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3-11-25 | 來源: 經濟觀察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些天的下午4點到凌晨2點,北京兒童醫院的內科小夜門診成為這座城市人群最密集空間之一,幾百平米的密閉空間裡容納了四五千人。藥水的味道、孩子的哭聲和分診台擴音器裡的叫號聲在空氣裡交織。
11月25日凌晨1點,內科小夜門診的電子橫屏上寫著,1200號以內持化驗單到分診台交號,此時還有幾十位排在1100多號的家長站到門診室外排隊。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一批1200號已經是當天第三批1200號了。
而在二樓的輸液中心,號碼已經排到了當天的第2028號。
圖:11月25日凌晨1點,北京兒童醫院內科小夜門診 張英/攝
輸液中心在夜間高峰期時一座難求,孩子們被家長放在露營小推車、輪椅、野餐墊、瑜伽墊上,大人們手裡提著輸液瓶,或者把吊瓶掛在牆面上,他們擔心孩子出現交叉感染。
圖:11月23日晚11點,北京兒童醫院輸液中心 張英/攝
圖:11月25日凌晨1點,北京兒童醫院輸液中心 張英/攝
廖瀟的孩子坐在露營小推車裡一邊輸液一邊玩Ipad。她們已經連著來北京兒童醫院3天了。22日早上9點多到,晚上10點才看上病,次日凌晨輸上液。23日,下午2點到,晚上10點才結束治療回家。24日,下午7點到,掛到了1120號的內科小夜門診,估計又得凌晨3點回家。
“掛號容易,但排隊太長。”廖瀟說。
圖:手提輸液瓶的家長 張英/攝
圖:家長用瑜伽墊給孩子打地鋪輸液 張英/攝
“排隊掛號,排隊看病,排隊檢查,排隊拿藥,排隊打點滴,一直在排隊。”周勇說,他的小孩秋冬之交出現了幾次感染,他都帶去了北京兒童醫院,幾輪下來,他已經成功把看診時間從10個小時縮短到4個小時。
進入秋冬季後,家長都在為孩子的呼吸道疾病奔走於多家醫院。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開設有兒科的三甲醫院,直到凌晨仍有不少家長等待。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晁爽告訴經濟觀察網,她所在科室呼吸道疾病的門診量較夏季增長了100%以上,較9-10月增長30%-50%,“目前還沒看到拐點”。
北京順義區婦幼保健院一位感染科醫生介紹,自從支原體感染潮爆發後,醫院接診的呼吸道疾病患兒數量就一直處於高位。為了緩解壓力,醫院還與7家鄉鎮衛生院達成合作,醫院醫生開出處方後,將病情平穩的孩子轉至衛生院輸液。
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王全意11月21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兒童門診就診病例中流行強度前三位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此前流行的肺炎支原體已經下降到了第4位。
國家衛健委24日公告,目前中國的監測和醫院系統報告的病例是由已知的流行病原體感染引起。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表示,世界各國在新冠大流行結束後都出現過明顯的呼吸道疾病增長,但這種增幅沒有超過大流行之前。目前流行病原體的流行特點、致病性都是已知的,他呼吁大家不必恐慌。
反復感染
11月24日晚9點,北京朝陽醫院門診大樓只有急診和二樓的兒科診室亮著燈。兒科診室有一位醫生坐診,此刻是201號患兒在看病。
幾十個家長和孩子坐在候診區,一些家長則選擇在地下車庫的車裡等待。
張吉的孩子排在555號。她和丈夫是雙職工,家中老人在外地老家,只有夫妻倆下班後才有時間帶孩子看病。他們是傍晚7點45分到朝陽醫院掛上的號,她估計至少還需要等三四個小時才能看上。
張吉不屬於那種習慣帶孩子上大醫院的家長。她的孩子13歲,10月初以來已出現了3次感冒症狀。
第一次是自行在家吃感冒藥自愈的。第二次,孩子燒到了39.5度,晚上9點左右她帶去家附近的社區醫院和民航總醫院,發現都已關門,只好帶到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掛急診。她掛到了兒研所的400多號,前面還有200多號,她選擇帶著孩子回家了,“讓他自愈”。
11月下旬這一次,孩子連續高燒了3天也沒有好轉,還有咳嗽、鼻涕、頭暈,在家按照支原體感染口服了阿奇霉素也沒有效果,她才決定帶來醫院。
“我想查一下具體病因,看能不能通過輸液徹底治好。”張吉說,孩子班上近段時間因呼吸道疾病請假的學生特別多,有的學生連著兩周沒上課。就在前一日,學校開家長會,她發現很多家長也在不停咳嗽。
張吉重視預防,在新冠流行期間,她不僅帶孩子打了新冠疫苗,還打了流感疫苗,但都沒防住,今年她沒再讓孩子接種。
