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1 | 來源: 深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斯拉 | 字體: 小 中 大
據中國乘聯會數據,特斯拉4月中國產電動車出貨量為58459輛,同比下滑6%,環比下滑25.8%。這已經是特斯拉連續7個月同比出貨量下滑。其中,特斯拉4月在華銷量為28731輛,同比下滑8.6%,和3月份74127輛的銷量相比更是暴跌61%。
業內人士觀察:煥新版Model Y終究只是一劑“短效藥”,其在3月上市初期短暫刺激了銷量的增長,但在國內汽車新勢力的圍攻下,歸於平淡。目前來看,特斯拉看跌的情況在短時間內不會得到改善。
業界對特斯拉的期待正在不斷降低。今年3月份,多名分析師對特斯拉接下來的交付量進行了預測,瑞銀集團分析師Joseph Spak將他對特斯拉全年交付量的預期數據下調至170萬輛,隨後Evercore ISI的Chris McNally也將預測從188萬輛下調至175萬輛。
這是因為馬斯克的政治言論引發歐美民眾不滿,導致特斯拉全球銷量不佳;而特斯拉的中國市場也在被蠶食,歸根溯源,其單一產品線無法抵御中國新能源汽車圍攻。曾經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占據主導地位的特斯拉,正在經歷一場嚴峻挑戰。
特斯拉的“至暗時刻”
特斯拉十余年來銷量首次下跌是在2024年,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178.92萬台新車,同比下降1.1%。該年馬斯克的預期是“銷量小幅增長”,結局卻是“小幅下跌”。但這顯然只是個開始。
從去年10月份至今,特斯拉一直“跌跌不休”,跌最狠的時候是在今年2月份,總銷量為30688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9%。不過該時間段是在Model Y煥新版推出後,外界認為存在消費者等待新車型的情況,因此老款車銷量不好是在情理之中。
3月份,特斯拉Model Y煥新版推出後,銷量大增,但在特斯拉不斷下滑的情境下,只是一針“強心劑”。根據今年4月的最新數據,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銷量遭遇全線下跌,均呈兩位數下滑的態勢。
在整個歐洲,純電汽車銷量增長了28%,但特斯拉銷量下滑了37.2%;其中,特斯拉英國銷售額同比下降62%,兩年來最低;瑞典銷量下跌80%,跌至兩年半以來最低;荷蘭銷量下降73%,丹麥銷量下降67%,法國銷量亦下降59%。
這種慘淡在特斯拉的財報上也有所體現。數據顯示:特斯拉第一季度營收193.35億美元,其中汽車業務營收139.67億美元,環比下降29.5%,同比下降19.6%。一季度淨利潤為4.09億美元,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4億美元,為特斯拉近兩年來數據最差的一份財報。
財報發布後,投資公司格伯川崎的首席執行官羅斯·格伯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這是我見過的特斯拉有史以來最糟糕表現。”
業界分析人士認為,由於馬斯克公開支持德國極右翼政黨,特斯拉品牌形象在歐洲受到沖擊,導致歐洲消費者紛紛抵制特斯拉。英國Electrifying.com首席執行官金妮·巴克利也表示:“這個品牌在歐洲的聲譽受到了打擊。”
在美國本土市場,特斯拉的表現同樣不盡人意。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超過10%,累計交付約14.2萬輛。加州新車經銷商協會在季度報告中指出:產品線老化,以及公眾對馬斯克的政治行為反感,可能是導致特斯拉電動車市場份額下降的關鍵因素。
馬斯克與美國政府的深度捆綁也影響到了國內的消費者。有不少最終選擇購買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表示,“擔心車企日後發展穩定性”。“我定了Model Y都還是退了,買車不能只看車,也要考慮到一家公司後續的發展情況”,有網友如此表示。
“圍剿”特斯拉
在國內,特斯拉銷量下滑更關鍵的因素是:其競爭對手正在以更低的價格和更智能性的產品搶占市場。
Model3和Model Y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推出的主要車型,已有6年未推出新車型。特斯拉的產品線單一且過時,對標比亞迪、蔚小理等本土品牌快速推出的新車型稍顯力不從心。
國內車企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對特斯拉形成了圍剿之勢。
去年9月以來,國內一眾車企不約而同推出20w-30w級別的純電汽車,矛頭直指特斯拉。在一個月內,樂道L60、極氪7X、智界R7、阿維塔07、智己LS6、嵐圖知音等六大車型。在智界R7發布會現場,余承東提到了智界R7將按照超過Model X的標准,來對標Model Y;嵐圖CEO盧放也公開表示,“我們這款車全方位地超越了特斯拉Model Y”。
此外,比亞迪在過去一年中也推出了數款車型與Model Y競爭,包括比亞迪元、比亞迪宋plus等,這些車型起售價大部分也都低於特斯拉。
