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24 | News by: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电影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比较国产电影对藏地的代表性和对藏地人民的描绘与当代藏地电影,揭示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下银幕上不同民族之间的权力动态。
电影《阿拉姜色》剧照
根据现有的中国关于藏地电影发展阶段的文献,为了阐明藏地电影在中国背景下的发展,作者将其分为1949年之前、1949—1966年和2005年之后三个阶段进行详细讨论。
1949年之前:好奇的西方目光
第一个阶段主要以西方导演的影响为特征,采用“东方主义”视角。在此期间,西方电影制作者制作了许多有关藏地的电影,以“异国情调”的视角描绘了藏地,将其描绘为一个以其神秘的知识而闻名的神秘而迷人的地方。这种形式的电影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藏地的看法,还确立了藏地电影的标准叙事。
1949—1966年:从新中国成立到开放
第二阶段被描述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阶段。1948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向东北局发布了一份关键文件,名为《电影工作指导方针》,标志着第一次为电影创作概述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此之后,通过一系列会议和磋商,中央电影局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成立。这一机构发展标志着电影行业的重大转变,使得电影制作规划、主题创作、分销和放映得以统一协调,置于该局领导之下。
电影局的成立象征着中国电影工业已经融入主流话语和行政规划。这一时期的电影由中国导演执导,由国家宣传机构赞助,呈现了与浪漫化的“香格里拉”大相径庭的藏地。
电影《金银滩》海报
为了让藏地电影履行其宣传角色,藏族人的形象被描绘成未开化的,需要被拯救的。在《金银滩》(凌子峰,1953年)中,人民解放军的介入结束了各个部落之间典型的“旧藏地”之间的激烈冲突。从这部电影开始,官方宣传解放藏地人民脱离他们落后的生活条件。
《农奴》(李君,1963年)被广泛认为是当时少数民族电影的顶峰,将旧西藏描绘为一个残酷而剥削的封建神权统治。**中国共产党作为解放农奴的英雄而出现。他们不仅保护农奴免受农奴主的羞辱,还让贾玛骑上他们的马,象征着他们的平等和文明。拯救的叙事意味着西藏不能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情况下解放自己。-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毕赣《狂野时代》获得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特别奖
- 从沉浸到线性:《老头环》电影能讲好碎片叙事吗?
- 专访电影《日暮·归乡》导演杨正浓:历经八年,讲述台湾老兵漂泊与寻根
- 在再次降雨前 大温气温将飙至23度
- 陈羽凡白百何离婚后,50岁发福认不出,儿子像妈
- 公寓市场正在放缓 买家都去哪了?
-
- 最近大温将举办的大型招聘会汇总
- 中国空间站被撞 神舟二十乘组出舱成功加防
- 离婚传闻甚嚣尘上,刘诗诗终不再顾忌所谓的体面
- 胡锦涛罕见露面 传政治局召开"废习会"
- 医生警告:北美多地爆危险新冠毒株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 NASA:太阳耀斑爆发可能致全球停电
- 潜在通胀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横屏短剧《冰蓝遇见暖黄》登陆芒果TV
- 大温附近男子被狗咬伤后被弃路边
- 普京"拖"字诀奏效 停火遥不可及
- 温哥华牙医 采用先进技术最新设备
-
- 出事11年后黄海波转教表演 2部戏至今未播
- 收视第一,全员狠人,我断言:央视这部剧,又要火向全国了
- 罢免总统:国民党迎合北京的一场闹剧
- 有的部门已经瘫痪,解放军中人心惶惶
- 加国工签被卡死: 须证明没抢本地人工作
- 藏海传剧情快伏笔多,成长故事吸睛,遗憾权谋线略简单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