分。馬克龍指責梅洛尼散布虛假信息。“討論的主題是停火——我們要避免散布虛假信息。來自俄羅斯的虛假信息已經夠多了。”馬克龍表示。梅洛尼則暗指馬克龍為“利己主義”。梅洛尼敦促所有領導人“摒棄利己主義”,專注於為一項不涉及烏克蘭投降的和平協議展現統一立場。意大利媒體也將梅洛尼在阿爾巴尼亞峰會上的缺席描述為一次蓄意的排斥,暗示馬克龍並不希望她參與其中。而此時,默茨、馬克龍以及斯塔默已在推進與白宮就烏克蘭問題的討論。
在馬克龍主導的談判之外,梅洛尼實際上也在單獨進行另一場與白宮的談判。5月18日,梅洛尼在羅馬主持了一場三邊會談,讓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坐到了一張桌前。梅洛尼希望以此開啟一個她所說的“新開始”。在這場談判前她還與默茨在羅馬進行了會晤,在與梅洛尼於羅馬的會晤中,默茨表示:“我們不能允許自己被分裂。我將在未來幾天在歐盟展開談判,並將意大利納入我們為解決這場沖突所做的所有努力中。”
梅洛尼與馬克龍之間關系本就冷淡,梅洛尼過去還曾被拍到在與馬克龍握手後翻白眼的畫面。在俄烏問題上,梅洛尼與馬克龍此番沖突更是體現了兩人的微妙關系。在默茨的承諾實現前,梅洛尼與馬克龍之間的關系致使歐洲與美國之間形成了雙線程的談判:一邊是馬克龍主導的,由法德英參與的與白宮之間的談判;另一邊是由梅洛尼搭橋的、布魯塞爾與華盛頓之間的談判。梅洛尼似乎十分希望能夠扮演在白宮與歐盟之間牽線搭橋的人物,馬克龍則似乎擔心梅洛尼會使得特朗普政府更容易控制歐洲。
梅洛尼的“軟實力”
梅洛尼本就與特朗普是親密的盟友。而特朗普對於梅洛尼在俄烏問題上的行動也大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態勢。上個月,她剛剛在白宮與特朗普和JD·萬斯上演了一場“熱戀”,第二天美國副總統便飛抵羅馬討論關稅問題,並順道探望了身體狀況欠佳的教皇方濟各。當他抵達總理府奇吉宮時,梅洛尼已經在那裡迎接。“我好想你啊。”她帶著親昵的語氣打趣道。不過實際上,梅洛尼與特朗普的親密盟友關系肇始於去年9月在曼哈頓,她與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的一次“深情對望”。當時,梅洛尼受邀領獎,而馬斯克為她頒獎。在馬斯克略顯尷尬地稱梅洛尼“內在比外在還要美”之後,梅洛尼稱贊他為“寶貴的天才”。自那時起,特朗普就對她大加贊賞,稱她為“出色的領導者和人物”。 她也成為唯一一名受邀出席特朗普1月就職典禮的歐洲領導人,並被一些人稱為“歐洲的特朗普耳語者”。
梅洛尼意大利人式的“熱情友善”在外交場合已經成為她的招牌,也被認為是其他男性領導人並不具備的“軟實力“。去年12月,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與梅洛尼會面時,梅洛尼的這種軟實力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名一頭亂發、長著鬢角、態度張揚的阿根廷總統采取了主動策略,到達後擁抱梅洛尼,並在她耳邊低語開玩笑。意大利人喜歡哈哈大笑,梅洛尼抓著他的雙臂,身子前傾,笑得發抖。而米萊被認為是特朗普在南美洲重要的盟友之一。
雖然梅洛尼大多數時候是在與男性政府首腦打交道(這主要是因為男性政府首腦的比例更高),但是梅洛尼的“熱情友善”實際上是男女通吃。她與馮德萊恩的“姐妹情”也許就證明了這一點。2023年,兩人在乘直升機視察被洪水襲擊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地區時相談甚歡,之後又共同訪問了突尼斯,勸說該國阻止移民出海。5月18日,梅洛尼坐在萬斯和馮德萊恩之間時,後者更是公開肯定了梅洛尼的組織作用。
只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到這種”熱情友善“。梅洛尼在會見即將卸任的英國前首相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時,尷尬的氣氛顯然取代了熱情。當蘇納克准備行吻面禮並握住她的手時,梅洛尼卻略顯防備地往後一退。她只是吃了一驚,還是對擁抱一個“政治僵屍”的形象感到不適?她的熱情是否也包含政治計算?而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說法,法國總統馬克龍從梅洛尼那裡得到的對待更是難以和熱情友善扯上關系。
