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0-29 | 來源: 孤風婉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沈從文
作為鄉土文化的代表人物,沈從文筆下的文學作品,反映的大多是湘西世界的生活。
因為受地域文化的影響,他筆下的人物有血有淚,從某個角度體現著一種的反思。
而在《丈夫》一文中塑造的年輕丈夫、湘西船妓等人物形象,就讓人們從其中看到了底層人民不堪啟齒的人性掙扎。
不禁讓人發出疑問?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竟能使得許多年輕丈夫能夠將妻子送到城裡去做船妓為生,而本該拋頭露面的丈夫自己卻留在家中,與家人過著耕田種地的安分日子。
更令人震驚的背後,湘西船妓的丈夫們都認為這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
吊腳樓下的船妓
在《丈夫》文章的開頭,沈從文便以一場春雨作為引入,伴隨著這場春雨,那依河為家,靠船為生的妓女們便開始了一天的營生,這些妓船全都系在吊腳樓下的支柱上。
樓上喝茶的漢子們只要往下一瞧就能一覽船上婦人“陪客燒煙”的場景。這些婦人們都是從鄉下來的女人,可能身處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不會理解。
這些女人們為什麼明明已經為人婦,為人母卻還要出來做出賣身體賺錢生意,她們的丈夫竟也能默默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無私”地將自己的妻子貢獻出去。
但在舊中國的湘西地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背景下,這樣的事情是司空見慣的。那時生活在鄉下以種田為生的丈夫。
在結婚後不久,會由於生活的壓力所迫,把自己的妻子介紹給熟人送到城郊的小河上去做一名船妓。
那時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在結婚後就變成了農家少婦,她們本應依靠丈夫過活卻被送到了船上做生意,而自家丈夫卻在鄉下的家裡過著耕田種地的安分日子。
本是氣質淳樸的婦人到了船上之後,不得不適應與鄉下完全不一樣的城市生活,所以她們逐漸變得圓滑,賣弄風騷。
沈從文在文中寫到了婦人們做的這個生意“那名稱與別的工作同樣,既不和道德相沖突,也並不違反健康”。
可見,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不論是湘西船妓還是她們的丈夫,內心深處並不覺得這樣的生意有什麼不對。
這不由讓人想起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所發出的呐喊“從來如此,便對麼?”而沈從文便是以《丈夫》這篇文章發出了自己的批判。
在文章中,成為船妓的婦女們每次服務的價錢大概是半元到五塊錢,只要有人出錢她們便可帶客人到船上“毫無拘束地放肆取樂”。
表面上談笑風生的女人們或許有許多個夜晚是在偷偷哭泣,想來也是,若不是生活所迫,沒有一個女人願意主動來做這件事。
逢年過節她們也大多不能回鄉下,因為那時是生意最紅火的時段。而鄉下的丈夫“照規矩”隔上一段時間也要去見一見媳婦,維持一下夫妻關系。
陌生又熟悉的妻子
沈從文在文中也寫下了這樣的故事。在鄉下的丈夫每次來到城市,也是會換上一身幹淨的衣服,想要以好的面貌去見一見被送出做生意的妻子。
像是去遠方拜訪親戚似的,丈夫們都帶著親自種的農作物懷著別樣的情感來到城市裡。
年輕的丈夫不知自己的妻子在哪艘船上做生意,便開始一個一個詢問。
終於找到妻子的年輕丈夫,看著眼前陌生卻又熟悉的妻子,心裡驟然生出一絲別樣的情感。妻子的身上已經看不出鄉下人的模樣。
她們的穿戴妝容完全是城裡人喜歡的那種,臉上撲上了白粉,眉毛也是彎彎細細的,就連說話時的鄉下口音都已丟掉。
年輕丈夫看著妻子的模樣,不知為何感覺自己好像丟失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直到妻子開口說話,詢問丈夫寄回去的幾塊錢以及家裡養的豬崽子情況。
年輕丈夫這才回過神來,並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是她的丈夫,沒有什麼不適的,於是他便又大膽起來,借著抽煙的動作端起身為男主人的架子。
