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0 | 來源: 智谷趨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根據中疾控發布的監測數據,4月全國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病毒陽性率從7.5%上升至16.2%,已經連續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
而香港僅在4月底到5月初的一周內,就報告了31宗與新冠有關的死亡病例。此外,還出現 多例兒童新冠重症病例 ,最小的患者只有8個月。
曾以為銷聲匿跡的新冠病毒,為何最近又卷土重來?
身經“二陽”、“三陽”甚至“多陽”的人們,該如何應對?
新冠,從未真正離開。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見下圖)。代表新冠病毒的那條曲線從今年第15周開始突然走高。上一次這樣的波動,發生在去年7-8月。
在3月31日至5月4日的監測期內,全國哨點醫院門急診流感樣病例中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由7.5%升至16.2%。
差不多相當於每6個門急診呼吸道感染患者裡,就有1個是新冠感染。新冠的檢出率已經連續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 是同期流感病毒 的8倍。
圖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從地域上看,南方地區新冠陽性率要略高於北方地區,這可能和南方的潮濕氣候和人口密度有關。特別是廣東的朋友們,出門一定要注意防護了:
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數據,4月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報告發病數為23188例。與3月份發病數3548例相比 增長了近6.5倍!
香港最近的情況也很嚴重。根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的報告,從4月27日到5月3日這一周,新冠相關的死亡病例驟增至31例,其中, 大部分是未及時接種加強針的老年人。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
“在香港,83%以上的重症或死亡病例是65歲以上人群,且90%以上有合並症,比如腫瘤疾病、免疫低下或心臓病、腎臓病等。”
更讓人揪心的是,有不少兒童甚至嬰兒重症的案例:據香港衛生署介紹,其中一名為17個月大的女嬰,此前健康狀況良好,未接種過疫苗。本月9日起出現發燒和咳嗽症狀,於11日前往瑪麗醫院就診。臨床診斷為同時感染新冠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並發小兒急性哮吼症。
統計數據顯示, 自4月以來,香港已累計至少出現5例兒童新冠病毒嚴重感染病例,其中3人從未接種過新冠疫苗。
由此可見,雖然新冠病毒的毒性較幾年前已經大為降低,但是對於老人、兒童等免疫能力較差的高危群體仍有致命風險,絕不可等閒視之。
這次新冠病毒卷土重來,什麼原因?
本質上,這是因為 新冠病毒仍在持續的進化中 ,就像程序一樣會一次次地迭代版本,進而逃逸人體免疫系統的審查。
比如按照香港衛生署通過污水檢測的結果,目前香港本地新冠病毒的 "主力軍" 是一種叫XDV的病毒變種,它在檢測樣本中占了大多數(76.5%)。
本質上,XDV變異株及其分支仍然屬於奧密克戎(Omicron)家族,是此前廣泛傳播的JN.1和XDE的重組後代。相較於此前的毒株,它也有一些明顯的特點:
1. 免疫逃逸能力更強: 即使曾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仍可能重復感染;
2.症狀更隱蔽:以 咽痛、低燒、咳嗽 為主,部分人無症狀,易被誤認為普通感冒;
3.傳播力不弱:已在中國內地、港澳台及東南亞多國成為主流毒株;
而除了病毒自身的傳播規律外,最近新冠陽性率升高,也和 群體免疫力的下降有關 。病毒學家常榮山認為,此次新冠流行可能和兩方面原因:
首先,自2022年12月以來,中國新冠和流感交叉流行,自2023年3月以來,新冠的流行波強度普遍低於流感,但間隔規律消失。
2025年2月,中國經歷了一波三年以來最小的流感全國性流行,人群群體免疫力下降,為新冠的再次流行創造了機會。
同時,距離上一波流行(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已經過去了一年以上,人群中因為自然感染產生的新冠抗體保護幾乎消失。
此外, “五一”假期人員密集流動也是促使病毒傳播加速的因素之一。
不過,這一輪新冠流行也許已經接近“達峰”,也許在不久後就將迎來尾聲了。按照鍾南山院士團隊的預測:本輪疫情目前仍處在爬坡階段,預計6月底前結束流行,持續6至8周時間。
圖源:財聯社
但這恰好也和接下來的 中考、高考的時間相重疊 ,正在緊張備考的廣大學子們,無疑將面臨很大的防護壓力。
我們這一代人,也許要做好一輩子和新冠病毒打交道的准備。
按照世衛組織的研究, 新 冠 病毒的主流毒株每半年左右發生一次譜系更替 ,這也和全球新冠每隔半年到一年左右發生一次流行高峰的規律相吻合。
香港衛生署甚至認為,新冠已在當地演變成為一種 有周期性的風土病 ,每隔半年到九個月就會發生一次流行。
這可能指向了一個事實: 新冠病毒將長期存在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和我們免疫系統相愛相殺,至死方休。
雖然從整體趨勢上看,新冠的毒株在朝著 “致病性降低、傳播性增強” 的方向演化。但是每一次感染對於身心造成的傷害,卻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人就算是“N陽”之後,痛苦程度卻一點都不低:
圖片來 源:小 紅書
而醫學界近年來也揭示了“長新冠”的存在。即使是一次病毒感染,對於人體的傷害也可能是長期、甚至永久的。根據高福院士的一項研究顯示:
在曾經感染過新冠的人群中, 高達30%的人存在長新冠的症狀 ,有些人在戰勝了病毒之後,卻不得不繼續與疲勞、腦霧、頭暈、記憶力下降和其他各種不適症狀作斗爭。
更何況,新冠感染對於免疫力薄弱的兒童、有基礎病的老人,以及接下來准備高考的百萬學子們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不可小覷。
雖然新冠已經無法從根源上阻斷傳播,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傳染病傳播的基本環節進行幹預,減少“中招”的風險。具體而言:
1.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勤洗手,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2.注意鍛煉身體和補充營養,保持良好的抵抗力;
3.病毒流行期間減少外出聚集,在人群密集場所和醫院要全程佩戴口罩;
4.兒童、老人等易感人群應根據疫苗接種指引接種相關疫苗;
此外,鍾南山院士也建議,如果出現了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並確診, 一定不要拖延 ,特別是合並基礎疾病的65歲以上高危人群,48小時內及時用藥幹預,可以明顯改善症狀避免出現嚴重後果。
新冠不是第一個人類無法“消滅”的病毒,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對於自然的力量,每一個人仍需要保持敬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新冠又抬頭,該怎樣應對?鍾南山給出3點建議
- 陳奕迅因新冠並發症離世?陳奕迅回應了,爆料博主更多劣跡被扒!
- 薄熙來和谷開來獄中離婚 兩人同時丟下一句話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列治文市府29萬元禮品卡下落不明
-
- 獨一無二!加國玻璃蝴蝶銀幣太美了
- 網友曝光加國這家大超市商品"縮水"
- 報告稱大溫4月份公寓銷量下降20%
- 加國男子被跳橋人砸死 市府成被告
- 刷屏了!巨大的雙彩虹橫跨大溫哥華
- 錢越存越薄 "存款特種兵"正漸退場
-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習實錘喪軍權!?吳謙退場 三新軍校"去習"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雨天還開飛車?溫村汽車翻了底朝天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何清漣:川普關稅戰確實贏了 最大贏點是…
- 大溫油價展望 夏季駕車終於輕松了
- 葉童,有著張揚的生命力和灑脫的帥性,乘風破浪正當時 | 二湘空間
- 懵 溫村這裡居民想續租交百萬稅款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