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3 | 來源: 地球知識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地球知識局
文字 | 澄澈
校對 | 凱爾希 編輯 | 卡皮巴貓
這是中國版圖上,69個深陷危機的告警紅點。每個紅點,都是一座資源枯竭城市。
▼
你能想象嗎?我國總共有694座建制市,其中居然有近十分之一都涉及到“資源枯竭城市”,遍布全國23個省區市。
他們是數千萬人的家鄉,在被需要的時候發光發熱,用礦脈、油田和林場撐起共和國工業化的征程。
但短短幾十年後,就被困在了資源陷阱裡,在一遍遍轉型試錯中消耗著僅存的能量。枯竭,似乎是他們的終極宿命,但果真如此麼?
歲月蹉跎,枯竭凋零...
(黑龍江省七台河煤礦 圖:壹圖網)▼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下中國的資源枯竭城市,他們面臨的困境是如此相似,為何前途命運卻天差地別。
東北,起大早趕了個晚集
首先,枯竭的前提是要先有資源,這69座枯竭城市遍布23個省份,資源稟賦各不相同,趕上的風口和吞下的苦果,也都有鮮明的地域特征。我們可以將其大致分為東北模式、北方模式和南方模式。
東北模式這一批,幾乎都是枯竭賽道上的老大哥。東三省+內蒙古東部,有21個資源枯竭城市。
如果再加上9個森林枯竭後,參照執行資源枯竭城市政策,也就是靠著國家補貼過活的林城,“東四省”就有30個城市身處枯竭陷阱。
密密麻麻的東北地區▼
顯然,這是東北經濟長期趴窩的一大原因。
按照資源枯竭的標准,只要“累計采出量”達到“可采儲量”的70%以上就算枯竭。雖然還沒被徹底挖光,但一般越往後挖成本越高,利潤越低。
東北資源枯竭如此嚴重,關鍵還是工業化搞得太早了。早在1943年,東北鋼產量就達到了87萬噸。這點兒量放在今天連寶武鋼鐵的零頭都不到,但在當年可是全國的95%,幾乎是唯一的重工業基地。
1949年,僅鞍鋼一家就生產了全國63%的鋼
是名副其實的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
(鞍鋼舊貌 圖:壹圖網)▼
建國後,東北在一五期間大規模擴建鋼鐵、煤礦、汽車、裝備制造。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中,有1/3都在東北。到1952年,東北產出了全國39%的煤、48%的電、80%的化肥和81%的鋼。沒有東北,共和國基本就是個農業國。
此後,東北的工業產能繼續狂飆突進。如此擴張,資源再多也扛不住,煤、鐵、石油、森林被大規模開采消耗,這也基本對應了枯竭城市的幾大類型。
在這30座城市裡,可再生的森林占16個,不可再生的煤炭占11個,石油、鐵和鉬各有一個。
▼
煤城/油城/林城,哪個更慘?
資源不一樣,枯竭後的命運也截然不同。阜新、盤錦、伊春這三座城市,就分別是煤炭、石油和森林枯竭的代表。這裡面最慘的就是阜新這種“煤城”。
遼寧阜新,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城市,他曾經是名副其實的煤電大城。在巔峰期,光一個海州露天煤礦,就產出了全國十分之一的煤。
挖呀挖
再多的煤炭也經不住這麼折騰
(海州露天煤礦組圖 壹圖網)▼
這個礦從光緒年間一直挖到2005年關閉,如今只在細河南岸留下了一個超級礦坑,荒草漫山,幾乎和阜新市中心一樣大。類似的巨型露天礦,在撫順、雞西、鶴崗等城市還能找到很多,不少都變成了“國家礦山公園”。
一片巨大的城市傷疤▼
在90年代中後期,阜新四分之三(76%)的工業產值都來自煤電,產業高度單一,煤炭枯竭,對他來說是致命打擊。
到2000年底,全市近一半的工業企業停工停產,1/4的城市居民收入低於最低保障線,一半以上的農村居民為特困人口,全市1/3以上職工下崗,城鎮登記失業率居遼寧之首,異常慘烈。
煤電大城,崩盤了
(阜新街景 圖:壹圖網)▼
和阜新類似的,還有鶴崗、撫順、遼源、雙鴨山等十座東北煤城,求生之路同樣坎坷。
▼
