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7-18 | 來源: ETtoda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此外,2024年發改委與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關於深化家政服務業產教融合的意見》,強調了深化供需對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理念,並提出促進家政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相銜接,該文件還特別提到鼓勵退役軍人等群體投身家政行業,為家政服務業注入新的活力。
諷刺的是,許多中國短影音經常會出現“霸道總裁愛上保姆”、“俏千金穿越”這樣的狗血劇情,令人捧腹。 這一情景不僅低俗,更在某種程度上暗示“近水樓台先得月”的現實,對於名流企業家還是尋求向上流動的年輕人,似乎能搶占更多機會,不僅賭王、雙匯、娃哈哈等知名企業的領頭人物選擇了保姆作為小三,這是嚴重扭曲價值觀。
希望還是幻影? 中國青年失業新現實與官方新招
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嚴峻,尤其是畢業季的大量畢業生、職場內卷嚴重。 最新的六月數據,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仍維持在5.0%水平,其中16-24歲非在校生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4.5%。 面對這樣的壓力,大陸當局舊瓶裝新酒,積極吸納大學畢業生進入家政行業,讓家政成為畢業生的新“出口”。
這一現象在中國網民中也激起了廣泛熱議。 許多人諷刺大學生終於有了新賽道,更有網友感歎文憑快速貶值,大學生紛紛轉行做保姆。 這種社會現象,不僅揭示了學歷市場價值的下滑,也凸顯了青年在就業市場上遭遇的困境,就連官方也不得不借助家政這個原本被視為低門檻行業,來消化就業壓力。
政策目標的模糊與執行困境
鄉村振興喊了多年,政策失誤下造成中國農民困境,政策中強調的“提質擴容”依然缺乏具體量化指標。 例如到底什麼才算“質”的提升? 服務標准還是從業人員收入? 這些核心問題未給出明確答案,使政策執行面臨障礙。 對於鄉村振興的論述也較為籠統,對家政業如何帶動鄉村經濟成長缺乏直接相關性。
在執行層面,家政行業規范化不足、標准不一。 即便2024年文件試圖推動家政教育鏈與產業鏈的融合,現實是收入萎縮,人民不敢消費,更讓市場需求難以釋放,提升多少專業技能都難以轉化成穩定就業。
吸納多元群體與階層流動的隱憂
進一步來說,政策也強調要鼓勵退役軍人及特殊群體加入家政行業。 理論上,這能為行業注入新血,暫時緩解部分就業壓力,但實際上,退役軍人或大學生等不同背景從業者能否適應家政行業,仍是一個挑戰。 專業技能的轉換並非一蹴而就,且不少退役共軍對“當保姆”的心理落差依然無法接受。
另一方面,中國社會主流敘事總將家政行業描繪成“時來運轉”“灰姑娘翻身”的舞台,這不僅體現在短影音的“霸道總裁愛上保姆”套路裡,也可見於現實名流家庭聘請保姆的現象,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然而,這背後是階層流動的幻象還是真實? 當擁有大學文憑的年輕人進入家政行業,意味著中國人才紅利正加速耗損,而外賣騎手低價搶單與做飯保姆形成職業互卷,更是一種弱弱相殘的悲劇。
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嚴重,中共家政政策能救失業潮嗎? 圖:翻攝自微博(資料照)
家庭結構、社會公平與未來挑戰
家政興農行動無疑加大了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及女性的吸納。 長遠看,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加劇農村勞動力外流、家庭關愛功能弱化,尤其對留守兒童與老人造成新壓力。 大量大學生、退役軍人、新市民和農村女性流向這一行業,會否進一步固化職業天花板、造成隱形的社會分層,也是這類政策最大的隱憂。
眾所周知,《2025年家政興農行動工作方案》從政策目標到執行細節,再到吸納群體與行業結構,方方面面都透露著現實的復雜與不確定。 配合近年官方大力推進大學生、退伍軍人加入家政行業,進一步引爆網民關於文憑貶值和新賽道的群體焦慮。 這條新賽道淪為社會焦慮的出口,才是政策制定者真正應該深思的問題。-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川普為何像對待中國一樣對待歐洲
- 很奇怪 中國首富4.5倍價悄悄買下美國一棟房產
- 月震800次 溫村隔壁有人睡不著了
- 一個破產富二代 迎娶了三個俄羅斯女人
-
- 新增炫酷飲料節 50多餐飲店參加
- 華人夫婦涉嫌代孕騙局 生下21個娃
- 溫村隔壁華人碼農涉嫌縱火燒死老太
- 大溫重要高速關八晚 或影響去輪渡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宗馥莉的媽媽 才是狠人 以柔克剛 有容乃大
-
- 令社區陷恐慌的13名團伙成員落網
- 卡尼宣布支持鋼鐵行業的多項措施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被醫生建議"死去"的患者:不給治療、不讓轉院...
- 絕非偶發!日本7-11發文使用"中國台灣"
- 快降息吧! 2/3的BC人擔心還不起債
-
- 沉默13天後 李在明選擇拒絕中國 理由8個字
- 央視曝光中國新型"炸彈":一發癱瘓一城電力
- 真的熱死了!西班牙今年夏天 超過千人因高溫喪命
- 眾怒!湖南村民騎車沒戴頭盔 被交警追到家打死
- 短視頻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改變大腦功能
- 1/3加國人有這問題 疫情使其加劇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