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2-11-19 | 來源: 真實人物采訪 | 有10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移民故事 | 字體: 小 中 大
我80後,北漂9年無房無戶口,32歲帶全家移居加拿大,卻沒那麼好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022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江小草@樹洞江小草,今年39歲,出生於吉林一個縣級市的小縣城,幼年父母離異,從小跟著父親居無定所。
19歲時,我以優異成績考入大慶石油學院。畢業後,我開始了北漂,但直到兒子出生也沒能買上房、落下戶口。
無奈之下,32歲時,我帶著全部身價20萬元,跟全家移居加拿大。兩年後,我首付20萬元,買下獨棟住宅,並生下了二兒子和小女兒。
現在,我把父親也接過來養老,回歸了自己的生活。
我的信條是:對人生不認輸,越挫越勇!
我現在的想法:生活要做減法,刪去多余的負擔,敦倫盡分即可。
(2022年為老二慶生)
1983年,我出生在吉林省一個地級市下屬的小縣城裡,父親十幾歲時從湖南長沙逃難來到這裡投奔我大爺,母親是本地人。
生我時父親已經三十五歲了。父親性格比較悶,母親是個暴脾氣,在我一歲時,父母因性格不和離異,我和四歲的姐姐跟著父親生活。
(父親、姐姐和表姐)
父親沒有固定的工作,靠打零工為生,我們這裡稱為“跑腿子”。那時我放學後也要幫著父親砍柴拉大鋸,戴著手套也能把虎口磨出血泡,一碰就鑽心地疼,結痂了又磨破,如此不斷反復。
我們沒有自己的房子,到處租房與人合住,東家住3個月,西家住半年,兩家人住一個大屋,中間拉個簾子,晚上呼嚕聲、娃的哭聲聽得一清二楚。
我統計了一下,上大學之前我們搬了四十多次家。孟母三遷,是為了擇鄰處,我們搬家純屬無奈,剛對環境、鄰居熟悉一點又要搬家,去重新開始……
(風雪中的我)
母親改嫁到了其他縣,寒暑假我和姐姐會被送去母親家或大娘家,補充一些營養,開學前又回到父親身邊。我現在才意識到,那種“季節性的”母愛還不如沒有,留在心裡的,只有刺痛……
那時的我特別乖,作業第一個寫完,還會主動幫著做家務、照看小賣店,父母對我都還很好。我那時因為營養不良,個子小,性格嚴重自卑,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初中時的我)
讀書時,只要學校交錢,我心裡就為父親擔心,不知道他口袋裡有沒有,或者需要向誰去借……
那時覺得我一個男孩,吃這個苦也就罷了,姐姐一個女孩子吃這個苦真是太委屈了,心裡特別心疼她。
童年時沒有真正想過自己的理想,只是跟著老師、同學們想象著自己長大了,能夠成為一名教師或者科學家,因為大家都說這是遠大的理想。
(高中時的我)
高二時,我去姐姐就讀的大學看望她,那是我第一次離開我們縣城,來到吉林,當時覺得吉林市真大呀,自己就像井底之蛙。
高中時的同桌性格比較大大咧咧,敢於表達自己的需求,對我此後的性格有一定的影響。從那時起,我才學會了有些事情可以說“不”。
轉眼間高三了,對於高考和選學校、選志願,我很茫然,當時聽校長說,他朋友的孩子在大慶石油學院讀書,畢業給分配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事關前途的金玉良言。
(高考前夕)
我當時就想離開家鄉,去最遠的南方闖一闖,所以報了海南大學,但第一志願是大慶石油學院。專業選的是電子信息工程,因為這個專業是學校裡錄取分數線最高的,我有信心挑戰一下。
當時只是想逃離故鄉,掙脫命運,並沒有好好規劃,把握這次命運的重大轉折。
2002年,我以高出吉林省重點線30分的成績被第一志願錄取,學校獎勵我3000元獎學金,我另外貸了一萬多助學貸款。
(大學室友)
大學對我來說,是居住地最穩定的四年。
