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來源: BBC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在歐盟及全球多國陸續收到川普的“關稅信”後,台灣、印度、以色列等美國盟友尚未最終確定具體關稅稅率,談判進展緩慢。
分析指出,雖然台灣未被列入首批將於2025年8月1日起實施25%至40%關稅的14個國家名單,這讓台北燃起一絲謹慎的樂觀情緒,但關稅威脅及“疑美論”依然籠罩台灣。主因之一在於川普政府的政策以不可預測性著稱,尤其在關稅戰中更具高度不確定性,這無疑加劇了與美國談判的復雜性。
據台美知情人士本周向《紐約時報》透露,美台即將達成“握手協議”,但後續仍需大量談判,顯示雙方在核心議題上尚未達成共識。
台灣輿論因此關注美台關稅談判目前存在哪些問題,爲何尚未達成共識?緩慢的談判背後,台灣在川普“美國優先”的關稅戰旗幟下,是區域政治的盟友,抑或“竊取”半導體產業的敵人?而台灣手中又有哪些談判籌碼?
台灣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向BBC中文分析,美台談判緩慢(或復雜)的關鍵,在於台灣半導體出口與美國肉制品進口的角力。他認為,前者為台灣提供了與美國談判的強大籌碼,但擴大美豬、美牛進口則是白宮的堅定要求,雙方的角力與磋商導致談判進展緩慢。
邱達生指出,美國對台灣的認知或許處於“亦敵亦友(frenemy)”的動態平衡中——“在地緣戰略上,台灣是可信賴的伙伴;在產業競爭上,則難以完全排除競爭與牽制的思維。這種矛盾心態,正是台美談判進程時而熱絡、時而停滯的主因。”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認為,台美關稅談判正以穩定的步伐推進。目前的進度顯示,台灣既非川普的“超級VIP”盟友如英國,也非其首要針對的目標。
宋文笛對BBC中文分析,在川普政府眼中並無“敵友”之分,其傾向是直觀的“付錢才能玩游戲”(insert coin to play)。各國需向美國“表達誠意”,以贏得白宮青睞。因此,對川普而言,台灣是否“竊取”美國半導體產業並不重要,只要台灣願意將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利潤公平分享給美國,即可成為美國的伙伴。
他舉例稱,鑒於台積電(TSMC)多次承諾在美國加碼投資,川普很可能已將台灣視為願意與美國“共榮”的商業伙伴,“這意味著,在川普領導下,台灣短期內不會面臨被美國拋棄的地緣政治風險,且在經濟上,台灣仍將保留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對夾在咄咄逼人的北京與朝令夕改的川普之間的台灣來説,能保持低調已是幸事。”宋文笛補充道。
不過,產業分析師、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錢思敏則向BBC中文解釋,從川普近期發布的關稅信來看,其策略是若與談判對象的條件談不攏,便先祭出高關稅,例如對歐盟、加拿大、日本及韓國施壓後再談判。
因此,錢博士說,對尚未收到關稅通知的台灣來説,顯然在與美國的談判中有所進展,且“很有得談”。他說:“台灣政府在某些方面應會滿足川普的條件。換言之,美台關稅談判的緩慢,反而顯示台北與美國的談判有所進展,川普因此無需急於以高關稅施壓。”
迄今,美台已進行三次實體談判及六次線上磋商,但進展有限。台北談判代表、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於7月12日表示,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並初步約定下一輪實體磋商力爭在8月1日關稅生效日前達成協議。-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與美關稅談判遭瓶頸 日歐抱團"過冬"
- 美業者尋求對印度印尼寮國太陽能板課報復關稅
- 《怪奇物語》第五季首曝海報 新預告明天發布
- 溫哥華周末煙花秀 這些主街要封閉
- 阿伯茨福德火車出軌 交通嚴重堵塞
-
- 大溫毒氣泄漏4人送院80人緊急疏散
- 研究:每周吃兩雞蛋癡呆症風險大降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潛在買家入場 加國各地房市差異大
- BMO: 加國出租市場的熊市才剛開始
- 央行:今明兩年續約房貸月供要大漲
-
- 1/3加國人有這問題 疫情使其加劇
- 令社區陷恐慌的13名團伙成員落網
- 卡尼宣布支持鋼鐵行業的多項措施
- "演習如演戲",台"漢光"軍演鬧出不少笑話
- 加國著名作家拋售豪宅搬到美國去
- 真的熱死了!西班牙今年夏天 超過千人因高溫喪命
-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今天起,中國和馬來西亞互免簽證
- 快降息吧! 2/3的BC人擔心還不起債
- 在家辦公已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
- 美國放寬管制:輝達H20芯片獲准銷向中國
- 央視曝光中國新型"炸彈":一發癱瘓一城電力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