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說:現在都要回到“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那樣一個“文字獄”的時代了。
2、各方對習總已經失去信心,劉鶴這樣幫他也無用
中共打壓市場經濟,政治清零,已經將中國的市場經濟折騰得半死不活了。目前中國房地產持續走低,100強房企前11個月的銷售額同比跌幅高達42.1%。中共副總理劉鶴於12月15日稱,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正考慮新政策助力房地產市場。專業人士分析,政策作用不會大,因為市場信心難恢復。
就中國經濟和房地產市場走向問題,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12月15日的第五輪中國-歐盟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上致詞時稱,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就目前出現的下行風險,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政策,以期影響市場預期和信心。
劉鶴還聲稱,中國城鎮化仍處於較快發展階段,有需求空間來支持房地產市場。但中共官媒“第一財經”一周前對二十多地鼓勵農民進城買房的報道說,專家認為目前農民購房的“需求已明顯減少”。
房地產業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常被視為經濟的晴雨表。中共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前11個月的房地產市場信息中,統計數據清一色的同比下跌。
如: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下跌了9.8%,其中住宅投資同比下跌9.2%;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面積下降6.7%。房屋新開工面積的跌幅更大,為38.9%,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下跌39.5%;房屋竣工面積的同比跌幅為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的跌幅為18.4%。
就中共出台新政策能否刺激到低迷的房地產市場,香港金融分析師蔣天明最近對媒體說:“房地產的政策不太會起作用,因為購房者的信心不一定能很快恢復。”她認為,這涉及三大原因。
“首先是經濟萎靡不振。買房者,尤其是貸款買房的人,是有信心自己有能力在未來的十幾年、幾十年中有足夠的能力來償還房貸的。但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生產下降、市場需求減少、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買房者很難有信心讓自己背上一個十幾年、幾十年的房貸。”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市場缺乏誠信。很多預售房產不能按時完工,購買爛尾房的人還投訴無門。在開發商無誠信、監管部門不作為的情況下,購房者很難有信心。”
“第三,房價在下跌。中國房價下跌會帶來信心的下跌。這也就是‘買漲不買跌’的心態。”
11月份,中國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在環比下降。中共統計局12月15日的數據稱,一線城市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略擴,二線、三線城市環比降幅與上月相同或略有收窄。
中國指數研究院對11月份商品房銷售數據做了簡要總結:11月份的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同比降幅超三成,降幅較10月分別擴大10.0和8.5個百分點;前11個月的累積同比降幅仍在兩成以上,且降幅均有所擴大。其發布的《2022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顯示,100強房企在前11個月的銷售額同比跌幅高達42.1%。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評論
發表評論
視頻
相關功能
加西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