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大結束不久,黨內新一波整肅就已經開始。近日,現任中共央行副行長范一龍從辦公室被直接帶走,拘留審查。有分析指出,雖然中共每天都上演反腐大戲,但抓捕范一龍一事格外引人注目,這不僅是因為范一龍作為一個副部級幹部,在事先一點也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被捕,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這是又一個王岐山系統主要人馬被整肅,因此,外界難免會有傳言: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共內部整肅的對象。
海外民運人士王丹撰文分析,從各種情況分析,說王岐山處於危險的境地,其地位岌岌可危,是有一定根據的。最近幾年,王岐山的好友,地產大亨任志強因為批評習被判18年;有王岐山大管家之稱的董宏也被判死緩;中共元老、前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的孫子姚慶,今年也一度被拘留,而姚慶,也是王岐山的妻侄。短短幾年時間,身為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的好友,親信,家人,紛紛被收監入獄,按照習近平過去整肅周永康等人的從外圍和親信突破的手法看,王岐山很可能已經被確定為打擊目標。
文章進一步分析,習近平要整肅黨內對手,拿王岐山下手也是不難想象的。首先,王岐山在中共體系內,門生故舊很多,說他有自己的人馬,也就是外界說的“金融幫”並不為過,這當然是習近平最忌諱的。其次,王岐山並非血統意義上的紅二代,只是中共元老的女婿,但仍然屬於太子黨。最近紅二代中的馬小麗,陶斯亮等公開對防疫政策提出批判,看得出來紅二代對習近平的不滿還是存在的。打王岐山,也就是敲山震虎,打給紅二代看。第三點,習近平打破幫規連任,面對各種挑戰和黨內的不滿,習的內心沒有安全感,而沒有安全感的人,對於任何被外界認為能力超過他的人,都有天生的忌憚,而王岐山正是這樣的人。最後一點,也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在習近平第一任期中,王岐山被賦予黨內整肅的調查大權,因此想必會掌握太多的黨內貪腐的材料。習近平雖然高舉反腐大旗,但自己的家族本身並不幹淨。在這種情況下,手中掌握的材料越多,其實是越危險的事情。周永康的落馬已經是前車之鑒,王岐山也很有可能因為接觸太多秘密成為習近平的心腹之患。
文章最後寫道,當然,以上都是根據過去中共黨內整肅的經驗做出的分析,王岐山會不會被整肅,可能以什麼樣的方式被整肅,我們都並不知情。但是,從范一龍幾分鍾內就從高級幹部變成加階下囚的事件,我們完全可以認定,中共黨內新一輪的整肅已經開始,誰會是更大的目標,相信很快就會有更明確的跡象出現。
3、通膨降溫激勵美股大漲 科技股巨擘漲勢凌厲
由於10月通膨放緩超過預期,引發市場揣測美聯儲可能不再激進升息,11月10日,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大漲,創下超兩年來最大的單日漲幅,其中,科技股巨擘漲勢凌厲。
據報道,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升7.7%,低於上個月的8.2%,八個月來首見低於8%,這讓擔心持續升息可能阻礙美國經濟發展的投資人歡欣鼓舞,股市掀起空頭回補熱潮。
10號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大漲1200點,漲幅3.70%;標准普爾指數勁揚超過200點,漲幅5.54%;那斯達克指數暴漲760點,漲幅高達7.35%。一度是華爾街寵兒、但在2022年熊市中表現暗淡的科技股是當天的最大贏家,輝達(Nvidia)跳漲約14%,Alphabet走高7.6%,蘋果、亞馬遜、微軟的市值均上漲超過1,000億美元。
專業人士表示,CPI降溫“是件大事。過去幾個月,專業人士一直在說通膨已見頂,但數據沒有體現出來,這讓大家感到非常沮喪。這是第一次真的在數據中體現出來”。
市場預期美聯儲政策利率將於明年5月前後在接近4.9%的水准觸頂。不過,舊金山聯准銀行總裁戴利和達拉斯聯准銀行總裁洛根對最新的通膨數據表示歡迎,但同時警告,抗通膨的戰斗遠未結束。此外,一些投資人也警告,10日的漲幅可能過頭了。市場非常渴望以“美聯儲轉向”為題材進行交易,但從一個數據來看,市場有點超前。
4、停止與華為合作 德國“中國城”大轉向
位於德國西北部的杜伊斯堡有德國的“中國城”之稱,過去五年來,杜伊斯堡一直在同華為合作打造"智能城市",但這項合作一直都有爭議,現在該市決定暫停相關的合作,該市府官員表示,暫停的一部分原因是北京與莫斯科的關系。
據《南華早報》報道,杜伊斯堡市2018年簽署備忘錄,與華為合作將這座歐洲最大內陸港,“從傳統工業城轉型為服務導向的智慧城市”,包括使用先進的第5代行動通訊技術,助其港口物流、教育、交通基礎設施等現代化。
報道披露,杜伊斯堡這份與華為合作協議10月份到期後,就被市府從官網撤下,市府官員說,鑒於“當前俄羅斯與北京的關系”,短期內不會更新此協議。該市市長林克辦公室發言人費爾勒斯也證實,現在與華為的合作全都暫停,該市尚在等待德國聯邦政府和歐盟對這項合作的評估。這位女發言人表示,德國政府和歐盟將考慮包括中俄關系在內的諸多因素後,再就杜伊斯堡同華為是否應繼續合作做出評估。而杜伊斯堡政府則會在柏林和布魯塞爾做出評估之後,再重新定位同華為的關系。
過去幾個月以來,德國政界正在重新審視對華關系,在同中國開展經貿合作的問題上,也比數年前變得更加謹慎。就在本周三,德國政府剛剛叫停了中資企業收購德國芯片廠的計劃。而過去幾年當中,對華為的質疑聲越來越高。德國情報部門警告說,一旦在通訊網絡等敏感基礎設施中采用華為產品,德國就有可能會面臨滲透及破壞的風險。
《南華早報》的報道指出,這表明對中國投資廣開大門、並以中國“通往歐洲大門”自居的杜伊斯堡政策大轉彎。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學者赫邁迪指出,長期來說,該市與華為的伙伴關系不太可能恢復,華為此前被美國列入貿易黑名單,這讓華為成為非常沒有吸引力的伙伴。”此外,中國投資對杜伊斯堡市最初的承諾都沒有兌現。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