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變明尼蘇達:族裔沖突再造美政局
弗洛伊德並非第一位死於結構性族裔沖突問題的美國平民,但特朗普在面對平權運動、各州政府的克制態度以及“疫情失業”誘發的宣泄時的表現,卻是美國現代政治史上所罕見。單方面出動軍隊的決定使總統同時處在與州權以及武裝力量高層發生分裂的邊緣,這對11月大選的風向將構成顯著影響。
文/劉怡

2020年6月7日,數千名手舉標語的示威者聚集在曼哈頓時代廣場,參加紐約市為紀念喬治·弗洛伊德舉行的抗議
當德雷克·沙文(Derek Chauvin)將膝蓋重重壓上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脖頸時,這名44歲的明尼阿波利斯警官並沒有意識到後者將當場死亡,而更多人也將因為他這個輕率的舉動付出沉重代價。
是的,黑白族裔沖突引發的社會動蕩,在美國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周期性浮現。從2014年7月的埃裡克·加納(Eric Garner)命案到同年10月的密蘇裡州弗格森市騷亂(Ferguson Unrest),21世紀初的黑人平權運動雖然不至於像馬丁·路德·金時代那樣隨時升格為全國性對立和肆無忌憚的種族仇殺,但頻率依舊足夠密集。當警方在執法中濫用暴力的風氣和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失業浪潮相結合時,情況就變得更加糟糕了:在2020年的前三個月,美國已經先後發生了佐治亞州黑人阿伯裡遭遇種族主義者謀殺(2月23日)以及路易斯維爾市警員入戶槍殺黑人女護士泰勒(3月13日)兩起悲劇性事件。而46歲的喬治·弗洛伊德,由於在疫情發生後丟失了過去5年一直擔任的餐館保安工作,也便在5月25日這一天不幸淪為一起使用偽鈔案的執法對象。
但這一切竟會發生在明尼蘇達州,發生在素有進步主義聲望的“雙子城”(明尼阿波利斯以及與之毗鄰的聖保羅市的合稱)之一明尼阿波利斯,還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畢竟,正是這座城市在2018年率先取消了種族隔離時代的遺產獨戶住宅規劃制,首開全美18個主要都會區中的先河。總部設在當地的合眾銀行、塔吉特(Target)百貨等知名企業長期向社會福利事業和低收入群體慷慨捐資,甚至被已故慈善家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比喻成《綠野仙蹤》中的“翡翠城”。2018年6月發生本地非裔男子瑟曼·布列文斯在持械出行時被警察不經警告直接槍殺的意外事件之後,民主黨籍市長雅各布·弗雷(Jacob Frey)和市警察局長梅達裡亞·阿雷頓多(Medaria Arradondo)要求所有一線警員立即接受40個小時的危機幹預專項培訓,並在出勤時攜帶用於取證的身體攝像機。擔任過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的前市長雷巴克承認:“我們曾經長期自我感覺良好。”

2015年12月18日,一名騎自行車的芝加哥警察在市中心的四季酒店門前與一名黑人抗議者發生推搡
然而悲劇還是再度發生了:喬治·弗洛伊德在沙文的膝蓋下掙扎著死去,他那句哀求式的遺言“我無法呼吸”(I Can’t Breathe)隨著目擊者拍攝的視頻傳遍全美,引發了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波“黑人的命也是命”(BLM)抗議浪潮。在明尼阿波利斯,示威者從5月26日晚間起襲擊了當地警察分局、沿街商鋪和公共建築群,招來警方彈壓,從而使抗議進一步升格為縱火和騷亂。隨著動蕩規模的擴大,出現在街頭的施暴和劫掠者已經遠不只是最終的抗議人群,失業白人貧民的身影同樣時隱時現。而在包括首都華盛頓特區在內的全美100多個城市,抗議活動和街頭沖突從5月26日起持續了兩周多時間,造成至少20人身亡,超過1.1萬人被捕。