形象軟化的極右翼領導人
梅洛尼是歐洲極右翼政黨最具代表性的面孔之一。她所屬政黨“意大利兄弟黨”恢復了已故法西斯領導人貝尼托·墨索裡尼(Benito Mussolini)所宣傳的口號:“上帝、祖國、家庭。”她在無數次集會上這樣介紹自己:“我是焦爾吉婭,我是女人,我是母親,我是基督徒,這些是誰也奪不走的。”不過梅洛尼是當代歐洲極右翼政黨領導人形象軟化的重要例證,她在外交場合的“熱情友善“也是這種形象軟化的一種表現。
正如維也納大學政治與性別教授多麗特·蓋瓦(Dorit Geva)的分析,在過去15年間,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極右翼政黨現在已經轉變了原本策略。“他們已經摒棄了“女性應待在家中做飯”的觀念,轉而接受某種程度的性別平等觀念。”這使得歐洲極右翼政黨變得比此前更加復雜,也讓他們獲得了更多女性選民的選票。梅洛尼、法國國民聯盟國民議會黨團領袖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以及德國選擇黨聯合主義埃利斯·魏德爾(Alice Weidel)這些女性領導人的形象在這種轉變中起到重要作用。
勒龐、梅洛尼或魏德爾不僅將自己塑造成理解女性的女性,也將自己包裝為唯一能保護女性權利和西方生活方式的人,反對帶來“倒退思想”的移民。因此,蓋瓦警告說:“他們仍然是種族主義者,尤其是反移民的。” 與此同時,她們利用自己是女性的身份來改造政黨,賦予其新面貌與新主張,但也淡化了其在墮胎或同性婚姻問題上的立場。蓋瓦分析道:“她們將自己呈現為母親、孩子與家庭的保護者,以及福利國家的扞衛者,這種‘勇敢的母親’形象幫助她們穩固了在主流政黨中的地位。“
盡管這些極右翼政黨女性領導人以令人意外的方式打破了玻璃天花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她們當然地支持女性主義。或者說她們在極右翼政黨中有獨特的方式來處理女性主義相關議題。根據馬德裡卡洛斯三世大學政治學教授吉列爾莫·費爾南德斯·巴斯克斯(Guillermo Fernández Vázquez)的說法,她們支持如選舉權或性自由等既有成果,但在第三、第四波女性主義,跨性別議題及反對性別暴力等方面存在較大保留。-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泰總理用中文拜年強調泰國安全,網友並不買賬
- 中國機器人側空翻驚呆網友 也有人不買賬
- 馬克龍說這是達成共識的重要契機 俄不買賬
- 這越南粉店開業大促 3小吃僅10元
- S媽馬筱梅聊天記錄曝光!玥箖沒參加爸爸婚禮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 在海外 騙子太懂自己人專騙中國人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鄭曉龍《藏海傳》:但凡肖戰演技精湛一點,才能壓住這群王炸配角
- 網友曝光加國這家大超市商品"縮水"
- 自由黨又丟一席 多數政府還有戲嗎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 溫哥華地產經紀 經驗豐富誠信可靠
- 懵 溫村這裡居民想續租交百萬稅款
- 拜登確診這癌晚期 為啥沒有早發現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美公開現場照 何立峰小心翼翼"落後半個身位"
-
- 何清漣:川普關稅戰確實贏了 最大贏點是…
- 向習要護照 賀建奎手持美國綠卡公開喊話
- 反轉了!卡尼稱秋季提交聯邦預算
- 碳稅取消 加國4月通脹率或至1.6%
- 為酒店逃稅100萬 大溫華裔被判刑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