但我的思想、喜好並不穩定,總是隨著同學在變化,因為我沒有主見,又很叛逆。同學抽煙、喝酒、去網吧打游戲、翹課,我也抽煙、喝酒、去網吧打游戲、翹課。
當然,我不會做出格的事。
那時的我,心中沒有奮斗目標,只是愛好英語,考過了六級。同學們為考研備戰,換更好的專業,我知道,卻並不上心,更沒有行動。
不換專業是因為沒有目標。大學時,姐姐結婚了,姐姐、姐夫幫我掏了兩年學費,所以我也不可能再過分地要求讀研。
(和大學同學喝酒吃肉迷茫奮斗)
大學畢業後,我揣著姐姐給的兩三千塊錢,背著編織袋去了蘇州。浪漫的人尋找詩和遠方,我遠行純粹是為了謀生。
我在蘇州一家台資電子廠做了三個月的品管師,職責是檢驗產品合不合格,月薪2500元,管吃住。
公司裡流水線上初、高中畢業的孩子們三班倒,甚至兩班倒,我真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聽著公司管理人員喝多了時爆出幾句不利於團結的話,“位卑不敢忘國憂”的我真是怒從心起。加之為了防止員工偷電路板,我們每天下班要解皮帶過安檢,實在讓我感覺人格受到了侮辱。
(工作中)
那時,我感覺北京離東北近,機會又多。於是三個月後,也就是2006年11月,我背上編織袋,來到了北京找初、高中的鐵哥們小卡。
我和小卡高考時分數都是570左右,他上了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在清華讀研究生。我在他租的宿舍裡住了兩三天,他的熱情態度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後來,我也不知道為啥小卡搬出了宿舍,然後和我一起在唐家嶺租了一間每月300塊錢的房子,我的北漂生活也從此拉開序幕。
(高中時我和小卡)
唐家嶺環境臓亂差,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在那裡落腳,我稱之為“蟻族”。我們每天早出晚歸,冒著嗖嗖的涼風,擠四五回才能擠上公交大巴,為了心中的夢想而奔波。
那時愛唱一些勵志的流行歌曲,在精神上支撐著我們這幫年輕人,為了夢想去拼搏。
我喜歡英語,過了六級,希望學以致用,所以一直在找外企的工作。
(北漂蝸居)
2007年1月,我入職北京的第一份工作,崗位是一家外企的軟件測試工程師,做攝像頭的應用程序和驅動程序的測試。
當時北京一些大型培訓機構在推動提高軟件測試人員的從業能力,我希望從此慢慢步入IT行業。公司給我的待遇是試用期1800元,轉正後2500元。我那時主要是學習。
2008年1月,我應聘了一家更高大上的企業,老板是硅谷回來的博士,公司裡有100多位博士、300多位研究生,剩下的200多位是本科生,我也在其中,感覺自己的學歷特別拿不出手。
(我的“白領工作”)
這家公司的產品是IPTV芯片,一個像USB大小的卡,連上電視信號就可以收看電視。第二家公司是第一家公司攝像頭芯片的供應商。
當時,西門子也給了我offer,月薪4500元,但它的業務都是別人的外包。我覺得第二家公司更牛,老板買了三四層辦公樓,公司是重點扶持企業,雖然它給的月薪只有4000元,但我還是選擇了它,崗位還是軟件測試。
後來,公司在大會堂開年會、被重要領導人頒獎,我都親歷了,我們CEO還參加了2008奧運會火炬接力,心裡感覺雖然自己只是顆螺絲釘,但能在一家這麼強的企業裡工作,特別驕傲和自豪。
(2008年的我)
2009年中,為了拓寬視野,擴大接觸面,我跳槽到了一家台資公司,公司的產品是電路板,我的崗位是產品經理,做售前產品介紹,售後測試、維護,收集、解決客戶問題,解決不了的轉研發部改進。當時給我月薪八九千元。
這個崗位直接跟客戶接觸,我跟著領導到處出差,跑了中國三四十個城市,最南到了香港參加展會。
不斷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穿行於客戶與公司同事之間,我內向自卑的性格得到了改變,慢慢在與人交往方面變得游刃有余,雖談不上“社牛”,起碼不再“社恐”了。