真正令人大感驚詫的是身為總統的特朗普的反應。這位正在與社交網絡公司Twitter大打法律戰的美國領導人在5月29日發出了一條帶有種族主義暗示的召集令:“當搶劫開始,就到了該開槍的時候了。(When the looting starts,the shooting starts.)”在各州已經相繼調動國民警衛隊參與彈壓行動的背景下,特朗普於6月3日威脅稱他將援引1807年《叛亂法》,出動聯邦武裝跨州執行治安任務。這一表態引發了多名退役高級將領的質疑。而總統在6月1日傍晚執意前往聖約翰教堂宣示存在感的舉動,更是將自己直接置於抗議者的對立面。歷史上第一次,美國總統沒有嘗試平息族裔沖突,而是試圖訴諸極端政策,以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在距離11月大選投票周僅剩下5個月的情況下,這場由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社會和政治風波正在重置美國政壇的格局。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迄今為止並沒有表現出足夠的競爭力,但明尼蘇達事件為預定於8月下旬在密爾沃基召開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提供了有價值的議題。而特朗普在事件中有失體面的表現,尤其是街頭騷亂對剛剛遭遇新冠疫情沖擊的經濟造成的連帶影響,則會促使密歇根、威斯康辛、佛羅裡達等搖擺州的選民重新考量特朗普成功連任可能帶來的代價。畢竟,在過去的三年又五個月裡,美國和世界已經屢次因為這個人的反復無常承受過代價。而在100多個美國城市,街頭運動正在喚起對疫情再度升級的擔憂。

2020年6月7日,奉命開入華盛頓特區保衛白宮安全的國民警衛隊士兵在警戒線附近休整
偶然中的必然
這不是一起發生在“完美受害者”和“完美施暴者”之間的典型治安沖突:死者弗洛伊德有多宗藏毒和持械搶劫前科,執法者沙文同樣有不止一次濫用暴力記錄。但當他們在疫情期間的街頭相遇時,意外發生了。
據《紐約時報》和明尼蘇達州當地報紙《明星論壇報》報道,5月25日晚間7時許,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市斯波德霍恩公園附近的一家雜貨鋪現身,用一張20美元面值的現鈔購買了一包香煙。收銀店員認為自己收到的是假鈔,於是追上弗洛伊德停在路旁的越野車,要求收回商品並退款,遭到對方拒絕。8點01分,雜貨鋪店員撥打電話報警,稱有人使用假幣且“嚴重醉酒,無法自控”。7分鍾後,26歲的新警員亞歷山大·庫恩(J. Alexander Kueng)和37歲的托馬斯·萊恩(Thomas Lane)趕到現場,持槍將弗洛伊德壓制在越野車的方向盤上,為他帶上手銬並將其帶到人行道旁坐下。此時弗洛伊德表現克制,甚至還向警員道了謝。
8點13分,庫恩和萊恩開始嘗試將弗洛伊德帶上兩人開來的警車。但疑點就在此時出現:據亨內平縣檢察官查證,弗洛伊德告訴兩名警員,他患有幽閉恐懼症,被押進密閉的警車後座讓他感到不舒服。此時又有兩輛警車抵達現場,第三輛車上坐著老撾裔警官邵都(Tou Thao)和44歲的德雷克·沙文,後者由於級別較高成為臨時指揮官。從8點18分起,沙文開始嘗試將弗洛伊德塞進自己乘坐的警車,先是在副駕駛座,接著是後排,兩人發生了一分多鍾的推搡。在此過程中,弗洛伊德的身體和雙腿顯得不聽使喚,無法跨上警車的後座。幾次嘗試未果之後,沙文和庫恩把弗洛伊德從警車上拉了下來,撲倒在人行道上。庫恩以肘部壓住弗洛伊德雙手反剪(已帶上手銬)的後背,萊恩制住其腿部,沙文則把膝蓋直接壓在了嫌疑人動彈不得的脖子上。
