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4 | 來源: 羅sir財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5月13日晚,國家監管總局會同多部門約談了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平台,要求平台企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公平有序競爭,切實維護消費者、平台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促進平台經濟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這一次約談,其聲勢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而最終帶來的正面影響,也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積極。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過度競爭,在當下的宏觀周期裡,顯然是不可持續的;畢竟,這早已經不是十年前的互聯網生態了。
越來越便宜的外賣,靠補貼贏不了未來。
最早,加入外賣大戰的是京東,在事件引爆熱搜引發輿論關注之後,4月底阿裡也升級淘寶閃購,攜手餓了麼加入。
至此,外賣成了今年幾家平台競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
但外賣行業本身,一直都處於競爭狀態。以美團為例,美團的競爭對手從餓了麼一直到百度外賣,再到今天的京東和淘寶,而過去十幾年的競爭方式,補貼依然是各個平台入場的首要方式。
而這一次,隨著各個外賣平台被約談,戰火隨即收緊,但背後仍然是為了“大局著想”。
什麼是大局呢?
簡單來說,今天的任何一個平台之間的競爭,都經不起如此的“補貼”。
補貼,看起來是一個平台的行為,但在平台背後,則關聯著數千萬商家,更影響著數億人的收入。
以美團為例,原價和消費者實際支付價格往往有數十元左右的差值,而這數十元左右的差值,一般都是膨脹神券,亦或是滿減。
而這個膨脹神券和滿減,本質上還是商家自己來承擔補貼的。
而今天,如果各個平台都加入了外賣的補貼大戰,盡管商家訂單量可能會有增長,但在扣除補貼之後,商家利潤可能還會下滑,而騎手單量多了,湧入外賣行業的騎手增加,最終又會導致每個騎手的月均收入下滑。
因此,看似是幾個平台之間的補貼大戰,背後其實關聯著商家、外賣騎手、以及消費者三方,牽扯到的人數,起碼上億。
事關數億人的“競爭”,這也能夠理解為什麼要約談外賣平台,甚至進一步叫停外賣大戰。
在這次約談中,其實也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公平有序競爭,切實維護消費者、平台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促進平台經濟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消費者、平台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這三方的合法權益,以及強調了公平有序競爭,都基本上明示了叫停外賣大戰的原因。
總結起來其實也就一句話:靠補貼的競爭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為什麼靠補貼的競爭在今天是不可持續的?
十年前,不管是外賣還是團購,亦或是打車,基本上都是靠補貼先吸引用戶,培養用戶的心智和消費習慣,然後慢慢盈利。
這個方法在當時之所以有效,是因為當時互聯網對國人而言還比較陌生,所以需要用補貼來培養心智和習慣。
其次,十年前的互聯網生態還一片藍海,沒有太強的競爭,很多領域也是空白的;這個時候靠先補貼後盈利,是沒有問題的,因為補貼帶來的邊際效益是遞增的。
但今天,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用戶心智起來了,習慣也起來了,這個時候再進行補貼大戰,最終犧牲的,可能是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換句話說,過度競爭就是內卷,而內卷只會帶來內耗,這並不利於平台經濟規范健康有序發展。
這一點其實不難理解。
今天各個平台都在補貼,看起來商家訂單量增長了,消費者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了品質更好的外賣,而騎手也有更多訂單量,還能夠吸納更多人就業,似乎是一舉三得的事情。
但補貼的錢從哪裡來呢?
即便是在理想的情況下,商家承擔一半、平台也承擔一半,但這一定會導致利潤減少,利潤減少會帶來什麼後果?
對商家而言,利潤減少,就只能壓縮其他成本,例如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亦或是食材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補貼一旦停止,消費者還會如此高頻點外賣嗎?