徐錦的孩子也出現了反復感染。
徐錦是從天津趕到北京兒童醫院的,她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老大6歲,老二剛滿月。他們隨身帶著一個大箱子,還有好幾個包裹。
老大發燒、咳嗽斷斷續續已月余。起初查出細菌感染,支原體為陰性,不過醫生還是建議頭孢和阿奇霉素一起吃,好轉一段時間後,又再次出現症狀,她懷疑是被班上學生傳染了其他病菌。最近老二也出現了咳嗽,咳不出痰,她很擔心發生窒息。
11月23日凌晨,她嘗試在天津某三甲醫院給兩孩子掛號,但發現醫院爆滿,凌晨1點到醫院時掛到了100多號,但醫生還在看頭一天的第500多號。而如果要住院,床位很緊張,只能住在過道裡,天津醫生推薦她到北京兒童醫院看看。
24日凌晨,經過24小時的折騰,她才終於讓兩個孩子看上病,老二住進了北京兒童醫院的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老大也從小夜門診開出了輸液處方。
到大醫院尋求病原體檢測
很多家長在加入北京兒童醫院等大三甲擁擠的人群之前,已帶著孩子在其他醫院看過病。
11月25日,凌晨1點半,唐星帶著8歲的孩子准備倚在候診大廳座椅上睡覺。她來自北京郊區延慶,孩子已經咳嗽了5天,咳到氣促、胸痛,出現肺炎,高燒到39度。在延慶當地醫院輸了3天阿奇霉素不見好轉,醫生建議用激素,唐星不放心,她覺得在沒有確認感染的病原體前不應該給孩子用激素,擔心傷害孩子身體。
24日晚上9點多,她和家裡老人一起帶著孩子到達北京兒童醫院,掛到了900多號,一直到25日凌晨零點30分鍾左右孩子才結束問診。這中間的時間除了排隊候診後,孩子還做了血常規、皮試、支原體igM抗體檢測。
25日早晨8點後,唐星還需要帶著孩子做一項支原體核酸檢測。檢測結束後,她還得再找門診醫生看檢查結果、開處方,她掛到了25日內科門診的500多號。
“如果(北京兒童醫院)醫生看了核酸檢查結果,也是建議用激素,我就再回延慶醫院去用藥。”唐星說,她問過延慶醫院是否能做支原體核酸檢測,對方只回復可以做血常規。
李辰也是一位為孩子確診支原體感染而奔波的家長。
6歲的女兒是11月16日晚上開始高燒、咳嗽加重,夫妻倆連夜帶女兒到中日友好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顯示,血項沒有明顯異常,支原體、甲流、乙流都是陰性,醫生開了阿奇霉素、小兒咳瑞靈、豉翹、易坦靜、美林等藥物,但服藥後女兒症狀仍然沒能減輕,燒到了40度。
17日上午,李辰又帶著孩子趕去北京兒童醫院,當時,排號已經到700多號。檢測結果仍然顯示,支原體、甲流、乙流陰性,醫生給開了5天的阿奇霉素。
但到了20日,女兒還是發燒,咳嗽也越來越厲害,焦急的李辰中午就帶孩子去中日友好醫院兒童發熱門診掛號。但一看號牌:580多號!前面有近300人。輪值醫生告訴她,這個號到明天早上7點都看不上,建議不要掛了。
20日晚6點,李辰又去到航空總醫院掛號,被告知至少等7-10個小時。
李辰抱著最後的希望,又回到中日友好醫院,幸運地加到了一個兒童發熱門診的夜間特需。這一次,胸片提示左肺可能有炎症,因為高燒已近5天,醫生懷疑是支原體,但第三次支原體檢測結果仍為陰性。醫生只能給開霧化,轉而采用輸液的方式使用阿奇霉素治療。
到了22日,孩子又燒到39度,持續近一周的高燒不退讓李辰心急如焚。當天下午,女兒終於在北京兒童醫院住院了。
住院第一天,李辰帶著自己從外面買的多西環素詢問醫生是否能用,醫生表示,如果檢測不出支原體陽性不能服用。女兒只能繼續輸阿奇霉素,此時李辰女兒已口服了4天阿奇霉素,輸了3天阿奇霉素。醫生說由於左肺實變稍重,可能要洗肺。
李辰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新一次的支原體檢測結果上,“支原體前期很難檢測出來,檢測不出來醫院可能就不用環素類藥物,也可能無法做灌洗。”
在焦急等待中,11月23日下午3點,支原體結果出了——陽性,終於確診。醫生給孩子立即吃了多西環素,並預約了第二天洗肺。這一天,李辰女兒的體溫也回歸37°C左右。
晁爽說,在臨床上,醫生會結合臨床表現與檢驗結果進行用藥。阿奇霉素是治療支原體感染的一線藥物,如果醫生判斷患兒出現了耐藥,會換新型四環素類抗菌藥物(包括米諾環素和多西環素等)。新型四環素類藥物僅適用於8歲以上兒童。8 歲以下兒童使用屬超說明書用藥,需充分評估利弊,並取得家長知情同意。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對阿奇霉素耐藥的支原體肺炎是指,患兒經過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包括阿奇霉素)正規治療72小時,仍持續發熱,臨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學無改善或呈進一步加重者。
社區醫院分流效果初顯
三甲醫院兒科門診擁擠的同時,社區醫院兒科也不清閒。
