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05-16 | 來源: 關胖本胖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轉移支付不能“造富”
提高民生水平,最核心的數據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很多人想象中,通過東部發達地區大規模財政轉移支付,欠發達地區“人均吃大戶”,真香。按照這一想象,轉移支付的增長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應該同步增長。那麼,人口少、轉移支付高的西部省份,應該最能體現“人均吃大戶”的優勢。700萬人口的青海,人均收入增長和轉移支付之間關系如何呢?
2010年,青海省進賬的轉移支付為193.31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0.87萬元。
2022年進賬的轉移支付1471.85億元,是2010年的7.6倍。同年,青海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萬元,為2010年的3.1倍。顯然,轉移支付快速增長速度和人均收入增長之間是不成比例的。
2010年以來,青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保持每年1500元左右的勻速增長。同一時期,轉移支付激增,並沒有轉化為收入增加的明顯推動力。
再和全國做個比較。2010年到2022,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9倍,青海同期的3.1倍,並不亮眼。就這0.2的“優勢”,和轉移支付也不見得有多少關系。因為2001年到2010年,青海省的GDP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常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15年後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加大,轉移支付增長速度和人均收入增長速度的背離反而更加明顯了。青海省的轉移支付,從2015年的459.88億元增長到了2022年1471.85億元,增長了3倍有余。但是,同期青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從1.58萬增長到了2.7萬,僅增長了1.8倍,僅高於全國平均值0.13。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轉移支付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居民的收入增長貢獻並不明顯,相關性很弱。和轉移支付同步增長的不是收入,而是地方債務。
轉移支付推高地方債
2022年青海收到轉移支付1471.85億,人均2萬多,要是都分配給青海人,接近收入翻番了。這等好事,純屬臆想。
因為,轉移支付並非政府主導的“收入再分配”,按照“人頭”發放的直接現金補貼不僅范圍小,而且金額也很低。諸如農村醫保之類的“補人頭”,撐死也就一年幾百。大部分轉移支付的錢都去搞“項目學”了。
轉移支付大幅增長是2008年後多輪大基建的伴生物,資金主要流向了大小項目工程中。很多轉移支付都是指定用途的專項撥款,主打“民生項目”牌。民生是前菜,項目才是主菜。
借著民生搞工程的“項目學”,大行其道。比如,三四線城市把貨幣化棚改完成了房地產。發出去的人頭費補靠房地產項目的土地財政收回來。再如,“再窮不能窮教育”,一個個網紅“最美學校”拔地而起,幾億十幾億的資金套出來,項目營運成功。
住房、教育、衛生這些“民生牌”打完了,也沒關系。腦洞大一點、思維發散一點,啥不是民生呢?發展地方經濟、培育重點產業,不是“民生”嗎?旅游的故事最好講,水司樓來一個,女神像也要上,有山山水水的造景區,沒山山水水的造山水。
用轉移支付資金用搞項目。項目越搞越多、越搞越大,就要配杠杆(电视剧)融資。配上杠杆就成了債務包。轉移支付激增的十幾年,也是地方債激增的十幾年,高度同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中央轉移支付首破10萬億 錢去哪了
- 中國10萬億中央轉移支付 都被誰拿走了?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最新警告:百米超級海嘯席卷西海岸
- 好懸 保守黨4票優勢保住溫莎席位
- 交27萬元這費用 大溫公寓業主嚇醒
-
- 大山貓頻出沒大溫這公園 遇上咋辦
- 屋主崩潰:修次管道變成5萬的大賬單
- 大溫周末大型活動將有大批路封路
- 官方數據發布 自由黨碳稅說法徹底"打臉"
- 電視劇《開畫少女漫》開播,沈月王敬軒主演,能成校園劇黑馬嗎?
- 拜登確診這癌晚期 為啥沒有早發現
-
- 真要"棄"台?盧比歐:台自衛能力成嚇阻關鍵
- 盧比奧表態:美國不會向"這些人"發放簽證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大溫附近男子被狗咬傷後被棄路邊
- 梅德韋傑夫警告:這是烏克蘭最後的機會
- 俄烏戰爭帶給朝鮮"沸騰"的經濟(圖
-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報告呼吁對大溫治理進行重大改革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NASA:太陽耀斑爆發可能致全球停電
- 鄭曉龍《藏海傳》:但凡肖戰演技精湛一點,才能壓住這群王炸配角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