事實上從美團的外賣數據來看,日常高頻點外賣的群體其實就是中國月收入5000以上的群體,而這個群體在中國有著非常明確的數字,那就是7500萬人。
換句話說,中國的外賣市場其實也就這麼大,高頻點外賣的人大概也就7500萬人左右,這還要排除在家做飯等因素。
一個人之所以會點外賣,而不是在家做飯,一定是他的單位時間成本高於在家做飯成本,因此為了圖方便或快捷,才會點外賣。
而一個月收入3000元的人,一個小時的成本可能也就十元錢,反過來也就會更傾向於在家做飯,或者線下就餐,而不是點外賣。
外賣市場就這麼大,如今這麼多平台湧入用補貼來競爭,而一旦補貼過去,不管誰贏誰輸,最終受傷的,一定是市場。
基於這一點,外賣大戰被叫停,本質上還是為了讓平台經濟能夠健康有序長遠發展。
上一輪外賣大戰結束後,美團和餓了麼都曾相繼收窄平台補貼,告知商家參與補貼活動可以獲得額外平台流量支持。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幾年外賣商家利潤不斷下滑的主要原因。
當消費者不斷被外賣補貼券給固定心智,那麼一旦離開補貼,消費者的外賣購買頻次一定會下滑,尤其是在今天價格越來越敏感的時候。
這個時候,補貼就不能停,而商家也只能不斷去卷補貼價格,從而獲得平台流量支持。
最終,這會進一步蠶食餐飲行業的利潤,導致從業者的收入下滑,繼而影響到人們的消費和就業。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外賣大戰被叫停的主要原因。
平台經濟,本質上是不可能實現“多快好省”的。一頓飯,送到消費者面前會增加很多成本,用餐普遍在高峰時期,打包會增加人力成本,騎手配送有成本,騎手站點還有管理和調度成本,平台總部也有運營售後成本。
而消費者,如果形成了外賣比堂食還便宜的認知,那麼這些成本又應該由誰來買單呢?如果消費者不買單,最終買單的只能是平台,或者商家。
考慮到平台的話語權往往更大,最終蠶食的就是餐飲商家的利潤。
這一次的外賣大戰,在被叫停之前,幾家平台都“來勢洶洶”,補貼越來越大,前幾天美團的周三補貼神券直接是滿20減16,如此大額的神券,消費者是暫時得到了實惠,但越來越便宜的外賣背後,其實是來自商家和平台的共同補貼。
而單純依靠補貼,是贏不了未來的。
過去十幾年時間裡,互聯網大公司不斷刺激需求,讓餐飲和配送價格都變得更便宜,讓外賣從一部分人的可選消費,變成了更多人的必選消費,在這個人均只有一萬多美元的經濟體,卻創造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外賣市場。
但平台不會無限補貼,而商家也不可能一直做虧本生意,飯送到門口的便利,最終也總得有人額外付出比堂食更多的錢。
而所有的商業競爭,最終都會回歸到理性,回歸常識。
過度補貼沒有未來。叫停外賣大戰,最終受益的反而才是所有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數據表明:家裡第一代大學生 想出頭越來越難
- 為何中國腦梗死患者越來越多?3種調料是元凶
- 可怕 BC居民掉進了自家的舊化糞池
- 周末大溫超市優惠搶先看 掃貨指南
- 環游全國 從存款40萬幹到負債70萬
-
- 大溫長周末赴美的客流量大幅下降
- 大溫商店遭盜竊 男子爬車頂想阻止
- 未來坐飛機選座變這樣了!網友:有點狠!
- 前"央視一哥"64歲未婚無子,"落魄"街頭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特魯多退休福利曝光:養老金近900萬,納稅人埋單
-
- 普京"拖"字訣奏效 停火遙不可及
- 出事11年後黃海波轉教表演 2部戲至今未播
- 俄烏戰爭帶給朝鮮"沸騰"的經濟(圖
- 不堪低價沖擊!歐盟擬對中國跨境電商征稅
- 連續四任市長落馬 中國這城市不淡定了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 俞灝明與王曉晨結婚上熱搜!西紅柿與雞蛋之戀...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美國12州集體提請法院:暫停川普關稅!
- 光天化日 市長2名幕僚遭射殺 內幕驚人
- 四川宜賓一紡織公司發生火災,警方介入調查
- 原鐵道部長劉志軍是如何走向毀滅的?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