(出差香港)
2007年8月份,小卡組織去珍珠湖北玩,聽說有專業驢友老外參加,本不想去的我想去跟老外聊聊天,練練口語。同行的有兩位女生,其中那個愛笑的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
9月份也一起徒步了一次。10月份她生日,我們一起給她慶祝,我還教了她溜旱冰。
那時我們主要用網絡聊天,我總希望右下角那個一閃一閃的是她的頭像。聊著聊著,聊出感情了,11月23日我們確定了戀愛關系。
談戀愛印象最深的是我倆煲電話粥,晚上我在石油大院前的花台上,煲了四五個小時,聊的啥不記得了,只記得凍得直哆嗦,就是不想掛。
(初遇)
當時就覺得這女生笑點低,啥事都笑,性格又好。平時我覺得自己都是強顏歡笑,而這位女生是真心的笑,像一道陽光照進了我灰色的內心。
從此我們攜手走遍了北京的街街角角,覺得哪裡都好看,到哪裡都開心。
我曾經問她為什麼選擇了我,她說:“如果我們的距離有1000步,只要你向我邁出第1步,我便會走完剩下的999步。”
她第一份工作月薪3000元,我還在倒騰信用卡,拆東牆補西牆的時候,她便已經可以拿出1萬多塊錢,幫我把助學貸款還了。
(攜手走天下)
2011年2月14日,我們領證了,姐姐特別高興,叮囑我要好好對人家,父親則是一如既往地悶著。
2011年7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愛人聽了一場魁北克技術移民的宣講會,要求是會法語,一個孩子加4分,兩個孩子加8分,再加學歷、專業、工作經驗分。
當時我們面臨三個選擇:一是接受現狀,留在北京;二是改變現狀,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三是逃離,要麼回老家,要麼移民去國外。我們打算先留在北京,努力工作的同時申請移民。
於是我們花18000元報了一個法語培訓班,當時我是主申請人,需要500學時,我愛人是副申請人,需要300學時。我們每個周末一起去參加法語培訓,愛人懷孕後也一直堅持學習。
(周末去上法語課)
2012年7月,我們的大兒子出生了。這時我們不能再與人合租了,於是租了一個兩室一廳。父親心疼我們花錢請保姆,主動提出來幫我們帶孩子。我們便把老人接來了北京。
父親來幫我們帶孩子,我們很感激他。但他年事已高,有點力不從心。
有一次父親的煙頭掉在孩子脖子上,造成孩子二級燙傷,妻子勸我不要怪父親,我很感激她的善解人意,但我們心裡都很心疼孩子,所幸只是脖子上留下一個疤。
(父親幫我帶孩子)
此後我回吉林給兒子上戶口被拒,說我的戶口是空掛戶,只好上在老婆老家的戶口上。
在北京買不起房、落不了戶的焦慮折磨著我們。我也沒有能力讓父親在北京定居,心裡感覺特別內疚。那時我做夢總是哭濕枕巾……
學習法語一年多後,我們在2012年開始遞交移民材料,但遞上去後沒了動靜。
我們對於語言的學習一直沒有停止。2011年後的四五年間,我考了8次雅思,7次G類,1次A類,每次需要約1800元報名費,每次都像扒一層皮,如此反復著。如同兒時拉大鋸虎口的皮破了結痂,然後又磨破般的生痛。
(妻子和兒子在北京某小區遛彎)
法語我考了兩次,成績分別是B2、B1,還算理想,一年多的努力沒有白費。我的少白頭就是那時候刻苦學習的明證。我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就是值得的。
2014年,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提名的移民項目突然開放了,全球只收150家,一開放我們就提交了資料,聽說全球收了約10000份資料,我們有幸被抽中。但後面還有一年多的聯邦審核時間。
(跟北京好友出游)
2015年,我有幸搶到了新西蘭的工作簽證,這種簽證,一年只開放1000個名額,當時搶一個名額的中介費被炒到了兩三萬。我們交不起中介費,只能自己搶。