這一切並不是秘密進行的。參與執法行動的四名警員都按照新規定攜帶了身體攝像機;當萊恩拔槍指向弗洛伊德的8點10分,已經有附近民眾湊上前來圍觀,並用智能手機拍攝了部分現場畫面。視頻畫面顯示,從被警察壓倒在地開始,弗洛伊德一直在呻吟和抽泣。他反反復復哀嚎:“拜托(幫幫我)!”“我無法呼吸!”“求求你了,老兄!”此時一名警員回答稱:“放輕松。”據彭博社和美聯社報道,圍觀者中曾有人要求警方測量弗洛伊德的脈搏,還有人高喊:“他沒反應了!”一個疑似警察的聲音則回復說:“他還在說話,他還有呼吸。”此時弗洛伊德的情緒變得越來越激動,他嘶喊著:“媽媽!”“我肚子痛,脖子痛,全身都痛……我不能呼吸了。”沒有人理會他。在場的警察似乎正忙著向圍觀者解釋自己沒有使用暴力,只是希望盡快把弗洛伊德帶上車開走。這個中年男人的掙扎變得越來越微弱,在視頻中,他的最後一句話是:“別殺我。”

2020年6月4日,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一名非裔婦女高呼口號,走在前往弗拉特布什大道抗議“弗洛伊德事件”隊伍中
沙文的膝蓋一共在弗洛伊德的脖子上停留了8分46秒。最後3分鍾,後者已經徹底失去了知覺。
8點27分,救護車姍姍來遲。在弗洛伊德沉重的軀體被抬上擔架時,一切已經無法返回。亨內平縣醫院在5月29日公布的屍檢結果稱,弗洛伊德患有冠狀動脈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臓病,血檢結果證實死者生前服用過違禁藥物芬太尼和甲基苯丙胺。他的死因與其健康狀況有關,“可能屬於警方的制服動作造成的連帶影響”,但並非膝蓋壓制造成的直接窒息性死亡或者大腦缺氧。弗洛伊德的家人委托前紐約州首席醫學檢察官巴登進行的獨立屍檢則認為,弗洛伊德死於機械性窒息,執法警員對他的頸部和背部的壓制是致死的直接原因。這無疑為部分目擊者的供詞提供了佐證:在一段現場視頻中,一名圍觀者驚呼:“他們(警察)真的殺了他!”
誠然,弗洛伊德確有案底在身。在2014年移居雙子城之前,他在家鄉休斯敦有多宗盜竊和藏毒記錄,並曾因為持械入戶搶劫被判刑5年。他那1.93米的身高和101公斤的體重也會增強警員在執法時的戒備心理。由於健康狀況不佳和疑似服用違禁藥物,弗洛伊德在警察到場後無法有效陳述自己的病史並請求幫助,這使得整起事件帶有極強的偶然性色彩。問題在於,類似的情況在在場的執法人員身上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德雷克·沙文在他的19年警察生涯中曾經遭遇18項投訴和2次紀律處分,是3起槍擊執法事件的當事人,其中一起造成嫌疑人當場死亡。另一名負責駕駛警車、但未參與壓制行動的老撾裔警員也曾由於在執法中濫用武力遭遇過起訴。在明尼阿波利斯這樣一座非裔居民群體僅占總人口20%的城市,過去10年中警方槍擊事件的受害者卻有60%屬於黑人,無疑證實了警員的執法過程歷來具有傾向性,偶然之中實有必然。
曾在多起執法傷害案件中作為專家證人出庭的佛羅裡達州退休警察局長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告訴彭博社記者,這是一起由於警員未經適當培訓,或者無視訓練教程的內容造成的意外傷害事件,“他們忽視了嫌疑人的反應”。問題在於,過往案例已經提供了足夠多的前車之鑒:2014年7月發生紐約市警察扼死黑人煙販埃裡克·加納的嚴重事件之後,紐約州執法部門的武力使用手冊已經禁止對嫌疑人采取高風險的扼頸壓制動作。但在明尼蘇達警方的類似文件中,在“不直接對呼吸道施加壓力”的情況下跪坐在嫌疑人的脖子上依然被歸入合法動作。而究竟何謂“直接壓力”,文字留出的空間顯然可以由執法人員自行裁斷。而在身配攝像機、且附近有多名目擊者圍觀的情況下,沙文等人依然敢於采用粗暴的頸部壓制動作進行執法,顯然是由於他們早已形成了心理預設:對一名身材魁梧(即使手無寸鐵)的非裔嫌疑人,就是應當使用最大限度的暴力。

