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23 | News by: 星视频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不是水变了,也不是身体不需要水了,而是整个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反应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医生在慢性病门诊反复强调这个话题,就是因为已经有太多案例,都是因为喝水方式不当,引发电解质紊乱、心衰、低钠、跌倒、急性肾损伤这些并发症。
别看是水,出了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有些严重的,直接缩短寿命。
老年人对水的感知能力下降,是最基础的生理退化之一。年轻人若口渴会主动饮水,而老年人往往不觉口渴,可此时其血浆渗透压已然升高,细胞亦已脱水。
这是下丘脑渴觉反应变钝造成的。再加上很多老人怕夜尿、怕走动、怕失禁,白天都不愿意喝水,等口干时再喝已经晚了。
这种“感觉迟钝+行为回避”的组合,会让身体长期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心脏、小脑、肾脏这些对血流依赖高的器官最先受影响。
不主动喝水,伤的是整个血流系统。血液浓度升高后,黏稠度亦随之增加,血流速度便会减缓,如此一来,本就存在动脉硬化斑块的血管更易形成血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团队在一项回顾性卒中病例分析中发现,65岁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超过半数在发病前24小时内水摄入不足800ml。
而老年人基础代谢本来就慢,血容量调节能力下降,一旦脱水,血压容易波动,脑灌注不足,脑供血突然下降,卒中风险明显上升。
但反过来,喝水多了也不等于更安全。有些老年人一旦知道自己“以前水喝少”,就开始补水,每次喝300、500毫升,甚至睡前也灌一大杯。
这个做法问题更大。老年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对水钠平衡的调节能力差,喝水太快、太猛,容易冲稀血钠水平,导致低钠血症。
一旦血钠低于130mmol/L,便有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步态不稳以及反应迟钝等状况。严重的低钠血症可诱发脑水肿,这是老人跌倒、昏迷乃至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1年的一项急诊病例统计中,70岁以上低钠入院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其中36%的患者是由于水摄入过快造成的稀释性低钠。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健康饮水”引导过度导致。不是水不对,而是喝法不对。
医生明确指出,老年人喝水应该是小量多次、缓慢咽下,特别是有心衰、肾病、低钠病史的人,要更加严格限制单次水量。
另一个喝水误区是饮水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少人有不吃早餐的习惯,却偏爱晨起后饮一大杯水,觉得这样能够清肠、醒脑。
这个习惯在年轻人中风险不大,但对老年人来说是个潜在威胁。
早晨起床后交感神经活动开始增强,心率、血压在逐渐升高,体位变化本就容易导致脑灌注不足。
这时突然喝大量冷水或温水,会引起胃肠道血管扩张,进一步影响脑供血,出现短暂性脑缺血、晕厥、头晕、恶心等症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在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分析报告中指出,老年人晨间晕厥事件中,有27%与晨起饮水过快有关。
最危险的是那些本身服用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的老人,血压调节能力差。
喝水太快就是一次血流动力学冲击。这不是水的问题,而是身体已经不能适应“快速进水”这类操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刘宇宁的颜值,不影响我看《折腰》
- 与川普的巨人之战 苹果公司有3条可能的出路
- Costco又搞事 网购大件剁手不用愁
- 心真大!34岁的霍尊,终究是过不去美人关!
- 朱媛媛遗作片场照公开!不停咳嗽,瘦到脱相,用厚毛衣裹肚子保暖
-
- 温哥华汇款/外币兑换 汇率最优安全
- 薄熙来和谷开来狱中离婚 两人同时丢下一句话
- 巨瓜!绝美小花黄杨钿甜佩戴百万耳环引发其父公务员发国难财质疑!
- 邻居狗吠太吵 投诉2年无果 他放出2条…
- 加国移的民!78岁老头涉嫌性侵幼女
- 被批街头大便多 温村将建更多公厕
-
- "就地死亡"!央视主播将"两岸"喊"两国"
- 罢免总统:国民党迎合北京的一场闹剧
- 纳奈莫一游 美国护士想举家搬到BC
- 大温附近男子被狗咬伤后被弃路边
- 与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发声:还过吗?
- 胡锦涛罕见露面 传政治局召开"废习会"
-
- 向习要护照 贺建奎手持美国绿卡公开喊话
- 兰里地产专家 多年兰里地产经验
- 梅德韦杰夫警告:这是乌克兰最后的机会
- 有利买家 加拿大房价正进入调整期
- 德国外长:北京应承担乌克兰战争和平责任
- 马筱梅发言一句话戳中大S痛点,张兰乐开花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