11月24日上午10點半,朝陽區八裡莊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兒科門診外有5個患兒家庭在等待。一位70多歲的老人坐在走廊長椅上等著醫生叫號,兒媳帶著感冒的孫子在樓下院子曬太陽。她們是20分鍾前來到這裡,很容易掛上了號。
“相比於兒童醫院和兒研所排長隊,這裡已經很好了。”老人說。
這是她們第一次來社區醫院,以前基本都帶孩子去兒研所瞧病。這次看到身邊感冒的孩子太多了,預計到兒研所肯定擁擠,也擔心孩子去那裡交叉感染。
三裡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門診外也有不少患兒,到中午12點時醫生還沒結束上午門診。坐診醫生告訴記者,她是社區醫院外聘來的兒科專家,近一周明顯感到接診的呼吸道疾病患兒增多了不少。
在望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午1點前就已有不少孩子等在門診室外。一位家長說,孩子只是有點咳嗽,帶過來只花了10分鍾就看上了病,相比於去兒研所排隊七八個小時,這裡方便多了。
晁爽建議,家長要給疾病一定的康復時間,不要過度焦慮。患兒可以先在社區醫院就診,對於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社區醫生完全有能力醫治。超出社區醫院救治能力的患兒,可至上級醫院就診。
面對“免疫債”不必恐慌
面對今年的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有一種觀點認為,這與新冠疫情三年人們多佩戴口罩等有關,降低了感染病菌的幾率,欠下了“免疫債”。
對此,金冬雁解釋,“免疫債”不是一個專業術語,而是一種比喻,它有一定合理性,“清零”時人群接觸到的病原體少,也就無法產生很強的免疫力。“相比於原本已有免疫力的成年人,兒童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對呼吸道疾病普遍易感。”
不過金冬雁認為,對於當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不需要恐慌。世界各地很多國家在去年冬天就已經歷了這個階段,也都出現了新冠疫情大流行結束後呼吸道傳染病大幅增加,不過,只是比新冠大流行時期增加,並未超過大流行之前,沒有翻起大風浪。
他強調,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體等等都是已知病原體,中國人已經與它們共存了幾百年,流行特點、致病性、重症率等都是已知的,不會造成新的嚴重危害。
對於流行的支原體肺炎,金冬雁介紹,支原體的傳染性其實很低,不屬於法定報告傳染病,以往臨床上很少檢測,很多醫院也沒有檢測手段,目前市面上很多檢測試劑質量也不高。“國際上也如此,對門診病人幾乎不檢測支原體,只針對住院病人檢測,如果大家都去檢測,可能會導致醫療資源擠兌。臨床收治了懷疑支原體感染的孩子,立馬就用藥,用後看效果,而不是等到有檢測結果後再治療”。
他表示,支原體肺炎主要是在聚集性場所,比如學校、兵營、監獄裡爆發,爆發後相關部門應及早處置,將傳染面控制在最小范圍。
對於最近正在上升的流感,金冬雁說,根據中國流感中心的流感周報,北方地區確實處於上升階段,目前還沒有達到頂峰,之後幾個星期可能會更嚴重,南方地區則剛起步。-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場地確認
- 鍾南山談大S離世:很遺憾 要高度重視流感的治療
- 如何進入金融行業工作,踏入金融職場第一步是什麼?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 大溫商店遭盜竊 男子爬車頂想阻止
- 全是震撼!《執法者們》25集結局:戴祖福劫法庭,黑警雷學森中槍
- 長大後越混越好的孩子 7歲前往往有3共同特征
- 中國縮影!上海老齡化有點超乎想象
- 退款率超300% 又一類TOP商家崩潰了
- 胡耀邦恨鄧小平過河拆橋 被老鄉王震起外號
-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WHA世衛通過全球防疫大流行公約 美國表明不奉陪
- 最新抓奸神器 人妻靠"電動牙刷APP" 抓包小三
- 盧比奧表態:美國不會向"這些人"發放簽證
- 百度李彥宏:蘿卜快跑全球已部署超 1000 輛無人車
-
- 鄭曉龍《藏海傳》:但凡肖戰演技精湛一點,才能壓住這群王炸配角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罷工能避免嗎?加國郵政提供新報價
- 情竇初開的劉春和明明比很多人都優秀啊
- 不堪低價沖擊!歐盟擬對中國跨境電商征稅
- 與川普通電話竟談及梅拉尼婭 普京"爆料"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