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1-06 | 来源: 智谷趋势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特斯拉 | 字体: 小 中 大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3标准版起售价由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从35.79万元降至30.99万元。
好家伙,一口气降了三四万元,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史上不敢说“绝后”,但绝对是“空前”。对今天入手特斯拉的中产来说,这相当于买一台特斯拉,就送两套鹤岗商品房。
去年10月,一名女子发帖称,仅用1.5万元就在鹤岗买了一套房。
马斯克都主动让利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库克当然也要有所表示。
上周,苹果中国公司宣布,在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2日,购买指定Apple产品,最高可省1000元。
可别小瞧这1000元,要知道,前两年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洋品牌”都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本土品牌就没必要再装高端了。
2022年以来,奈雪、喜茶、李宁、安踏、海尔、格力、美的、海底捞、钟薛高、荣耀、小米、OPPO、vivo纷纷加入“清仓大甩卖”阵营。
最近,“雪糕刺客”钟薛高放了一个大招,即将推出平价子品牌“钟薛不高”。只要花3.5元,就能品尝网红雪糕。
消费领域的降价潮,还蔓延到了房地产市场。
以前动不动就涨租、对租客爱答不理的房东们,如今纷纷化身“仗义大哥”、“贴心大姐”,不停给租客发祝福、献殷勤、送福利,甚至主动降租减租。
这可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几十年未有的奇观。(具体见《突然,一股减租潮席卷全国!房东已经开始成为“弱势群体”了?》)
这两天,住建部还出来说,首套房首付比、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轰轰烈烈的降价去库存运动,正在中华大地上疯狂蔓延。
只有读懂这场砍价狂潮,才能准确预判中国经济2023年的走向。
特斯拉的大降价,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从2023年1月1日开始,中国就取消了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这意味着,不管你是什么性质的车企,只要在中国市场上卖新能源汽车,每卖一台都得少了近万元的利润。
为了对冲这部分损失,比亚迪、奇瑞、长安、上汽大众、一汽大众、荣威、零跑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这种突击涨价的做法,“劝退”了一些潜在消费者,元旦假期汽车门店的参观者都少了很多。
于是,部分视销量为生命线的新能源汽车就自掏腰包,承担补贴差额。带头搞“保价”的小鹏汽车,还被很多车友誉为“业界良心”。
从这个角度看,特斯拉简直是“汽车行业的最美逆行者”。
放眼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特斯拉在元旦前后大搞降价活动。而且,几乎所有车型都降价10%以上,刷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历史纪录。
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为什么要这么做?
之前“车顶维权事件”中硬刚消费者的副总裁陶琳,给出了她的解释:
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促进经济发展,释放消费潜力。2023我们一起来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霸道女总裁”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全信。
首先,与其他新能源大佬相比,曾在工厂睡了三年的马斯克,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成本管理大师”。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所有的汽车工厂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名副其实的“亩产之王”。2022年仅用1200亩土地,就生产了71万辆优质新能源汽车,亩产高达592辆。
而蔚来汽车在合肥兴建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占地面积16950亩,规划年产能为100万辆,亩产能约为59辆。
可以说,特斯拉上海工厂堪比新能源圈的叶问,可以“一个打十个”。
除了成本极低外,造型独特的特斯拉还有一大帮死忠粉,享有远超其他品牌的品牌溢价。
2022年第三季度报显示,特斯拉每一辆车净赚7万元,而蔚来单车亏损15290元,小鹏汽车单车亏损9889元。
所以,特斯拉哪怕降价4万元,依然有3万元利润。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想都不敢想。
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否定中国的造车新势力。
马斯克之所以给中国消费者让利,就是因为中国本土品牌越来越成熟,让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使得特斯拉走下了神坛,从“一车难求”状态变为“库存积压”状态。
2022年1-7月,特斯拉的中国月订单量都维持在10万辆以上。
林志颖车祸事件发生后,特斯拉的订单量直线下滑,9月份降到了不足2万台。
10月份,特斯拉搞了一场降价活动,订单量环比提升了100%。
但进入11月,强心针就失效了,订单量降到了不足1.3万辆。?????
为了保住2023年的销量,马斯克才发动了“自杀式”促销大法。
特斯拉的这波操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官网因访客太多而宕机,线下门店也被挤爆了。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去年提车的老车主们,纷纷站出来“维权”。
网络上传言,有人写小作文大骂特斯拉“割韭菜”,有人直接在线下门店拉横幅抗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先发者未必能笑到最后,后来者也有上位机会,得消费者得天下。
不单单是特斯拉在自降身段,还有许许多多的品牌正在低下它们高昂的头颅。
过去的一年,手机、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都出现了市场需求量下滑、品牌商销量下降的现象。
以手机为例,2022年11月,苹果、荣耀、小米、OPPO、vivo的销量分别同比下降了29.4%、11.6%、27.3%、26.2%、36.2%。
所以,不只苹果,其他四大品牌也主动搞起了降价促销活动。比如,小米旗舰机12s Ultra从5999元降到了4999元。
为什么各路巨头都集体摘下皇冠做平民呢?
原因并不复杂。历经三年特殊期,消费者都在有意识过紧日子。广积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38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
人均消费支出减少的背后,是大家存钱的力度更猛了。
今年前三季度住户存款新增13.21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多增4.72万亿元。
4.72万亿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2021年全国税收收入的四分之一多。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维持营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价格打下来。
正如刘强东所言:“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除了降价潮外,最近两天,中国经济领域还有一则值得关注的新闻。
一是宗庆后、曹德旺、李东生等21位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央视《对话》栏目的集体发声。
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都坚定地看好中国经济。其中,“降本增效”、“市场规模优势”、“市场消费潜力”、“品牌建设”、“双循环”、“美好生活”、“强预期”、“提信心”等关键词,被多次提及。
仔细一想,这和前文所说的“扩内需”不谋而合。
消费,消费,一切都是为了消费。
网传再过两天,复旦大学就要举办一场题为“要么资本主义灭亡、要么人类灭亡”的学术研讨会了。
导读人马拥军教授,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者。不知道他是否有留意到,象牙塔外的疯狂降价潮。
这些身处中国的“资本家们”哪里是在剥削打工人,收割打工人的钱包,这分明就是在讨好打工人嘛。
要这么看的话,我们早已站在了消灭资本主义的第一线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这不收小费咖啡馆开业两天就赚1万
- 马筱梅疑有孕,张兰讲话有深意,S家人财两空?
- 温哥华资深贷款专家 解决贷款需求
-
- 烟硝再起?中对美征74.9%反倾销税
- 研究:每周3勺这米增加脑损癌风险
- 黑色素瘤在上升 没擦足够的防晒霜
- 陈奕迅因新冠并发症离世?陈奕迅回应了,爆料博主更多劣迹被扒!
- 反转了!卡尼称秋季提交联邦预算
- 美的加拿大西部旗舰展厅正式开业——欢迎体验颠覆想象的未来科技!
-
- 这省新推小费法 民众期望全加实行
- 中国解禁中东力挺,波音股价飙升50%成大赢家
- 中国工厂"电话被打爆" 美国客户急疯了
- 比他哥更惨!辛瓦尔弟弟被钻地弹送入地狱
- 加国移的民!78岁老头涉嫌性侵幼女
- 温哥华资深贷款专家 解决贷款需求
-
- 心疼大S!汪小菲二婚奢华一目了然
- "我的房子,宁可空着也不租给老人"...
- 震惊加国 这党领导人去年花883万
- 何清涟:川普关税战确实赢了 最大赢点是…
- 环游全国 从存款40万干到负债70万
- 台长"心碎" 美国之音大规模裁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