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03-11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點評:
長期以來,美軍始終以絕對安全為目標,力求在規模、裝備、技術等方面都占據壓倒性優勢,因此在軍費投入上一直不惜下血本,保持著較高的水平。此次特朗普大幅度增加國防預算,其目的就是進一步提升美軍作戰能力,維持其作為世界上最強武裝力量的地位。
如果國會此番批准特朗普的計劃,那麼這將成為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最大的年度國防預算增幅。而從特朗普上台後的一系列舉措來看,美軍在人員編制和武器裝備方面的大規模擴充幾乎已無懸念,將對世界特別是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造成重要影響。
當地時間2017年3月2日,美國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美國總統特朗普參觀傑拉爾德·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首艦“傑拉爾德·福特”號。視覺中國 圖
“重振”美國軍事實力
早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認為美國軍隊由於經費制約,目前規模過小,無法有效完成既定任務,並宣稱若當選總統,將解除2013年啟動的美國自動削減赤字機制對防務預算的限制,大幅增加防務預算,擴充各軍種兵力和軍備,以重塑“日益消耗殆盡”的美軍。此次提高軍費預算增加幅度就是其將該計劃付諸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
根據之前特朗普的一系列表態,未來軍種建設將會按照下列構想進行。
首先,將增加陸軍規模,進一步增強陸軍的生存和攻擊能力。目前,特朗普已經明確叫停之前公布的裁減陸軍計劃,提出要通過增加6萬人,將陸軍總兵力提高到54萬,並在2022年前每年增加部署作戰部隊8000人左右,相當於兩個“斯特瑞克”旅的規模,同時積極發展主動防御系統、偽裝套件、假目標和電子戰設備等來提高部隊的生存能力,並擴大前沿地面導彈部隊的部署來提高部隊的攻擊能力。
在空軍方面,特朗普計劃將美空軍戰術飛機數量從1100架增至1200架,總規模擴充到約60個飛行中隊,使F-35機隊到2022年的裝備數量突破300架,並擴大采購可執行遠程打擊和偵察任務的無人機系統,加速發展一個具有全球反應和適應能力的遠程打擊飛機家族。
海軍是此次“重振”美軍的重頭戲,特朗普一直在追求“350艘戰艦海軍”計劃,其中包括新建兩艘航母,從而使美軍服役的航母達12艘,並停建不符合目前任務要求的瀕海戰斗艦,轉而加速研發新一代導彈護衛艦,同時將美海軍陸戰隊編制從23個營增至36個營,以適應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需要。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將在新技術和武器研發方面增加投入,檢修和維護核武器儲存設施並研發新的導彈防御系統,並升級美軍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明確指出不能因為節約開支而造成軍隊作戰能力的下降。
為了推動上述構想順利實施,特朗普啟用了多名“鷹派”將領。比如,國防部長馬蒂斯曾擔任過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參加過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退役後在胡佛研究所任職,不僅對美國國家安全事務有深入研究,而且對美軍現行體制存在的問題也有深切體會。可以預計,在馬蒂斯的輔佐和具體操作下,特朗普的“重振”美軍計劃將會迎來突破性進展。
意圖確保“絕對安全”
盡管美國每年的軍費支出都是居全球第一,比排在其後面的九國軍費總和還要多。但特朗普還是認為,美國的國防支出占總體經濟的比重為二戰以來最低水平,遠沒有達到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使得美國處於“嚴重威脅”之中,因此必須要增加預算來體現他在競選期間提出的“美國第一”的主張和“保護美國人安全”的承諾。
近十年來,美國一直把俄羅斯和中國當作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這次提高國防預算,毋庸置疑主要是針對俄中兩國。
其中,俄羅斯在經歷了數輪軍事改革後,聯邦武裝力量元氣有所恢復,除海軍仍然缺乏大型作戰艦艇外,其余的技術裝備都得到了一定的更新,一些之前在裁撤或減員的部隊也正在恢復作戰能力。
相比於俄羅斯來說,中國近些年隨著國家實力的迅速提升,在軍隊建設上發展較快,成效也更高,特別是軍隊在進行大刀闊斧軍事革新的過程中,雖然總規模有所縮減,但主戰裝備大量更新,指揮結構不斷優化,作戰能力迅速提升,整體水准特別是海空軍規模已經在亞洲首屈一指,對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客觀上構成了挑戰。因此,美軍已經將中國從潛在對手變成了現實對手,圍繞中國周邊設棋布子也早就成了美軍的戰略重點。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為代表的一些高級將領曾毫無顧忌地公開叫囂對中國要“做好今夜開戰的准備”,而安倍執政下的日本也與美國相互配合,加大圍堵中國的力度。可以料想,從南海到東海,中國軍隊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裡,將會面對美軍的全方位壓力。