之前很火的“躺平聖地”鶴崗,就是在煤采光了之後,經濟迅速衰敗,人口流失房價暴跌,一套火車站對面的房子只能賣個三五萬,“一條大街一棟樓,一個警察管兩頭”,是鶴崗們的真實寫照。
這已經算是最繁華的幾條街了
(鶴崗街景 壹圖網)▼
究其原因,就是挖煤+坑口發電這個活兒極度依賴資源本身,在上百年的高強度開采後,必然礦竭城衰。和十幾座煤城相比,以盤錦為代表的石油城市,可就幸運太多了。
盤錦非常年輕,1984年才正式成立,靠著遼河油田迅速崛起,在盤錦西南,就可以看到大片的采油設施。
從1996年開始,遼河油田的原油產量就從巔峰的1552萬噸一路下滑,每年掙扎在千萬噸上下。到了08年,年僅24歲的盤錦被正式列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短短幾十年
盤錦為國家貢獻了6億噸油氣
(盤錦油田“磕頭機” 圖:壹圖網)▼
但石油和煤炭的產業鏈大不相同,石油的開采和加工可以高度分離。比如沙特伊朗雖然出口原油,但汽油柴油卻大量依賴進口;世界級煉油中心-新加坡,自己幾乎不產一滴油,照樣可以把煉化幹成經濟支柱。
盤錦當年在輝煌期,給自己攢下了一整套石化和精細化工的家底。在遼東灣的灘塗上就能看到綿延十幾公裡的煉化裝置,再加上自己有出海口,即使油田枯竭,靠進口原油也能賺深加工的錢。
雖然看起來傻大黑粗
可化工廠產值著實驚人
是盤錦翻身的真正本錢
(盤錦化工廠 圖:壹圖網)▼
2022年3月,“油霸”沙特阿美大筆一揮,給盤錦投了837個小目標,要在海邊開工一座世界級石化基地。每年能加工1500萬噸原油,這是遼河油田一年半的產量,其中一半以上都要從中東進口。
沙特的巨額投資,直接把盤錦經濟帶飛了。預計到26年項目投產後,年銷售能超千億,要知道22年盤錦全部GDP也才一千億出頭,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新盤錦。靠著煉化+海港,油城盤錦成功續命。
紅海灘上
一座龐大的石化新城冉冉升起
(盤錦沿海 圖:壹圖網)▼
情況類似的還有大慶,作為中國最TOP的油城,大慶油田連續44年產出了全國一半以上的原油。曾經的巔峰是5000萬噸,現在下滑到3000萬噸,而且采出來98%都是水。
累計貢獻了25億噸原油
大慶油田也步入了油盡燈枯的老年期
(大慶“磕頭機” 圖:壹圖網)▼
雖然還沒被列入資源枯竭名單,但每況愈下的老油田必須要早做准備了。
盤錦靠海,和南方的中東原油合作,這非常合理。大慶雖然深處內陸,但可以和靠北的俄羅斯合作。目前大慶石化所需原油的小一半,都是走中俄管道過來的西伯利亞油,已經為將來找好了出路。
這裡面煉的原油
有不少就是西伯利亞過來的
(大慶石化 圖:壹圖網)▼
其實不論是煤田還是油田,都是不可再生資源,油盡燈枯只是時間問題。但樹就不一樣了,以伊春為代表的森林枯竭城市,只要細水長流,是可以把資源重新養起來的。
深處小興安嶺的“林都”伊春,在資源消耗的巔峰期,曾用千分之三的中國陸地面積(0.34%),輸出了1/5的木材,從建國至今累計高達2.7億立方米。如果架一座橋,可以從地球鋪到火星。
伊春地處小興安嶺
森林資源極為豐富
(伊春秋景 圖:壹圖網)▼
雖然森林是可再生資源,可如果只砍不種,原始森林很快就會變成只有小樹的次生林。再狠一點,就直接剃頭變“禿山”,一下雨就水土流失。像大興安嶺這種,森林一口氣向北潰退了200公裡,沒個幾十年的封山育林根本緩不過來。
2008年,伊春和大興安嶺地區被列入第一批資源枯竭城市。2013年,伊春正式封山育林,停止采伐天然林。次年伊春的GDP直接掉了9%,財政收入暴跌17%。此後阿爾山、舒蘭、敦化、五大連池等林城也紛紛步其後塵。
名單上的7座森林枯竭城市之外
其實還有9座靠著國家補貼過日子的林城
林林總總加起來就16座了▼
“林都”雖然不砍樹了,但靠著東北大(专题)森林,還是能找到其他出路。伊春設了261個林下種植養殖基地,產出了大批人參、湖羊、中藥材等各種山貨,2020年已經產值破百億。
而且雖然不砍自家樹了,但隔壁俄羅斯還有無窮無盡的樹,可以從綏芬河等口岸進口俄羅斯原木,拉到伊春加工成板材、紙漿再運到關內,相當於森林版的“大慶操作”。再加上林海雪原的旅游玩兒法越來越多,養活83萬林都人應該不成問題。
來伊春,看林海雪原!