6月1日傍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警衛保護下穿過白宮附近的拉法耶特公園,前往被燒毀的聖約翰教堂拍攝宣傳照
“敵意政治”擴大化
從弗洛伊德在雙子城街頭的意外死亡,到最初的和平抗議活動逐步轉變為遍及全美的街頭騷亂和警民沖突,其間經歷了大約四天的發展。而特朗普溢於言表的“敵意政治”表達,無疑是其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5月26日晚間明尼阿波利斯的街頭抗議引發警民沖突和小規模縱火事件之後,27日白天,百人級規模的打砸商店行動和劫掠開始在雙子城地區出現。當天傍晚時分,一名典當行店主開槍射殺了疑似闖入他的店鋪打劫的黑人男子卡爾文·霍頓。預感到局勢正在持續惡化,弗雷市長在5月28日要求民主黨籍州長蒂姆·沃茨(Tim Walz)派遣500名國民警衛隊員到明尼阿波利斯市區。然而此時以社區為中心的縱火和暴力破壞活動已經愈演愈烈,來自雙子城以外的白人至上主義團體和非裔激進分子也開始湧向明尼阿波利斯,與和平示威者夾雜在一起的暴力行為使得警方越來越難以控制局勢。29日清晨,CNN一名非裔記者及其攝制組在街頭被州際巡邏隊逮捕,更刺激了激進分子的情緒。到當天夜間,沃茨州長承認單憑警察已經無法控制局面,需要增調更多國民警衛隊。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從當晚8點開始實施宵禁,新聞人員也不獲准在夜間繼續采訪。
恰在此時,特朗普通過Twitter發出了那段敵意盎然的文字:“當搶劫開始,就到了該開槍的時候了。”
這句夾槍帶棒的隱語隨即被Twitter平台標注上“有煽動暴力嫌疑”的藍色標簽,並禁止關注回復原文。而這恰恰是特朗普期待實現的效果——以一場社交網絡上的大規模輿論戰,啟動為選戰服務的基本盤動員。

6月4日,墨西哥民眾聚集在美國大使館門前的廣場上,參加當地舉辦的喬治·弗洛伊德追思會
弗洛伊德在雙子城街頭蒙難之時,特朗普與Twitter公司之間的私人戰爭剛剛進行到白熱化階段。5月12日,擁有8000萬粉絲的美國總統單方面啟釁,發推文影射前佛羅裡達州眾議員喬·斯卡博勒夫婦可能與2001年一名國會助理的意外去世有關。斯卡博勒曾是共和黨建制派成員,如今在長期批評特朗普內外政策的MSNBC新聞頻道擔任早間節目主持人,其妻子米卡則是老資格國務家布熱津斯基之女。向他眼中的“假新聞炮制者”開火,無疑符合特朗普的一貫秉性。但已故助理的家人並不因此領情,反而向Twitter公司發出了抗議信。加上特朗普在5月26日繼續發推文宣稱:倘若新冠肺炎疫情導致11月的大選只能以郵寄選票的方式進行,可能導致“大規模舞弊現象”。Twitter公司遂在26日當天對這兩則存在爭議的推文添加了藍色的“需要事實核查”標簽。
爭端一起,特朗普立即開足馬力應戰。標簽事件發生後,他馬上宣稱這是社交網絡“幹預2020年大選”以及“扼殺言論自由”的舉動,要求修訂目前由《通信規范法案》第230條賦予社交媒體公司的豁免權。5月28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一項行政法令,要求限制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公司對用戶發布內容的審核權,並要求國會對第230條的內容進行修訂。恰在此時,明尼蘇達事件升級,新的戰場於是也被開辟出來。