盡管特朗普口中的美國似乎面臨巨大的安全挑戰,但實際上,美國的地緣優勢得天獨厚,周邊沒有強鄰,而美國的軍力也早已領先全球其他國家。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故意誇大俄羅斯的軍事復蘇和中國力量的快速提升,不過是為其爭取更多軍費尋找借口,並使其大規模擴軍的計劃更容易通過,確保美軍始終在軍事裝備和技術上保持絕對優勢,實現美國的絕對安全。
但是,
國際關系史早已證明,凡追求絕對安全者,只會越來越不安全。
特朗普實施大規模擴軍,必然會使其它國家感到恐慌,從而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
這樣不僅擴大美國面對的敵意,還會增加世界其他力量與美國的利益分歧,使得被美國視為對手或戰略競爭者的那些力量扞衛自己安全和利益的意志更加堅決,最終使世界陷入到零和博弈的“安全兩難”困境之中。
財力不支處境尷尬
近年來,美國軍費開支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趨勢。據布魯金斯學會提供的一份材料數據顯示,1951至1990年,美國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7%,小布什和奧巴馬執政時期,峰值僅為4.5%。2011年,共和黨掌控眾議院後,要求奧巴馬政府削減開支,減少赤字,並制定通過了《2011年預算控制法案》。但由於民主、共和兩黨未能就該方案達成妥協,2013年3月1日,美國啟動自動削減赤字機制,要求在10年內削減國防等安全開支和國內其他項目開支約1.2萬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軍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在2016年下降到了3.3%。
此次特朗普提出的國防預算增幅,不僅幅度前所未有,而且還將首次突破《2011年預算控制法案》規定的開支限制水平。
為達到目標,特朗普一方面積極推動國會廢除該法案,為其增加軍費掃除法律羈絆,另一方面則 “拆東牆補西牆”,從非國防領域削減資金來抵消國防預算的增長。根據美國聯邦政府官員透露的信息,特朗普打算大幅減少美國國務院、環境保護局和其他非國防項目的資金投入,甚至考慮削減美國的對外援助資金。
目前,美國聯邦政府每年為國務院及對外援助共撥款大約500億美元,如果按照特朗普的計劃削減30%,將很可能會再次出現部分機構停擺的現象,並不得不終止一些外援計劃,這將大大損害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利益和形象,因此其削減計劃也受到許多美軍高級將領的反對。
而且,由於對外援助僅占美國聯邦支出的不足1%,即便是省下這筆錢,能否填補新增國防預算的需要也是個問號。
此外,特朗普提出的軍費預算增幅能否在國會得以順利通過,也值得關注。特朗普為了規避財政赤字,通過縮減聯邦機構的經費來增加軍費,勢必會受到來自國會的重重阻力。美國卡托研究所國防事務專家本傑明·弗裡德曼認為,雖然目前共和黨掌握著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但在軍費問題上內部分歧還是較大,未能找到既增加軍費又保證預算平衡的方法,而民主黨人雖然在原則上同意增加國防開支,但不同意特朗普所采取的方法,反對特朗普在大幅減少聯邦機構開支的情況下增加國防預算。
此外,根據經驗,政府提出的預算數額與國會的實際授權數額總是存在差距,需要經過好幾個月的討論和談判,在此期間兩黨會如何角力,軍費增幅最終可以實現到什麼程度,目前財力是否能夠支撐軍費的大幅上漲,都還有待觀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風暴預警?川普宣布上周為"世界貿易周"
- 帖子瘋傳:大溫不安全看好你的孩子
- 哈佛硬剛川普 法官叫停禁招留學生
- 美國妹子iPhone丟了 定位竟飄到...
-
- 離婚傳聞甚囂塵上,劉詩詩終不再顧忌所謂的體面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陳羽凡白百何離婚後,50歲發福認不出,兒子像媽
- BC男子中50萬 稱像釣上一條大鱒魚
- 卡尼與美國談關稅 福特: 下月談攏
- 盡管成本高 溫哥華批准永久性標志
-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耿爽當場駁斥美方:挑撥離間 發言格格不入
- 驚傳!美國"半導體神話"破產 股價崩跌近60%
- 淡出烏俄和談?川普:不是我的戰爭
- 《護寶尋蹤》央視首播收視第1,超《藏海傳》,觀眾評價出奇一致
-
- 中國85歲老翁花200萬買黃金 店員報警 結局驚人
- 光天化日 市長2名幕僚遭射殺 內幕驚人
- Condo鎖盒密密麻麻!多倫多這種公寓最難賣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不堪低價沖擊!歐盟擬對中國跨境電商征稅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