(伊春冬景 圖:壹圖網)▼
支柱坍塌,轉型難上加難
這些油城和林城的續命辦法,其實都是找到新的外部資源,把自己原本的加工環節維持下去。
但要想在制造業的地位上重回巔峰,東北已經一步慢步步慢了。
改革開放後,這裡的支柱產業煤電、鋼鐵、機械、化工,因為成本和市場原因,逐漸都轉移到出口導向的東南沿海。
便宜大碗的海運
給東南沿海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寧波舟山港,已經連續15年貨物吞吐量全球第一
旁邊的上海港,連續15年集裝箱吞吐量全球第一
(寧波舟山港 圖:圖蟲)▼
我們之前在缺鐵、缺銅的系列裡講過,中國不是沒有銅鐵,而是礦的品位太低、成本太高。
現在從中東、非洲、巴西、澳洲拉過來的原油、煤炭、大豆、鋁土礦、銅精礦、鐵礦砂,不僅量大質優,到岸價甚至比東北本地的成本價還便宜。而且各種超級工廠、消費市場都在沿海,原材料在沿海就能完成整個加工、銷售流程。
東南沿海分布著一座座超級工廠
鋼鐵、石化、汽車制造應有盡有(寧波鎮海煉化 圖:圖蟲)▼
與之相比,東北在海運、資源品位和技術迭代上都占盡劣勢,已經完全打不過南方了。很多人把東北和德國的魯爾區做類比,覺得同為老工業基地,東北也能逆襲一把,其實完全沒有可比性。
魯爾區的核心港口城市杜伊斯堡,走萊茵河到鹿特丹港入海只需要230公裡,而這個距離甚至只夠從上海到常州港,連南京都到不了。
靠著萊茵河的水運優勢
魯爾區沿河布局了大量鋼鐵和化工廠
大賺特賺
(魯爾區沿河化工廠 圖:壹圖網)▼
而且萊茵河水量充沛穩定,可以走萬噸巨輪。魯爾區表面上是個內陸工業區,其實水運條件完全不輸蘇錫常,杜伊斯堡港的吞吐量比兩個常州港還多。
再加上周邊有“法荷比盧”這些有錢鄰居,魯爾區其實是一個坐擁大量資源的德國版長三角,要想“轉型失敗”,還真不太容易。
魯爾區的成功轉型
給無數掙扎的資源型城市打了針強心劑
(杜伊斯堡街景 圖:壹圖網)▼
反觀東北的資源枯竭城市,距離京津地區短則500公裡,長則上千公裡。周邊的幾個鄰居蒙古國、俄羅斯、朝鮮(专题),也都是並不富裕的資源出口國,油田、煤田一個比一個大,東北繼續賣資源並沒有明顯優勢。
還不如進口外國資源,做好自己的加工環節,大慶、錦州都是很好的典型。但對於煤城來說,確實轉型要難很多。
再加上現在低迷的生育率和人口外流,部分資源枯竭城市首當其沖,本地僅有的市場也會逐漸萎縮。
因礦而興,礦竭而城衰
是很多資源型城市的最終宿命
(呼倫貝爾扎尼河露天礦 圖:按時吃飯)▼
其實放眼全國,資源枯竭城市並非東北獨有。
像兩湖地區就有十個,兩廣地區有三個,連江蘇都有一個,他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城市中非常獨特的“十分之一”。
也組成了資源枯竭的三大模式▼
從曾經的發光發熱,到今天的艱難轉型,大多數的資源枯竭城市,還同時上了收縮城市的名單。人口、產業也在不斷逃離,注定逃不過礦竭城衰的那一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是你嗎 大溫又出了4千萬的大錦鯉
- 豪華郵輪"海上學府" 邊玩邊游世界
-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笑翻了 爹帶娃勇闖畢業典禮的大戲
- 中國空間站被撞 神舟二十乘組出艙成功加防
- 特魯多退休福利曝光:養老金近900萬,納稅人埋單
- 哈佛硬剛川普 法官叫停禁招留學生
- 胡錦濤罕見露面 傳政治局召開"廢習會"
-
- 拖行被撞者一公裡多 兩人面臨驅逐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哪吒2》爆火後,光線傳媒卻遭創始人家族減持,或套現5.38億元!
- 多倫多地鐵殺人案 中國男子被判終身監禁
- 很多人當場哭泣 白宮開始第一輪大清洗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 普京"拖"字訣奏效 停火遙不可及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美"金穹"惹議!北京強烈關切 促放棄太空武器部署
- 美國員工收到"通知" TikTok也要裁員了
- 朝鮮派兵援俄惹禍:烏克蘭或向國際法院起訴金正恩?
- 美21州財政官員集體發聲:盡快給中國企業摘牌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