“當搶劫開始,就到了該開槍的時候了”並不是一句無心插柳的點評,而是白人種族主義者歷史悠久的自辯狀。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中,佛羅裡達州警方曾經將示威者指責為“暴徒”加以武力彈壓。邁阿密市警察局長沃爾特·黑德利(Walter Headley)在參加該事件的聽證會時,公開宣稱“當搶劫開始,就到了該開槍的時候了”,企圖將鎮壓行動淡化為對普通刑事案件的處置。曾在佛羅裡達州居住多年的特朗普當然不會像他狡辯的那樣,對這句臭名昭著的栽贓一無所知。相反,祭出這一指控完全是為了給他的另一決定增加正當性:出動國民警衛隊和現役部隊,到“無能的民主黨市長”已經無法控制的雙子城乃至全國其他城市執行彈壓任務。
作為美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總統有權向包括各州國民警衛隊在內的現役部隊直接下達指令。但聯邦法律禁止軍隊在本國領土內執行治安任務,這一權力屬於各州和地方當局。只有當判定整個事態已經升格為Insurrection(暴動/叛亂)時,總統才可以單方面下令向各州部署現役部隊,並越過州長調動國民警衛隊跨州執行任務。此前沃茨向雙子城街頭部署國民警衛隊的決定,並未超出明尼蘇達州州權的范圍;而特朗普做出增調其他部隊的表態之後,事件的性質便演化成了聯邦權對州權的幹預。適用這一場景的唯一法律依據是1807年通過的《叛亂法》,而美國總統上一次援引這一法案派出現役部隊,還是在1992年的洛杉磯騷亂期間。
4月28日晚間,在特朗普發出那條帶有威脅性質的推文之前,白宮已經責成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Mark T. Esper)從紐約州德拉姆堡基地出動800名現役軍人到明尼阿波利斯,另外派遣1600名工兵和反恐部隊到華盛頓特區街頭,應對正在向白宮集結的抗議民眾。紐約州和弗吉尼亞州國民警衛隊則接到了跨州執行任務的指令:特朗普在未征求首都市長穆麗爾·鮑澤(Muriel E. Bowser)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面要求抽調超過6000名外州國民警衛隊員來確保華盛頓特區的秩序。這項命令在遭到鮑澤的激烈反對之後被撤銷。但剛剛從佛羅裡達飛回白宮的特朗普依舊猶嫌不足地在Twitter上向支持者發聲,呼吁他們集結起來對抗街頭的抗議者。

6月6日,北卡羅來納州雷福德市民眾在當地教堂為喬治·弗洛伊德舉辦悼念活動
大選的暴力序曲
6月1日下午6時50分,一度避入地堡以求安全的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從白宮左側走出,穿過拉法耶特花園,走向前一晚在地下室火災中意外受損的聖約翰教堂。在他現身之前一個多小時,全副武裝的聯邦特工、國民警衛隊員和工兵已經用催淚彈驅散了集結在公園中的人群,為總統開辟出進行這場挑釁式視察和擺拍照片的道路。身著迷彩服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A. Milley)上將跟隨在他身後,表示軍方對強硬行動的支持。在教堂跟前,特朗普沒有發表任何演講,只是從女兒手中接過聖經,拍攝了一張宣傳照。
