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05 | 来源: 大众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更有活力,而是一场悄然发生的生物节律变革在背后推动着这一切。
这项题为“The Use of Retinoid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kin Cancers: An Updated Review”的研究就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即调节昼夜节律的内在机制,逐渐发生变化。
位于脑部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作为这场节律指挥的核心,通过控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体温波动,决定着我们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年轻人平均拥有约24.2小时的昼夜节律周期,而老年人虽然周期长度未明显缩短,但节律相位明显提前。
换句话说,老年人的褪黑激素分泌高峰比年轻人提前1到2小时,体温最低点也提前,这让他们即使按年轻时的作息时间上床,也会更早感到困倦并入睡。
为何生物钟会提前?
这主要与眼睛对光线的感知能力下降有关。
60岁以上的人群,晶状体的透光率下降约30%,尤其是调节生物钟的关键蓝光损失高达80%。
这相当于眼睛被戴上了一副“黄色滤镜”,大大削弱了光线传递给视交叉上核的强度。
同时,视交叉上核本身也在衰老中功能减退,神经元同步性降低,神经肽分泌减少,犹如一支失去指挥的乐团,昼夜节律的节奏变得紊乱且幅度减弱。
除了时间上的变化,老年人的睡眠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深度睡眠,也称慢波睡眠,是身体恢复和记忆巩固的重要阶段。
年轻人每晚约有20%的深度睡眠,而60岁以上老人则不足5%,慢波活动减少一半以上,导致睡眠的恢复功能大打折扣,白天更易感疲劳。
此外,老年人的睡眠更加碎片化,夜间醒来的次数翻倍,从年轻时的1-2次增加到5-7次,且醒来后难以快速入睡。
即使在光照和作息条件稳定的环境中,老年人的觉醒时间也比年轻人多出40%,这直接关联于生物钟功能的减退。
更有趣的是,老年人的睡眠阶段也发生了前移。
虽然快速眼动睡眠(梦境阶段)的总量变化不大,但其时间提前,导致许多老人凌晨即进入多梦状态,醒来时往往感到精神恍惚,甚至误以为“天还没亮就做梦醒了”。
这么看来,这场关于睡眠的“时光交响曲”,不仅仅是生物钟和光感受器的变化,更是身体整体衰老的缩影。
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家中长辈,调整作息和环境光线,从而缓解他们的睡眠困扰。
所以,下一次当你看到父母早早入睡并在清晨醒来时,多一些理解与关怀,因为那是身体与时间的微妙对话,也是生命韵律的完美体现。
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睡眠问题?
虽然睡眠问题的出现是岁月不可避免会带来的,但我们依然可以做些什么,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固定起床时间
即使夜间失眠,也坚持同一时间起床
建议周末与工作日保持相同作息,防止因延迟起床打破积累的睡眠节律。当身体形成条件反射后,到固定时段自然会产生困意,逐步重建健康的睡眠驱动力。
日间适量活动
下午 3~5 点进行 3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使夜间慢波睡眠(深度睡眠)时长增加 15%。运动时核心体温升高会形成体温波动曲线,运动后体温下降过程恰好与入睡时的生理降温需求吻合,产生天然的促眠效应。
同时,运动加速的代谢过程会促进腺苷等睡眠因子积累,但需注意避免在睡前 3 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防止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入睡。
限制白天小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大温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这样丧生
- 研究:每周做噩梦的人 早逝几率是常人三倍
- 美元指数进下降周期,经济影响多大
- 遗憾 温哥华多家历史悠久餐厅关闭
-
- 来中国出席九三阅兵,是李在明的最优且唯一选择
- 《以法之名》大结局:看懂许言午四次自救,才知,洪亮为何离婚
- 惊喜!钟嘉欣与姐姐旅行罕公开姐妹合照...
- 美国夏令营惨剧 山洪卷走25名女孩 川普:管到底
- 温哥华牙医诊所 经验丰富服务全面
- 惨 致命洪水已13死23露营女孩失踪
-
- 中国拳击手披五星旗"狂跳"下秒被台湾选手打趴
- 大温市长薪酬超美国总统 网友吐槽
- 王欣瑜温网失利,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 沙俄撕毁3份条约 增加120万方领土?
- 这部台湾剧黄暴高能!绝对上瘾,从头到尾看得我脸红心跳!
- 温村两座天车站新规划要增1.9万人
-
- 特朗普阳台摇臀庆祝 强吻妻子共舞
- 23万人紧盯直播朝圣 全场惊呆 大批网友留言
- 温哥华资深贷款专家 解决贷款需求
- 刘亦菲缺席输不起?44岁宋佳再拿白玉兰视后,脱掉高跟鞋换人字拖
- 人民日报这是发出什么信号 求是网转载又被删
- 王毅访欧被打脸 "制衡美国"难奏效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