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3 | 來源: 星視頻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不是水變了,也不是身體不需要水了,而是整個代謝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反應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醫生在慢性病門診反復強調這個話題,就是因為已經有太多案例,都是因為喝水方式不當,引發電解質紊亂、心衰、低鈉、跌倒、急性腎損傷這些並發症。
別看是水,出了問題,不僅影響生活質量,有些嚴重的,直接縮短壽命。
老年人對水的感知能力下降,是最基礎的生理退化之一。年輕人若口渴會主動飲水,而老年人往往不覺口渴,可此時其血漿滲透壓已然升高,細胞亦已脫水。
這是下丘腦渴覺反應變鈍造成的。再加上很多老人怕夜尿、怕走動、怕失禁,白天都不願意喝水,等口幹時再喝已經晚了。
這種“感覺遲鈍+行為回避”的組合,會讓身體長期處於輕度脫水狀態,心臓、小腦、腎臓這些對血流依賴高的器官最先受影響。
不主動喝水,傷的是整個血流系統。血液濃度升高後,黏稠度亦隨之增加,血流速度便會減緩,如此一來,本就存在動脈硬化斑塊的血管更易形成血栓。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神經科團隊在一項回顧性卒中病例分析中發現,65歲以上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有超過半數在發病前24小時內水攝入不足800ml。
而老年人基礎代謝本來就慢,血容量調節能力下降,一旦脫水,血壓容易波動,腦灌注不足,腦供血突然下降,卒中風險明顯上升。
但反過來,喝水多了也不等於更安全。有些老年人一旦知道自己“以前水喝少”,就開始補水,每次喝300、500毫升,甚至睡前也灌一大杯。
這個做法問題更大。老年人腎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對水鈉平衡的調節能力差,喝水太快、太猛,容易沖稀血鈉水平,導致低鈉血症。
一旦血鈉低於130mmol/L,便有可能出現意識模糊、抽搐、步態不穩以及反應遲鈍等狀況。嚴重的低鈉血症可誘發腦水腫,這是老人跌倒、昏迷乃至死亡的重要誘因之一。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021年的一項急診病例統計中,70歲以上低鈉入院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其中36%的患者是由於水攝入過快造成的稀釋性低鈉。
而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健康飲水”引導過度導致。不是水不對,而是喝法不對。
醫生明確指出,老年人喝水應該是小量多次、緩慢咽下,特別是有心衰、腎病、低鈉病史的人,要更加嚴格限制單次水量。
另一個喝水誤區是飲水時間安排不合理。不少人有不吃早餐的習慣,卻偏愛晨起後飲一大杯水,覺得這樣能夠清腸、醒腦。
這個習慣在年輕人中風險不大,但對老年人來說是個潛在威脅。
早晨起床後交感神經活動開始增強,心率、血壓在逐漸升高,體位變化本就容易導致腦灌注不足。
這時突然喝大量冷水或溫水,會引起胃腸道血管擴張,進一步影響腦供血,出現短暫性腦缺血、暈厥、頭暈、惡心等症狀。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內科在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分析報告中指出,老年人晨間暈厥事件中,有27%與晨起飲水過快有關。
最危險的是那些本身服用降壓藥、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的老人,血壓調節能力差。
喝水太快就是一次血流動力學沖擊。這不是水的問題,而是身體已經不能適應“快速進水”這類操作。
第三類喝水問題,是把茶當水,尤其是濃茶。這點在中老年人群體裡很常見,不少人一天不喝茶覺得沒精神。
常年一杯接一杯,尤其是綠茶、烏龍、鐵觀音這些高提取度的茶類。茶鹼、咖啡因、兒茶素這些成分長期攝入,對老年人的心率、神經、腎臓都可能造成幹擾。
茶鹼的利尿作用會增加水分排出,加重脫水,尤其在不知不覺中逼身體丟掉鈉、鉀等電解質,導致夜間小腿抽筋、心悸、失眠。
尤其是本身正在服藥的老人,濃茶中的多酚或許會對藥物吸收產生影響。
常用的阿司匹林、華法林、降壓藥中的某些成分會被茶多酚幹擾吸收效率,或放大副作用。
山東省立醫院藥學部公布過一個用藥錯誤幹預報告,報告指出茶水送藥是老年人用藥錯誤中最常見的一類,比例接近23%。
醫生明確指出,喝茶不是不行,但一定不能當水喝,更不能用來服藥,也不能替代夜間或晨起的補水需求。
飲水行為本身並不復雜,其復雜性主要源於65歲後老年人機體發生的系列生理變化。水於年輕人而言是一種補充,於老年人而言則是一種調節。
血容量、滲透壓、神經反射以及內分泌反饋,皆為調節之對象。一個動作帶來的不是口渴被解決,而是血壓、心率、排尿、神經興奮度的全盤變化。
所以老年人喝水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喝什麼都行,更不是隨時都能喝。它必須有計劃、有邏輯、有感知地進行,才能真正對健康起到支持作用,而不是成為負擔。
這就帶出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如果喝水本身就已經成了一種需要被精細管理的行為,那能不能開發出一種基於動態血液參數監測的“個體化飲水計劃”?
比如通過穿戴設備實時監測血壓、心率、皮膚電導率、血鈉變化,結合天氣、飲食、藥物情況,生成一個“安全喝水提醒系統”?
這樣老年人既能避免脫水,又不會喝多,還能規避與用藥的沖突。這種系統如果落地,也許就能真正把“喝水延壽”這句話,從模糊口號變成可執行方案。-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劉宇寧的顏值,不影響我看《折腰》
- 與川普的巨人之戰 蘋果公司有3條可能的出路
- 加國這社區頗發:勒索不成慘遭槍殺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辛柏青朋友圈曝光!師父公開與朱媛媛聊天記錄...
-
- 5月24日追劇日歷,7部電視劇更新,港劇《執法者們》今日收官
- 最近大溫將舉辦的大型招聘會匯總
- 謝霆鋒10億家產分配曝光 讓王菲徹底看清人性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不敢回國的美國留學生,這個暑假注定煎熬
- BC男子中50萬 稱像釣上一條大鱒魚
-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大溫油價展望 夏季駕車終於輕松了
-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大溫附近男子被狗咬傷後被棄路邊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終於!大溫新超級港口建設開始招標
- 馬筱梅發言一句話戳中大S痛點,張蘭樂開花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