2015年6月到8月,我在新西蘭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都是國內名企出來的資深工程師。對比優秀的他們,我感覺自己底氣不足。
在新西蘭時,我買了一輛二手車,第一次上路就把一輛皮卡給蹭了,因為兜裡沒幾個錢,又人生地不熟的,心裡感覺天都要塌了。
(新西蘭苦中作樂)
後來,我和一位朋友開車往返奧克蘭和惠靈頓,行駛了1600公裡左右,一方面加深了對新西蘭的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駕駛技術。但工作一直沒找到,我的焦慮不斷增加。
記得,我在北京工作時曾經出差到過巴西、印尼雅加達。看到過客戶家裡大別墅、私家游泳池,過著中產階級的富足生活;也看到過路途中的貧民窟和幾百輛電動車爭著過馬路的景象。
(做客巴西豪宅)
回到北京自己的出租屋內,我心裡很清楚:不論哪個國家都有貧有富,寒門子弟不可能輕易地步入富人行列。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是努力地工作、謙卑地學習,相信天道酬勤。
2015年8月,我妻子打來電話說加拿大的簽證下來了,我們很高興。我在新西蘭做好體檢就回國了。
2015年10月,我們一家三口,帶的加幣加卡裡的人民幣共折合人民幣20萬元,從東北飛到了加拿大哈利法克斯(Halifax)。
(登陸加拿大)
在加國的第一年也過得很艱苦,漂泊的感覺。找工作費了好大勁,我整理了150家企業的資料,投了很多簡歷,其中包括跑腿、做苦力的工作。
面試了三家公司,兩個半月後,也就是2016年1月,我終於找到了對口工作,雖然只是初級測試工程師,但我找到工作的速度在同類人中算是快的了。
這份工作時薪是21.5加幣,月薪約2300加幣。政府補貼大兒子牛奶金500多加幣,我們租的兩房公寓820加幣/月,當時,我們花18000加幣(折合人民幣90000元),買了一輛二手車上下班代步,養車也需要一筆開支。
加國青菜比肉貴,同樣價格買肉能吃飽,買青菜吃不飽,所以我們青菜就買得少了。那一年我們經濟上還是比較拮據的。
(哈法暴雪)
2016年,妻子懷孕了,這時,父親生病住院,我哭著趕回國內,撇下妻子一人在加國,在國內呆了半個月。
舉目無親,初在異國他鄉經歷了一波三折,這種精神上的煎熬和身體上的不適,給我和妻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懷胎6個月的時候胎停了。
此前我們告訴大兒子,下雪的時候弟弟就會出生了。到了下雪的時候,大兒子問我們:“弟弟為什麼沒有出生?”我們真的很心痛,幾乎崩潰,想回國了……
(異國他鄉的夕陽西下)
那時,一位跟我們同一批移居加國的IT公司CEO,我稱他大哥的,聽說我們的遭遇後一直開導我們,我們認真的傾聽,又鼓起勇氣堅持下來。
為了離開傷心之地,妻子開始投外地的工作。2016年底,妻子視頻面試渥太華一家IT公司成功,收到了offer,工資又比我高。
於是,我辦理了辭職,開著小白車,行駛1500公裡,舉家搬到了渥太華,租了一套老舊的大房子住下了,租金1299元/月。
(2017年3月渥太華)
我第一份工作時交了失業保險,工作時長超過了600小時,辭職可以領9個月的失業補助,每個月2100元,與我在職時的薪水差不多了。
到渥太華後,我參加了一次招聘會,投了伍份簡歷,面試了兩家公司,一家IT公司給了我offer,崗位還是軟件測試,做黑盒測試。
2017年5月,我開始在這家公司上班,一直到現在。
(2017年8月蒙特利爾游玩)
在渥太華工作後,我和妻子的工資翻了一番,手上感覺寬裕多了。
一次我們在銀行辦理財時,銀行的員工問我有沒有買房,說只要首付5%,就可以在渥太華買房。
於是我們在2017年11月份首付了5%,不到4萬加幣(折合人民幣不到20萬元),在銀行貸了款,買下了一棟400平的獨立屋。
之後,我特意回國把父親接過來,和我們一起住。父親很欣慰。
(接父親來加國)
