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0-08-14 | 来源: 星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留学7载,花费200万,回国后却找不到心动的工作。这种情况,让张辉(化名)有些意料不到。昨天记者获悉,在父母的安排下,他现在暂时在一家小企业里安顿下来。
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已上万,且每年仍以2000多人的速度在递增。然而,“海归”的“幸福时光”已然过去。
人才市场上,“海归”难以找到合适工作而沦为“海待”者大有人在,变成“海找”者也不乏其人。尤其是那些中学毕业就出国留学的“新新海归”们,在“僧多粥少”的就业环境下,他们甚至慨叹:“海龟”不稀罕了,还斗不过“土鳖”(国内毕业生的戏称)!
留学7载却找不到心动工作
1999年,没考上高中的张辉与身边的许多孩子一样,被父母送到加拿大留学。
“那时候年纪小,管不住自己。”张辉回忆道。刚到加拿大时,由于思乡心切,又缺少父母的管束,张辉常和来自国内的小留学生们“厮混”在一起吃喝玩乐无心向学。
后来,张辉勉强申请到加拿大一所三流大学,“对专业没什么想法,便跟风报选了国际贸易专业。”
张辉说,原以为出国镀一层“金”,就能找份好工作,但事与愿违。由于长期生活在华人圈,英语不过关,又没有考取相应的资质证书,尽管在国外待了7年,花费了200多万元,在那里却难找工作,不得不选择回国就业后,发现“‘海归’不再是香饽饽了”。
从2003年开始,国内每年都要产出大量待就业大学生,加之“海归”回流,国内企业对海归的态度由以前的追捧,日渐转变为理性。回国后,张辉前后找过十几份工作,都不甚理想。最终只能在父母的安排下,草草在一家小企业里安顿下来。
逾35%“海归”存在就业困难
张辉的遭遇并不是孤案。
省人力资源专家汪长江告诉记者,在省人才市场每月举办的高级人才招聘会中,每个场次总有约40个“海归”的身影。郑某就是其中一个。
郑某是浙江大学政治系2009届本科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去英国留学。在英国,郑某发现,中国留学生虽然学历更高,但对西方的企业文化不甚了解。“可以说,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就业竞争能力是很薄弱的。”
后来,郑某选择回国。她苦笑着说,回国的这一个月时间,她几乎每天泡各大招聘会。“我有7个大学同学陆续去了英国、美国等留学,其中4人因为在国外求职屡屡碰壁,而选择回国就业。”
海归职场受挫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据世界HR(人力资源)实验室对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统计的结果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40%“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
早几年,一份冠名“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显示,只有57.5%的“海归”能在归国6个月左右找到工作,相当一部分“海归”不得不沦为“海待”。
“新新海归”拖了就业大军后腿
“海归”为何会沦为“海待”?
省专家与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主任郑知跃称,目前,归国留学生成分正在发生变化,硕博学历获得者的比例有所下降。“事实上,中学毕业就直接出国留学的‘新新海归’们拖了后腿。”-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陪洋媳妇国外读书被困 3次"闯关"回国
- 好就业,收入高?"本升专"来了,什么信号?
- 傲娇!曾天天见的她们荣获加国勋章
- 为什么欧洲最好吃的中餐馆总在红灯区?
-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大温一号高速这重要出口将关近2月
- IHOP为庆祝国庆日推仅售56分松饼
- 顶级美女老公长这样还出轨 坦言想离婚 网友:还生二胎?
- 温哥华会计事务所 收费低 服务好
- 加国这政策今起出台 钱包鼓一丢丢
-
- 加国或面临史上最惨公共服务削减
- 富翁流入加国降70% 不再位列八强
-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 中国眼下失业潮,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 中国展示"肌肉":稀土出口降至零
- 汤唯消失15年,45岁现状曝光:在乡下种菜养鸡
-
- 大温去公园和步道小心 偷汽车激增
- 加国政府国庆前认怂 民众纷纷怒了
- 这个国家全国超1/3人口申请移民澳洲
- 壶口公驴戴套:女游客为何对驴鞭颤抖不已
- 美以威胁暗杀哈梅内伊 伊朗向联合国抗议
- 被误报死亡 温村女子想"重活"好难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