而後妻子便“即刻在那粗而厚大的手掌裡,塞了一支‘哈德門’香煙”。丈夫看著自己拿出來的廉價煙,感到暫時的吃驚。
沈從文用丈夫和妻子見面時的場景,用幾句話就寫出了丈夫內心的驚訝轉變。突然間,年輕丈夫意識到了自己和妻子之間的的差異已經越來越明顯。
他的心中感到憂愁,卻又不知這愁緒該如何消解。等到晚上妻子的客人來光顧的時候,丈夫就只能默默躲到後艙去睡覺。
在前艙的妻子時不時還得抽空爬到後艙去給丈夫一片糖做安慰,丈夫覺得自己有了這片糖似乎就有了原諒妻子的理由,所以丈夫也能以一種很和平的方式去睡覺了。
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人人的目標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活下去,因為在鄉下的那個地方實在是太窮了。以至於鄉下男人將妻子送去當船妓這樣的事情太平常了。
身處在這樣環境中的他們,從未想過這種事情有哪裡不對的地方,妻子僅僅只接待兩個晚上的客人,就不至於讓鄉下的丈夫家人們去喝西北風。
所以丈夫們也“懂事”,知道“女人名分仍然歸他,養的兒子歸他,有了錢,也總有一部分歸他。”
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往往代表的是健康、完善的人性。但在《丈夫》一文中,他卻向我們展示了在那擁有著獨特風土人情的湘西世界。
底層人民所展現出來的生活方式卻與基本道德、人性相去甚遠,雖然令人感到震驚,但同時卻又是那麼的真實。
躲在後艙的丈夫
阿七是眾多湘西船妓中的一個,她的丈夫從鄉下來的時候,阿七正好要上岸去集市,於是丈夫便留在了船上照看。
而這時負責管河裡小船的水保來了,水保在阿七的船旁邊接連喊了幾聲,都沒有人回話,正要生氣發火之際,阿七丈夫這才怯懦懦發出聲音來。
水保看見這個年青人,便坐下與他聊了幾句話,等要離開之際,水保給阿七丈夫留下了一句話“告訴她晚上不要接客,我要來”。
水保離開了之後,他說的這句話在阿七丈夫心中留下了分量,阿七丈夫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所以他的心中生出了一絲絲參雜著憤怒的別樣情感。
阿七丈夫可能從未設想過水保竟能當著自己的面坦蕩蕩的說出來,他已經和自己的妻子睡過多次的這個事實。
阿七丈夫甚至在心裡想到妻子一定從水保那裡得到了許多錢。與此同時,沈從文又刻畫了一幅充滿煙火氣息的場景。
臨近午時,別的船只都開始在燒火做飯,時不時飄來一陣柴煙,傳來鏟子敲打鍋邊的聲音。而阿七丈夫卻因不會做飯只能呆呆地圍在小鍋灶旁,船上都是燒濕柴的。
阿七丈夫不會這項技能,不管怎麼做,柴就是燒不起來,同時他心裡想著水保說的話語,人餓了之後脾氣也大了許多,一下就把柴火丟到了河裡。
這樣的場景,無疑把年輕丈夫愚昧、軟弱的特點全部展露無疑。
別的男人當作自己的面讓妻子晚上當陪客,丈夫只能做個傳話的人,其他什麼都做不了,他能感到無動於衷才怪。
阿七回來了看著丈夫生氣的模樣,潛意識裡都在心裡責怪自己回來得太晚了。她帶回來了一把新買的胡琴,弦也調好了。丈夫拿著琴站到船頭調弦。
眾人都攛掇著阿七丈夫彈一曲,吃完飯後,丈夫動手拉起了新琴,阿七則與姐妹們一同唱著歌。
不一會兒,兩個醉漢的靠近打破了歡快的氛圍。眾人害怕惹事都趕快回到了船艙內,但這兩個醉漢卻並不打算就此離去,到處撒著酒瘋,並直嚷著要讓拉琴的人出來。
阿七丈夫一如既往不適應城市裡的這種狀況,只是呆呆地躲在後艙中,一聲都不敢出。
此時的阿七急中生智,用自己的身體安撫了醉鬼們。丈夫沒辦法出去就只能繼續躲在後艙一直待到醉鬼們離去。
往日在妻子面前的當家主人模樣,在此時卻像個所縮頭烏龜一樣躲在了厚厚的殼裡。人性的覺醒
本以為這一晚會很快過去,不曾想後半夜,白天的水保又回來了並且還帶了四個警察過來,明面上說是要查船,其實就是來找女人們過夜。
早已見怪不怪的女人們沒什麼太大反應,反倒是阿七丈夫看到這架勢心裡害怕極了。
巡官們對這個平日裡不曾見過的男人感到好奇,男人一句話都不敢說,還是水保站出來表明了他的身份,這才打發了巡官們。
巡官了解後便留下了一句“等會要回來細考察一下老七”。聽到這句話的的阿七丈夫這才回過神來。
但那時他的腦子裡卻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自己想要馬上回家,城市裡的生活果然不適合他,只有鄉下的安靜平和才能讓他感到舒坦。
沈從文以水保帶著巡營們到來時的情景,展現了阿七和丈夫之間心態不同的對比。
