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6 | 来源: 环球科学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你现在可能在想:“鱼不会像我一样感受到痛苦吧?” 没错,它们的感受方式和人类不同。但科学已经证明,它们确实会感受到疼痛。
虹鳟鱼是全球养殖量最高的鱼类之一。《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当这些在鱼空气中窒息而死时,它们会经历 1.9 ~ 21.7 分钟的中度到极度痛苦的折磨。
鱼也有痛觉
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动物——尤其是那些和人类差异较大的动物——并不会真正感受到痛苦。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曾提出一个著名的(错误)观点,他认为动物只是一台自动装置,只会无意识地对刺激作出反应。这种观点流行了几个世纪,为工业化养殖和动物实验提供了正当化的理由。
痛苦曾被视为人类心智的特权,只属于我们这些“高等动物”。但科学研究逐步推翻了这一观点。研究表明,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甚至章鱼等无脊椎动物,都会对痛苦和折磨表现出行为和神经反应。
大量研究显示,鱼不仅能感知负面刺激,还会对这些刺激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和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都表明它们能感受到疼痛。早在 2003 年,就有研究证明鱼类会对疼痛产生神经和生理反应。此后,这个观点又被多次证实。
更多跨物种研究发现,吗啡等镇痛剂可以减轻这些行为变化,这说明鱼类的疼痛涉及中枢神经通路,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射。如今,证据已非常充分:鱼确实会感到疼痛,会在受伤时会表现出应激行为,而且表现出来的大脑活动模式与痛苦高度相似。
图片来源:After Frans Hals - André Hatala/Public Domain
在这项新研究中,来自欧洲和美国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采用了“福祉足迹框架”(Welfare Footprint Framework,WFF),这是一种用明确时间来量化痛苦的方法。他们重点研究了当虹鳟鱼被从水中捞出、在空气中慢慢窒息时会发生什么(这种方式至今仍是许多渔业养殖场的默认做法)。
研究团队将虹鳟鱼的死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初始暴露于空气:鱼开始喘息、恐慌,鳃塌陷,压力激素急剧上升。
窒息阶段: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血液 pH 值骤降,鱼感受到愈发强烈的窒息感——类似人类缺氧时的呼吸困难。
代谢衰竭:肌肉痉挛,乳酸大量堆积,鱼可能感受到缺氧带来的组织疼痛。
脑活动减弱:神经功能逐渐关闭,意识消退,但这一过程可能长达 25 分钟。
在这段时间里,这些鱼很可能经历强烈的负面情绪:恐慌、困惑与痛苦。这并非比喻,而是一个生物化学层面的真实现象。
平均而言,每条虹鳟鱼有大约 10 分钟处于痛苦、无助或极度痛苦的状态——这些分类一一对应人类对痛苦的感知程度。按重量换算,每千克鱼大约对应 24 分钟的剧烈痛苦。
工业化的残忍
人类每年屠宰 1 万亿到 2 万亿条鱼。很多鱼是野生捕捞的,但对于养殖鱼类,例如三文鱼、虹鳟鱼和海鲈鱼,屠宰过程大都多在陆地上进行,而且往往是每天成百万条的屠杀。
这背后的问题更多与政策相关,而不是科学。鱼不会尖叫,也不“可爱”。而且我们吃太多鱼了,这意味着任何改变都很难执行。但这并不代表它们没有在受苦,只是我们不善于察觉(或不愿意去关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李连杰和利智合照曝光 老成了难以想象的模样
- 李连杰的前妻黄秋燕:2005年再婚,丈夫开小餐馆
- 突然奇怪飙升后 大温油价开始大降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 BC内陆一号高速车祸 一男子被撞死
- 加六大银行房贷拖欠率飙升 创新高
- 嫁给冯小刚不生育,如今再看,她才是清醒?
- 累犯民怨沸腾 加国很快改保释法案
- 加国一男子遇袭丧生 12岁男孩被捕
- 大温租金下降 这个城市下降得最多
-
- 中美会谈长达6小时 川普最新发声:这取决于中国
- 炸锅!BC省拒绝调查北岸污水厂项目
- 小杜10年烂摊子?倡议"修复加拿大"
- 43岁孙菲菲官宣离婚,自曝吃了未婚先孕的亏
- 知情者爆胡锦涛控盘 江苏省委书记释强烈信号
- 最新民调:加国卡尼自由党政府支持率曝光
-
- 加拿大研究:孕妈孕吐和宝宝智力有关
- 前总理小杜新赛道 张嘴就有六位数
- 演技好有什么用!这次,热依扎终于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代价
- 政府内部文件揭加国严峻住房形势
-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 柯克案枪手竟是出自传统共和党家庭 说明了什么?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