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6-20 | 来源: 文汇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近期,一批现实题材剧集集中播出,既有刑侦题材的《刑警的日子》,也有女性题材《亲爱的仇敌》等,但是整体的评分却不高,大多是刚过及格线,有些甚至在及格线以下。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虽然评分并不一定代表剧集的真正水平,但是也反映了当前现实题材剧集的一些共性问题,值得细细思量。
如实反映就是现实主义吗?
在很多观众眼里,导演高群书是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特别是警匪题材作品高手。有些人评价《刑警的日子》是一部“很高群书”的作品。“很高群书”这句评语实际上有多重含义:是拍《征服》开这类警匪剧先河的高群书?还是拍《风声》将国产谍战剧拉升到一个新层次的高群书?还是拍《神探亨特张》用非职业演员玩“白描式”还原现实的高群书呢?
看完《刑警的日子》,我才知道“很高群书”是后一种,即回到了摇晃式镜头、原生态场景、生活化叙事和非职业演员的高群书。
这么拍有问题吗?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没问题,但是在警匪剧已经严重内卷的当下,这种手法显得非常吃力不讨好。
简单地说:观众不爱看,嫌太过平缓。
作品两集一个案子,照说是快节奏且带有“爽感”的,但就是让你爽不起来。
比如第一个案件,失足中年妇女因为几十块钱的争执被捅死。这本是当地社会新闻都不太关注的案件,整个案件侦破过程也非常顺利,但是作品就选择了这个案件作为全剧的引子,把镜头深入到了工地、城中村等原生态的脏乱环境中。编导还特意加入了失足妇女用这一谋生供养两个子女的情节,这就让一个带有“桃色”的谋杀案显得有些人文关怀。这样的笔法为后续的案件都奠定了一种基调——作品关心的并非探案本身,而是案件背后暴露出来的人性的沉沦与挣扎。
一些案件的作案动机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愣头青为了几十块钱捅死了警察,社会小混混因为看不惯富二代唆使小弟们捅杀富二代。这样的叙事,和当下刑侦剧集拍摄手法越来越注重精密的逻辑推理、复杂艰辛的破案过程有些格格不入。
这样反映生活有问题吗?没问题,但是它缺乏的是对生活的“陌生化”,没有提炼出有新意的形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燃比娃》:上美影动画的创作底色+陌生化观影体验
- 离开银行要付分手费?加拿大人怒了
- 温哥华资深地产经纪 工作诚信认真
- 温村两座天车站新规划要增1.9万人
- 父母离世,"全职儿女"被断供:我连外卖都点不起了
- 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
- 温市办加国最大日本夏季节 美食云集
- 加拿大房市降温 买房变"容易"了?
- 周末大温超市优惠抢先看 扫货指南
- 在温哥华机场省时间?看看这些方法
- 妻子程虹能要回李克强之死的真相吗?
- 这样洗澡的人,是跟"心脏"过不去
-
- 惊! BC渡轮乘客咬伤二副 拳打水手
- 秦岚终究还是被魏大勋拿下?魏爸的远见超80%父母
- TVB港姐冠军晒14岁清纯旧照,被赞纯天然美女
- 壶口公驴戴套:女游客为何对驴鞭颤抖不已
- 惨了! BC人口流失 影响大温地产业
- 卡尼承诺国庆前做重大改革 兑现否
-
-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 受邀出席中国抗日阅兵 他被逼在中美之间站队
- 温哥华牛 两种最先进CT扫描仪落户
- 伊能静秦昊现身巴黎,夫妻状态差引热议
- 富翁流入加国降70% 不再位列八强
- 央视前主持人水均益,亮出身份证辟谣"移民国外"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