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6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哈佛 | 字体: 小 中 大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甚至要求目前在哈佛大学学习的国际学生立刻转学,否则将失去在美国的合法身份。消息一出,震惊全球学界。
作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高校,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约占学生总数的1/4,其对全球学术共同体的象征意义不言自明。该事件不仅引发了哈佛师生的抗议,更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关于大学使命、国家治理与全球知识秩序的深层讨论。
在我看来,该事件的轰动效应之大,堪称新世纪以来全球教育界最剧烈的一次震荡。
权力、知识与文化的碰撞
此次事件并非完全令人意外。它其实是2024年底哈佛遭遇美国国会严格审查事件的延续。当时,哈佛因对校内反犹言论的处理方式而遭到美国国会审查,最终导致其黑人女校长克劳丁·盖伊辞职。对于外界而言,该事件似乎是因言论危机引发的一次校方管理失误,但若仅以“处理不当”或“反犹争议”归结这一系列事态,无疑低估了它背后的深层结构。
在我看来,该事件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公关灾难和一场观念之争,更是一场蔓延至权力核心、牵动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战争。它展现了美国社会在高等教育、政治权力与文化信仰之间激烈的碰撞与撕裂。
过去几十年中,哈佛大学及其同类精英学府因其自由主义立场、社会正义话语和多元包容政策,逐渐成为美国保守派眼中的“文化堡垒”。这场以“反犹”为由发动的攻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保守力量对精英教育体系长期不满的一次集中爆发。哈佛与美国执政者之战,是一次知识权威、政治忠诚、文化立场的全面交锋。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哈佛“处理反犹是否得当”,还有“哈佛为何成为靶子”,以及“谁有权决定大学价值”。在极化的政治气候中,大学还能否保有对知识的自由探索及对社会的深度反思?相信所有人都看得出,美国政府此次重拳出击哈佛极具象征意义。正如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在受访时所说,这是对美国其他大学的警告,所有大学都应好自为之,尽快整顿。
为此,我将这次哈佛的抗争以及美国学界乃至全球高等教育界对其的声援称之为“哈佛保卫战”,因为它事实上是一场关于大学自由、学术自治与制度尊严的坚守与抗争。
从意识形态对立到制度性重塑
事实上,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于哈佛的极限施压,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开始了。
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已成为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争夺之地。2017年,首次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就频繁对以哈佛为代表的常春藤盟校发起批评乃至政治性攻击。这些批评与攻击并非零散事件,而是构成了一场具有结构性意图的文化战争。特朗普政府通过话语、政策、财政和监管手段,持续对美国高等教育施加压力,意图“纠正”大学被指“过于自由派化”的价值导向,并试图借此重塑大学与国家、大学与资本、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首先,初期攻势是从话语建构开始到政策威胁(2017—2020)。特朗普频繁抨击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指责大学“扼杀言论自由”“压制保守派声音”,并要求接受美国联邦资金的大学必须保障“言论自由”。
其次,号召美国国会对哈佛进行制度审查。再度步入总统竞选期的特朗普以“反犹主义”“校园暴力”“招生不公”为由,重新炮轰哈佛大学,并掀起新一轮针对高等教育的全面攻势。在他的推动下,举行了一场对哈佛的政策与制度进行审查的听证会。会上,多位美国国会议员质问哈佛、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高校在处理亲巴抗议与校园骚乱中的“不作为”,并质疑大学在DEI(多元、公平与包容)政策上的“歧视性逆向倾斜”。
最后,动用行政命令冻结哈佛的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剥夺其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7届总统后不久,美国教育部与财政部便启动了对哈佛的联邦拨款项目审查,冻结其约23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计划及6000万美元的科研合同。紧随其后,特朗普公开威胁取消哈佛的税收减免资格,并对其校友捐赠施压。该阶段的攻势不再仅仅是话语建构,而是启动实质性惩罚机制。
应该说,上述美国政府的行为反映了教育自主的结构性危机——大学自由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的这些连续进攻并非单一现象,而是反映出一场结构性的政治重组正在加速进行。传统上,美国大学享有“制度性自主”,即在招生、教学、研究与价值引导上的独立空间。但随着美国政府将财政审查、价值裁判与社会压力作为工具,其“教育自主”遭遇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挑战。这场挑战的根源不仅在于资金链的脆弱性,更在于大学治理模式的脆弱性。当高校必须在道义与生存之间作出选择时,原本以“中立”自居的象牙塔已难以维系学术自由与制度稳定的双重理想。-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 去印度才知道 网上那些滤镜有多假 让我怀疑人生
- 美女度假遭遇阳光中毒 胀如外星人
-
- 加国最佳房产购买地 沿海省居榜首
- 加国夫妇懵 银行账户突被转走3万
- 温哥华夏日狂欢PNE游园会精彩纷呈
- 查尔斯国王:加国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 订婚10年多 他中大奖要还房贷结婚
- 不是...44岁的潘玮柏怎么变成这样了,真是越扒越有...
-
- 毕业即失业 加国20年来最惨就业季
- 拖行被撞者一公里多 两人面临驱逐
- 加拿大邮政禁止加班 服务可能延迟
- NDP悲剧了 不会获得正式政党地位
- 中企窃取技术难防 韩检:5年外泄损失近167亿美元
- 编四川放火案是因800元工资导致,三人被处罚
-
- 欧美年轻人宁愿相信"中国什么没做就赢了"(图)
- 很多人当场哭泣 白宫开始第一轮大清洗
- 仅此一次!安哲大师最痛彻心扉的艺术佳作
-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 追随女王足迹 查尔斯国王下周访加
- 职业助浴师:上门洗澡 月入五万 不丢人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