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05 | 來源: 靜說日本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5月5日下午14時42分許,臨近日本海一側的石川縣能登半島突然發生6.5級地震,從監控錄像看,地震發生時,海灣掀起了巨浪,畫面一片雪白。隨後,地震中心的珠洲市傳來消息,有多棟房子倒塌,一位正在屋頂修房的60多歲大爺被強震摔到地面,當場死亡。另有22人受傷。
“紅1”為能登半島
6級地震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我在神戶市的地震體驗中心曾經做過一次體驗,那就是:人站不住。
好在當地的房屋都修得比較結實,倒塌的幾棟房子也都是沒有人居住的木結構老房子,所以,這一次大地震並沒有給地震中心造成太大的損失,摔死的大爺也是屬於意外。日本的抗震能力還是挺強的。
地震發生後,位於震中的能登半島珠洲市倒塌的房子和鳥居牌坊。
但是,從下午開始一直到深夜,日本各大電視台頻頻發布地震速報,地點都是能登半島。
日本雖然是一個多地震國家,但是偏偏沒有專設一個國家地震局,地震的預報與監視都歸氣象廳管。
氣象廳與地震有半毛關系?理論上來說,還真的沒啥關系,但是,日本就偏偏將地震這一大事,劃歸到氣象廳的地震監視課管理。所以,一有大震,舉行記者會把地震分析得頭頭是道的人,就是地震監視課長,充其量就是中國政府機關中的一位處長。但是,奇怪的是,日本的老百姓就聽這位課長分析,因為他是地震專家。
氣象廳在地震發生後3小時,舉行了首場記者會。
過了深夜零時,日本氣象廳發布消息說,5日一天,能登半島共發生1級以上地震41次,其中3級以上地震為10次,除了下午的6.5級地震外,還有22時許的5.9級地震。
日本氣象廳把這一次的能登半島地震稱為“群發地震”,並提醒國民:在未來一周中,可能還有6級地震。
為什麼能登半島一天之中會發生這麼多次地震?日本氣象廳沒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因為能登半島不在地震帶上。
但是,京都大學發表研究報告稱,能登半島之所以頻頻地震,是因為地底下存在著“流體”,這一“流體”很可能是地下海。
研究報告稱,這一地下海遇到地下火山熔岩活動,很容易產生強電場,加上岩盤的膨脹,從而引發頻繁的地震。
京都大學發表的能登半島“地下海”示意圖
京都大學的這一個“地下海”說,是依據過去一年,對能登半島的32個地點的儀器觀察得出的結論,這個“地下海”在地下10-20公裡處。
京都大學的這一說法,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因為日本雖是地震頻發國家,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處是因為地底下有一個“流體”而導致頻繁地震。如果這一論點成立的話,那麼,日本列島的地震頻發地區的地底下,很可能都因為有“流體”存在,畢竟日本是一個島國,四周都是大海,海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海”還是有這可能。
金澤老街
能登半島是日本著名的溫泉地,附近的金澤市,更有“小京都”之稱。因此,這一地區如果地震不斷的話,畢竟令人心驚肉跳,對於當地的旅游業和百姓的生活帶來沖擊,是不可避免的。3年多疫情,好不容易熬過去,剛剛看到美好春光,又要迎來群發地震的苦難,能登半島的人,也真是多災多難,令人同情。-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廣西政壇巨震 中央宣布倒查十年 什麼信號?
- 居民存款終於離開銀行,但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 《藏海》:什麼是"最毒婦人心"?看看蔣襄就知道了!
- 加國多車嚴重車禍造成至少9人受傷
- 以原價回購 大溫發展商為樓花拼了
-
- 租房給這種人 加拿大最冤種的房東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長大後越混越好的孩子 7歲前往往有3共同特征
- 為與美國對抗,中國打造了怎樣的戰略堡壘?
- "卷"不動了 中產選擇移居馬來西亞
- 民調:大多加人有歸屬感但政府就算了
-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反常新聞:李強替代黨魁,習多次缺席重要大會
- 罷免總統:國民黨迎合北京的一場鬧劇
- 公寓市場正在放緩 買家都去哪了?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俄烏戰爭帶給朝鮮"沸騰"的經濟(圖
-
- 報告稱大溫4月份公寓銷量下降20%
- 胡錦濤罕見露面 傳政治局召開"廢習會"
- 加國慘 財政狀況惡化超其它G7國家
- 大溫附近男子被狗咬傷後被棄路邊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朝鮮派兵援俄惹禍:烏克蘭或向國際法院起訴金正恩?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