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5-03 | 來源: 魯豫有約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王凱 | 字體: 小 中 大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ID:lyyy_scndgs)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系【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4月,是屬於王凱的。
主演的兩部劇位列收視榜第一第二位。
打開電視,《清平樂》這邊的宋仁宗還在前朝和後宮之間周旋。
另一邊的《獵狐》,他已經變身成為又帥又酷的經偵警察夏遠。
有網友調侃,王凱真是4月的芳心縱火犯。
跨了三個台,兩部劇,和六個女人談戀愛(《清平樂》曹丹姝、張妼晗、陳熙春、苗禾兒;《獵狐》於小卉和吳稼琪),這男人魅力無邊啊。
對於王凱為何如此受歡迎,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有疑惑。
畢竟顏值和演技擺在那,可以拍偶像劇,也可以走正劇路線,就像於正說的,這類長相端正的正小生不會缺市場。
王凱能火,不奇怪,讓人意外的,是他走紅以後的發展。
想想,從《偽裝者》《琅琊榜》爆紅的2015年到現在,五年時間了。
當時,流量、鮮肉這類形容年輕一代明星的詞語剛出現,雖然王凱演明誠的時候已經33歲了,但媒體還是習慣用“鮮肉”來形容他,覺得像他這樣頂著一張帥臉,微博底下有一大堆迷妹哭著喊著想睡他的男明星,吃的就是青春飯,流量過了,熱度也會過。
可誰想到,王凱不僅沒有在鮮肉這個頭銜下過氣,反而越走越穩。這五年來,每次有新戲,他都會成為流量擔當,一次又一次霸屏上熱搜。
而熱搜的話題,也從他的顏值,慢慢變成他的戲,他的角色,他的演技。
去年,王凱還憑借《大江大河》宋運輝的角色,獲得白玉蘭最佳男主角提名。
都說流量是個魔咒,一夜爆紅以後也容易一夜爆糊。
但為什麼王凱卻可以是個例外?一個新華書店搬運工的演員夢
“沒有雞湯,只有一股子傻勁。”
王凱在《星空演講》上,曾這樣形容自己走上演員之路的過程。
1982年出生在湖北武漢的王凱,在一個傳統的家庭裡長大。
父母對他的期望很簡單,最初是體育。
後來王凱訓練受傷了,不能再做劇烈的運動,父母就希望他好好讀書,將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養家糊口。
盡管王凱初中就喜歡文藝表演,還希望考藝術類的院校,可父母都反對了。父親和他說:“我們王家祖祖輩輩都沒有像你這種有奇怪想法的人。”
那時的王凱,對演員還沒有什麼概念,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在18歲那年,頂替父親的崗位,入職新華書店。
這在20年前,是非常好的工作。
“不算是金飯碗,至少算是鐵飯碗。”
雖然工作枯燥,每天就是搬書、運書,但如果一直幹下去,至少可以保證衣食無憂。
這是王凱父母所期望的,但卻不是王凱自己喜歡的。
“我還記得一件事情,就是有一天我值夜班,突然來了一大卡車的書,我粗算了一下起碼有15噸重,我一個人,提著一捆一捆用牛皮紙扎好的書,從車上卸到倉庫裡,來來回回走了無數趟,堆了滿滿的一面牆,天亮之後,我就揉著酸麻的胳膊,走出了書店,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意識到,我只是一個固定的搬運工,好像一眼就看見了二十年之後的生活,所以那一刻我感到我非常的孤獨和悲傷。”《星空演講:我在等待中變得更好》作者:王凱
從那天以後,王凱就開始積極參加各種電視台的選秀和模特活動,甚至還和另外五個男生,組過一個江城F5的組合……
這時的王凱,內心有一個渴望——“我想要站在舞台上”。
命運的轉折,出現在一次廣告拍攝活動中,拍完以後,導演問王凱:“你是中戲還是北電的?”王凱說:“都不是。”
“那你可以去考一下,我覺得你形象不錯。”
導演一句話,點燃了王凱潛藏多年的演員夢。
他瞞著父母,辭了新華書店的工作,跑到北京去考戲劇學院。
用王凱自己的話說:“就是傻,有時候做很多事情,是不計後果的,沒有想過退路會怎樣。”
2003年,這個沒有退路的傻孩子,考上中央戲劇學院表演本科班,正式朝著自己的夢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有人說我一夜爆紅,對這個詞我是真的不care”
2005年,在中戲讀大二的王凱,演了第一部電視劇《寒秋》。當時的女主角是王子文,也就是後來在《歡樂頌》和他演對手戲的“曲筱綃”。
2007年,從中戲畢業的王凱,簽約華誼兄弟。
那時,是華誼最風光的時候,旗下有李冰冰、黃曉明、姚晨等大牌,新人裡面,也有趙麗穎、馬可。
而王凱,正是華誼想打造的“八大新人”之一,不少紅毯活動都有邀請他出席。
原本王凱以為,大樹底下好乘涼,簽了華誼,還愁沒戲拍嗎?