讓人感受到了底層人民被壓迫、被剝削卻又無可奈何的生存狀態,也讓人看到了作為船妓丈夫在這樣的情境下的麻木軟弱。
丈夫們與城市環境的格格不入,使得他們從心態上就開始自卑。等到巡營返回,准備“考察”阿七之時,丈夫知道自己又該縮回那後艙去。
但他還是時不時能聽見前艙傳來妻子與巡營們的歡聲笑語的聲音。阿七丈夫在心裡告訴自己妻子只是在做生意,懷著這樣的想法過了一整晚的時間。
第二天一到來,被考察完額阿七發覺丈夫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早起之後不管自己問什麼他都一句話都不說,只是表示他要立馬離開這裡回鄉下家裡去。
阿七不厭其煩多次詢問他,察覺丈夫像是有話但卻說不出來的樣子,他只是默默拿起自己的煙袋,坐在一旁。
阿七突然想到昨晚幹爹水保邀請丈夫去吃飯,准備得很是豐盛,告訴丈夫這件事之後,他也只是頓了一下,便搖搖頭還未作答。
而後不管阿七說什麼理由,丈夫都是沉默不語。阿七感到很為難卻沒有什麼辦法。
過了一會兒,阿七便拿出了昨晚那些巡營們給的鈔票,一共有四張全部塞到了丈夫的手中。
似乎覺得不夠,阿七還從大娘那裡又拿出來了兩張。
但阿七丈夫拿到錢後,還是不發一言猛然搖了搖頭,便一下將手裡的鈔票全部都扔在了地上開始抱頭痛哭起來,看著丈夫像個小孩子一樣,阿七似乎覺得他哪裡變了。
等到水保來的時候,大娘告訴他阿七和丈夫倆人早早收拾行李回鄉下了。
沈從文在文中以水保的視角寫出了阿七與丈夫最後的去向,但卻戛然而止。我們並不知道之後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但是能感受到的是,阿七丈夫的內心已經覺醒,他變得不再麻木。
當他親自來到妻子做生意的場所後,看到那些男人當著自己的面定下妻子晚上的時間,他痛心又憤怒。
但在那個恃強凌弱的年代,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期,底層百姓們不得不接受被欺壓的現狀。
所以在大環境的氛圍下,他們沒有自己的思考,丟失了基本的人性,只是一味地隨波逐流。
因為只有以這樣的方式才會獲得生存喘息的機會。作為妻子的阿七,認為丈夫的沉默只是沒有足夠的錢財,卻不知丈夫的思想已經在一夜的時間裡覺醒了。
曾經生活在湘西土地上的沈從文,那裡的鄉土文化深深影響了他,沈從文是以自己“湘西人”的主體來觀照的現代文明下的湘西世界。
全篇沈從文都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的,所以“旁觀者清”使人更能感受到那種殘酷的階級壓迫的社會現實,極具現實主義。
讓人看到了底層人民的人性從扭曲到覺醒的這一經歷變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18億元!阿裡投資美圖背後是一場什麼樣的生意?
- 《但行好事》:何以報怨?人性善惡的現實撕裂|微劇評
- 盡管成本高 溫哥華批准永久性標志
- 大溫周末各種活動 斑點蝦節+花展
-
- "沒拿40億",甘薇宣布和賈躍亭離婚,中國第一大忽悠下周回國嗎
- 著名越南餐廳創始人多倫多機場猝死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交27萬元這費用 大溫公寓業主嚇醒
- 哈佛硬剛川普 法官叫停禁招留學生
- BC警方進行一周反黑行動 33人被捕
-
- 韓國國腳鄭優營將結婚,未婚妻是韓國知名演員李光基的長女
- 多倫多地鐵殺人案 中國男子被判終身監禁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一文看懂肖戰《藏海傳》人物關系,面具人是誰?藏海仇家不止1個
- 特魯多退休福利曝光:養老金近900萬,納稅人埋單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 川普"大而美"的稅收法案 加劇美債擔憂
- NASA:太陽耀斑爆發可能致全球停電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哪吒2》爆火後,光線傳媒卻遭創始人家族減持,或套現5.38億元!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出事11年後黃海波轉教表演 2部戲至今未播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