小米SU7的迅速崛起也動了特斯拉中國市場的“奶酪”。 自小米SU7上市以來,其每月銷量均穩定在2萬輛以上,外界也有觀點認為,小米SU7也是特斯拉Model Y的強勁競爭對手。
今年4月,計劃買車的李浩在特斯拉和小米SU7之間糾結了一段時間,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小米,雖然等車時間略長,但在他看來,兩款車體驗過後他還是更喜歡小米的智能感,“model3智駕得加錢買,有沒有智駕體驗差太多了,年輕人還是會喜歡科技感強,智能化一點的車”。
李浩並非個例,社交平台上,有不少人將特斯拉與國產新能源汽車進行對比,其中智駕能力成為了他們將天平傾向另一側的重要因素。
目前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分為三個等級,基礎版自動輔助駕駛(AP)免費,增強版輔助駕駛(EAP)需3.2萬元,完全自動輔助駕駛(FSD)在中國的買斷費用為6.4萬元。高昂的智駕費用也因此被很多消費者詬病,“勸退”了一批潛在的顧客。
對比之下,比亞迪已將高階智駕下放至7萬元的車型;華為鴻蒙智行、阿維塔的ADS基礎版5000元,高階版標准價格為3.6萬元,已經算是國內智駕的最高買斷價;理想、小鵬、零跑等品牌則將高階智駕作為“標配”,將智駕成本包含在車價內。
面對國內新勢力普遍采取的低價或免費策略,特斯拉的高價 FSD正面臨市場接受度考驗,調整定價策略或成為重新占領市場的有效舉措。
Model Y能否“單兵救主”
面對銷量不佳的情況,特斯拉並非無動於衷。
今年2月份,在推出煥新款Model Y之後,又首次推出了5年免息的最新政策,購買煥新ModelY首付7.99萬元,月供約3060元,Model3則在享受8000元限時補貼的基礎上疊加5年免息。同時,Model 3與煥新Model Y全系上線全新“星鑽黑” 車漆。
這一政策大大降低了購車門檻。但Model Y的升級也充滿了爭議,不少人認為是常規升級,沒有太大的亮點,價格卻上漲了1.36萬元。即便如此,3月份煥新款Model Y仍以4.3萬輛的成績穩居國內乘用車銷冠,特斯拉也重回當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第一。
好景不長,就在外界以為特斯拉將坐穩在華銷冠寶座之時,4月份的最新數據打了特斯拉一記響亮耳光。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4月在華銷量為28731輛,同比下滑8.6%,環比下滑61%,Model Y的銷量更是不到兩萬輛。
短暫回歸之後,特斯拉在4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上降至第八,逼近2月的銷量最低點。小鵬、理想以33939輛、31341輛的銷量排在特斯拉前列,小米則以不到200輛的差距緊隨其後。
在華銷量萎靡不振的情況下,據傳特斯拉將推出低價版的Model Y,外界認為這一車型將被視為提振特斯拉銷量增長的重要武器。
據多家媒體報道,特斯拉將在上海生產一款低價版的Model Y,相較現售Model Y,新車電池、動力與底盤等部分基本沒有太大改動,但生產成本會比煥新版Model Y至少低20%。目前,Model Y在中國的起售價為26.35萬元。按照便宜20%計算,低價版的價格約為21萬元。
特斯拉作為昔日中國新能源市場上的王者,在面對中國新勢力車企的“圍攻”時,其勝算幾何,亦未可知。在4月份的業績電話會上,馬斯克也表示下月將不再把大量精力用在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DOGE)上,將對特斯拉投入更多時間。
毋庸置疑,特斯拉需要馬斯克的更多關注度,而馬斯克這個曾改寫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則的顛覆者,能否王者歸來,仍需要時間去驗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新冠再來襲,專家提醒:當前正處於小波峰
- 大溫附近男子被狗咬傷後被棄路邊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等了5年的《人生若如初見》,終究是讓人失望了
- 反轉了:加國總理卡尼稱會提交秋季聯邦預算
- 加國屋主懵了!10天水費加利息$435
- 加國滑坡致巨大天坑 房子瞬間沒了
- 鄰居狗吠太吵 投訴2年無果 他放出2條…
-
- 台長"心碎" 美國之音大規模裁員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最新警告:百米超級海嘯席卷西海岸
- 碳稅取消 加國4月通脹率或至1.6%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 "我的房子,寧可空著也不租給老人"...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大溫油價展望 夏季駕車終於輕松了
- 印度國防智庫:中國直接參與了印巴沖突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