心大的他,和父母要了首期在北京買房子,覺得以後只要有戲拍就能把貸款還上。
誰想到,這一切,不過是鏡花水月,資本家畫的“大餅”。
在華誼那一年,王凱不僅沒有戲拍,沒有接觸到他夢想中的馮小剛、徐克等大導演,還因為走紅毯的置裝費花了好大一筆錢。有一段時間,王凱都是靠吃泡面、靠朋友接濟度日。
一年後,王凱和華誼解約,轉去剛成立不久的響巢國際,這才有了他第一部有流量的戲——《丑女無敵》。
對於《丑女無敵》中的“娘娘腔”陳家明,王凱其實內心是有抗拒的。
“但為了生存,為了有收入,我還是去了。”
雖然不是王凱心儀的角色,但他還是很認真地去詮釋。
陳家明與王凱的真實性格相差比較遠,他就去模仿身邊的“陳家明”。
在2009年王凱和《丑女無敵》劇組,第一次上《魯豫有約》的時候說過,他的陳家明是把100個類似這樣的人物特點融合到一個人身上,演出來的。
蘭花指、高亢的聲線以及嬌柔的身姿……都是王凱觀察的結果。
從專業角度看,陳家明無疑是成功的、入木三分的。
但另一方面,太成功的陳家明,也給王凱帶來困擾。
因為陳家明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至於大家對他都有了刻板印象。
《丑女無敵》之後,王凱收到的都是類似陳家明這樣的劇本、角色。
王凱不想被定型,選擇不接,結果一等又是大半年。
直到山影找到他,演《知青》的齊勇,一個留著圓寸頭,深沉,正直的東北知青,出身微寒但心懷崇高。
這部劇比起《丑女無敵》,更接近王凱心中想演的角色。
在黑河拍了七個月,條件蠻艱苦的,“從40°拍到-40°,除了地震沒有遇上,泥石流、暴風雪、水災、旱災,什麼自然災害我們都經歷過了”。
但對王凱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在這部劇裡的成長。拍陳家明的時候,因為是相當戲劇化的角色,演戲的時候都要捏著嗓子喊,到《知青》劇組的時候,王凱又不自覺帶著這種感覺去演,一開始顯得非常突兀。
於是,王凱就開始觀察,其他演員是怎麼進入角色。他發現,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演戲前的准備,每次他開始前都要吸一口氣,提醒自己:要起范了。可劇組別的演員,都是吐一口氣,讓心情平靜下來。
原來演戲,是要放松著演,才會顯得自然。從那以後,王凱也跟著學吐氣,調整演戲時候的狀態,然後才有了《知青》這一個相當接地氣的角色。
“努力是真的有用的。”
2016年,當王凱以“霸屏男神”的身份上《魯豫有約》的時候,他和魯豫這樣說。
在《知青》之後,是《北平無戰事》。
那一部戲,可謂是“大咖雲集”:劉燁、陳寶國、倪大紅、焦晃、王慶祥、王勁松......
王凱又跟著他們學習,“天天在現場看他們的工作狀態,你都會覺得是一種享受”。
其中有一場戲,王凱演的方孟韋扛著一包面粉,送給焦晃演的燕大副校長何其滄。第一場拍完,焦晃拉住王凱,問他:“孩子,你這個面粉多有沉?你是跑了多遠的路來?”