看似穩如泰山的亮相背後,氣氛並不平靜。將雙子城和首都的街頭抗議界定為“暴動”,意味著迫使軍隊卷入國內政治,後果相當嚴重。據《紐約時報》報道,在6月1日上午白宮舉行的閉門會議中,只有副總統彭斯和國防部長埃斯珀支持特朗普的動議,司法部長巴爾和米利上將則表示了謹慎擔憂。通過熱線電話與總統交談的各州州長幾乎一致反對部署更多部隊的指令,但更激烈批評政府的還是幾位已經退休的高級將領。特朗普就職時的第一任國防部長馬蒂斯(JimMattis)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譴責武裝力量“為了給民選總司令創造不知所謂的擺拍機會,肆意踐踏同胞的憲法權利”。前參聯會主席鄧普西(Martin E. Dempsey)也在Twitter上表示:“美國不是戰場,我們的同胞不是敵人。”在軍隊高層瀕臨分裂的壓力下,埃斯珀在6月1日晚間宣布撤出部署在華盛頓特區的現役部隊,將治安任務重新交還給各州政府負責。
威言恫嚇在先,偃旗息鼓於後:對特朗普來說,從單方面增兵到悄無聲息撤出看似一場鬧劇,但進行動員的目的已經達到。隨著明尼阿波利斯、亞特蘭大、芝加哥等城市的抗議示威逐步升格為性質更復雜的騷亂和沖突,對街頭運動的正當性的懷疑已經在美國民眾中出現。而出動現役部隊和架空州權、動用聯邦權力跨州調動國民警衛隊的示威,對擔憂財產因騷亂持續而受損的中產階級選民無疑是一種安慰。而聳人聽聞地炮制出一個“內部敵人”,將騷亂活動的罪魁歸結為左翼激進組織“安提法”(Antifa),甚至將其稱為“國內恐怖主義者”,則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政治動員。如同2016年大選前夜,特朗普陣營將整個民主黨標注為“華爾街深層政府的代理人”,營造出美國國內存在極左翼“恐怖分子”的嚴峻圖景,同樣可以對特朗普的目標選民進行隱性輿論動員,甚至再度將黑人平權運動歪曲為“虛偽的政治正確”,借以扭轉2020年開春以來支持率下滑的趨勢。
民主黨碩果僅存的總統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對特朗普的輿論戰做出了回應。他向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表示了慰問,並發表了一份譴責種族主義的聲明。不過考慮到在5月21日,拜登還在電視直播中宣稱“倘若一位非裔美國公民在投票給哪一方之間還要權衡一番,他就不能算是黑人”,這番操作同樣具有極強的機會主義色彩。特朗普依然不吝言辭地在Twitter上譏諷拜登老邁無能,但民調結果顯示,今年1月以來,佛羅裡達、密歇根、威斯康辛等重要搖擺州的選情已經變得對共和黨不利。對現任總統的隨心所欲大感不滿的當地中產階級正在為了將特朗普逐出白宮而團結起來:如此不妙的前景,正是後者必須再度制造分裂的原因。
在明尼阿波利斯街頭,大火和沖突正在漸漸平息下去。警方逮捕了上百名有暴力行為者,超過1萬名國民警衛隊員仍在街頭駐扎。明尼阿波利斯地區商會估計,騷亂、縱火和搶劫給雙子城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超過10億美元。超過200個城市依然在執行宵禁令,27個州以及華盛頓特區部署的國民警衛隊總數超過了7.4萬人,有1.1萬人被逮捕或羈押,超過20人死於暴力沖突。這和聯邦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遲緩構成了巨大反差:截止到6月7日,全美死於新冠肺炎的患者總數已經超過10.5萬人,確診數量超過180萬例。
德裡克·沙文成為唯一負責者幾乎是當然的結局。5月26日,參與逮捕弗洛伊德的四名警員被統一解雇。三天後,沙文在家中被捕。亨內平縣檢察官指控他犯有三級謀殺罪和二級過失殺人罪,6月3日明尼蘇達州檢方又追加指控一項二級謀殺罪,建議判處12年半有期徒刑。但就像約翰·斯坦貝克在他不朽的小說《憤怒的葡萄》中描寫的一樣,在那些饑餓之人的眼中,憤怒不會因為直接責任人被定罪就停止燃燒。憤怒的葡萄果實依然充斥在無數被侮辱和被損害者的靈魂裡,不僅是在雙子城的街頭,不僅是在明尼蘇達州。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