加國綠化率很高,十月風景非常美麗,楓樹、銀杏樹等很多,滿眼自然的紅、綠、黃色,特別漂亮。我們很喜歡在假期裡出游看美景。
飲食方面我們主要還是自己做中國飯菜,假期時跟華人移友們一起做正宗的中國飯菜,大快朵頤,開心而過癮。對於漢堡我也漸漸吃慣了,感覺還挺健康,有面包有菜有肉的。
(我們在加拿大買的獨棟房)
剛到加國時,有些人提醒我們當心不要受騙、受傷害,我住了7年,倒沒有遇到過,更多感受到的是陌生人的善意,一個微笑,一句問候,感覺很溫馨。可能是我們善心感召來的吧。
2018年和2020年,我們的二兒子、小女兒降生了。我們很喜歡孩子,如果有父母幫著帶的話,還想生四胎。
2019年,我開始在自己的網絡賬號上分享過往經歷,目的是激勵像我一樣的寒門年輕人,因為我相信: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大西洋超大海帶)
視頻發出來之後,引來大量粉絲,至今圈粉6.9萬人。
有些粉絲看了我的經歷後,很感動,也被激勵到了,有的說我的視頻驚醒了地鐵上發呆的人;有的說看了我的視頻感覺醍醐灌頂;甚至有一位因創業失敗,欠債幾十萬,想自殺的粉絲放棄了輕生的想法,重新振作起來。
我看了這些回復,感覺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也有些人罵我顯擺,好為人師,窮人乍富,不愛國,看了我的視頻,三觀盡毀。
還有一位高級教師寫了長篇文章怒斥我。我認真地做了回復:我和妻子都是真誠而單純的人,發這些視頻的本意只是回顧自己的人生,激勵和我一樣的寒門子弟。
(加拿大的家)
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的家庭、故鄉、祖國給了我苦難和磨練,也培育了我,讓我茁壯成長,我深知:出不出國都要靠自己,努力奮斗才能有所收獲。我感恩自己的家庭、故鄉和祖國,也感謝自己的努力!
2022年8月,我刪除了在各個平台上發的3000多條視頻,一則為了保護個人隱私;二則現在覺得,我和家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對別人的影響隨緣。
刪除之後,有些粉絲說可惜,我又發了10集個人經歷精簡版視頻,算是保持與他們的鏈接。
(一家子開心就好)
我的信條是:對人生不認輸,越挫越勇!
我現在的想法:生活要做減法,刪去多余的負擔,敦倫盡分即可。
【口述:江小草】
【編輯:若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高考落榜去加國 1年畢業半年拿永居
- 我和華裔閃婚 獨自帶倆娃還抑郁
- 華人自述:親歷共和黨全代會的見聞
- 正午陽光出品的10大巔峰劇,《琅琊榜》僅排第三,榜首實至名歸
- 為與美國對抗,中國打造了怎樣的戰略堡壘?
- 追隨女王足跡 查爾斯國王下周訪加
-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哈佛硬剛川普 法官叫停禁招留學生
- 屋主崩潰:修次管道變成5萬的大賬單
- 李乃文遭指責虛偽表演?朱媛媛離世當天直播歡笑
- 投資房產高回報 大溫夫婦被騙175萬
- 加拿大稅務局裁員280人 主要在這
-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德國外長:北京應承擔烏克蘭戰爭和平責任
- NASA:太陽耀斑爆發可能致全球停電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中國官媒隱去王小洪 日本:他是關鍵角色
-
- 報告稱大溫4月份公寓銷量下降20%
- 反常新聞:李強替代黨魁,習多次缺席重要大會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20年來加國暑期就業從未如此糟糕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