這時,王凱才恍然大悟,原來每個細節的設計,都涉及到表演分寸的不一樣。之後,他就重新設計了扛面粉的細節,然後根據細節,調整自己自己的呼吸聲和動作。
這樣下來的每一步,都是成長。
厚積才能薄發,有量變才有質變。
如果沒有每一部的細細琢磨、認真較勁,就不會有後來的《偽裝者》《琅琊榜》《歡樂頌》……
“現在有人說我是一夜爆紅,對這個詞我是真的不care。我不說我有多苦,但是我覺得我這十年當中,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地做我的事情。我說這每一步,都不可忽視。”《魯豫有約| 王凱 我並非一夜爆紅》
“我不怕不紅”
走紅,然後可以一部戲一部戲地接著拍,是王凱2005年進入影視圈的願望。
十年後的2015年,他紅了,成了霸屏男神,實現了當初的心願,可是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一切,都不如他想得那麼簡單。
首先,是流量帶來的輿論。他以前很喜歡在微博和大家分享生活中的事情,可是紅了以後,他不敢了,因為一丁點事都會被放大。有一次,他不過分享了一封“以前房東阿姨寫的信”,就被質疑是炒作了。
其次,是全方位包圍的粉絲。有真心喜歡自己的粉絲,當然是好事,可是每次出去都有一群人跟著,機場總能看到蜂擁而至的粉絲也讓他覺得不自在。
然後,演戲的事,也沒有那麼順利。
紅了,劇本多了,可好的並不多。
“當你一下爆火之後,別人都覺得你有熱度,然後不管什麼劇本都拋向你,就只是為了讓你來演而已,他不會考慮這個戲好不好,這個故事講什麼,怎麼講。”
王凱在爆紅以後遇到的這些問題,都是很多流量明星要面對的。
有的人為了保持熱度,會選擇迎合和妥協的姿態。
也有人,會膨脹,有了流量以後就亂接戲,拍了不少無底線的爛劇。
但是,王凱沒有。
當流量向他撲面而來的時候,他選擇了保持自我。
那些捕風捉影的輿論,他幾乎不去回應。
對粉絲,他很強硬地亮明自己的態度——不收禮物,不喜歡接機。
他甚至解散了自己的後援會,不讓粉絲再組織這類應援活動。
至於演戲,王凱則始終堅持,只有他認可的劇本、角色才接。
有時候一年一部,有時候一年兩部,2019年,王凱甚至沒有在播的戲。
正因為選擇嚴謹、認真對待,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大江大河》的宋運輝、《獵狐》的夏遠、《清平樂》的宋仁宗……
記得曹可凡問過王凱:“你是怎麼看待一個演員的成名?”
王凱說:“成名不是原罪,成名也不是壞事,但是成名以後要怎麼走,這是要好好思考的一件事。”
他覺得自己和其他年輕演員不同的,是他“成名比較晚”,冒出頭的時候都33歲了,之前又經歷過很多起起落落和好幾年的蟄伏期。
這些經歷過後的積累,都會讓他更好地面對成名以後的生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態。
“因為如果沒有當年有一份踏實穩定的工作走上演員這條曲折難料的路所做的取舍,沒有在等戲拍的日子堅守住自己的內心,我可能體會不到這種被孕育的回報,也許我會放棄,也許大家就不會在後來的《琅琊榜》《偽裝者》中看到我,我也未必能遇到我的領路人——侯鴻亮先生。”《星空演講:我在等待中變得更好》作者:王凱
王凱說,他之所以沒有在流量中失去方向,是因為他從未懼怕過“不紅”“過氣”的日子。
大不了就回到從前,沒有粉絲,沒有人認識,不也演得很開心嗎?
“我本來就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的,我也可以兩袖清風地走掉。”
只要記得來時路,未來的日子,就知道該往哪兒走。
---------------
插圖|文章插圖來自《魯豫有約》《面對面》《星月私房話》《最佳現場》截圖及網絡;
采訪信息來源:《封面人物》《魯豫有約》《面對面》《星月私房話》《可凡傾聽》《星空演講》
PS:更多新鮮好文好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魯豫有約(ID:lyyy_scndgs)每周三晚偶遇陳魯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於《魯豫有約》。商務合作請聯系魯豫有約微信公眾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趙麗穎官宣再婚?王凱被仝卓拉下水
- 40歲蔣欣新劇被嘲老 與王凱傳緋聞
- 網曝演員王凱將結婚 女方是圈內人
- 難忍陪金主吃飯!英格蘭小姐退出世界選美
- 離婚傳聞甚囂塵上,劉詩詩終不再顧忌所謂的體面
- 全面更新作戰核心指揮鏈!傳中共軍中再抓四虎
-
- 大溫房市新現象:房源多買家看花眼
- 公寓市場正在放緩 買家都去哪了?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大溫網紅瀑布徒步失蹤少年 悲劇了
- 女子婚內出軌被情人殺害,凶手灌屍體農藥偽造自殺
- 李乃文太痛了!更換頭像後,再發長文悼念朱媛媛:下輩子再做朋友
-
- 重磅:川普宣布$1750億"黃金穹頂" 中俄痛批
- 大溫附近男子被狗咬傷後被棄路邊
- 演員黃楊鈿甜的耳環,為什麼這麼貴?
- 誰替拜登發號施令?川普誓言嚴懲幕後操控者
- 頂流黃子韜,將衛生巾做成明星周邊
- BC省拖車內發現去年失蹤男子屍體
-
- 你肯定想不到,江德福的一級戰斗英雄榮譽含金量非常高
- 素裡倆女孩今早結伴上學 下落不明
- 凱恩:祝熱刺一切順利,會和妻子找個放松的地方觀看歐聯決賽
- 美21州財政官員集體發聲:盡快給中國企業摘牌
- 楊紫《生命樹》高原女警造型在全網火了,侯鴻亮的評價,有人信了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