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23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楊炳林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留影。(圖/微博@骨灰級游戲玩家_楊老頭)
2024年1月29日,楊炳林收到一張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他被正式認證為“最年長的B站游戲博主”。他把證書與妻子的照片裝裱在一起,提筆附言:“勤勞加智慧,能造就出未有的新紀錄”,老派而硬漢。
一、“骨灰級游戲玩家楊老頭”
有記者問楊炳林:“打算還玩多久的游戲?”
“要打到我眼睛閉上的那天。”楊炳林的回答,也是許多玩家的心聲。
楊炳林在社交媒體上的名字是“骨灰級游戲玩家楊老頭”。他接觸游戲時,許多粉絲還沒出生;他是忠實的主機游戲玩家,電腦只用來打牌;玩過歷代Play Station,中間一度“叛逃”到主機容量更大、游戲更多的Xbox360,但終究還是回歸“索尼大法好”的初心。到後來,廠商會給他送電視,粉絲會給他寄主機,所有人都用行動支持楊老“終身游戲”的偉業。
與一般人對“游戲宅”的刻板印象不同,這位88歲的老玩家保持了極為規律的生活:早上六點到六點半左右醒來,燒開水,做早餐,坐五六站公交車,去老年活動中心打乒乓球。他曾在地區老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亞軍,“八九十歲了,也要保持運動,增加點體力。”
乒乓球和游戲,是他退休之後的兩大愛好。在此之前,打麻將也曾有過一定地位,只是牌桌上總有人抽煙,影響健康,索性不去了。
除了游戲,楊老也熱衷於打乒乓球。(圖/骨灰級游戲玩家_楊老頭)
打完球,楊炳林沿著固定的路線回家,逛市場,買菜買水果。中午吃完飯必須午睡,然後就是三點到六點,如職業主播一般“雷打不動”的游戲時間。
有記者接著問:“只玩三個小時嗎?有沒有超時?”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當然有了,哪個玩游戲的不會呢?”他單次最長游戲時間紀錄是在經典射擊游戲《使命召喚》創下的。想象一下,一個老先生,在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中沖鋒陷陣六個小時,頭暈眼花,“像喝醉酒一樣”。後來他決心控制游戲時長,不過也得常靠貼心的愛人提醒:“時間到啦,你這是單機游戲,可以隨時暫停的,休息一下。”
楊老在他的游戲台前,背景是一款狙擊主題的射擊游戲。(圖/骨灰級游戲玩家_楊老頭)
即便游戲可以聯網,楊炳林也只玩單機游戲。玩多人游戲,尤其是多人競技類的游戲,他擔心玩家們會互相影響游戲體驗。老先生,是個十足的“I人”。另外考慮到年紀大了,手指不靈活,玩競技游戲很吃虧。
老年人玩電子游戲,困難本就比想象更多,比如找不到同齡的游戲搭子:剛退休時他積極給親戚“安利”游戲,買PS2游戲機時想在附近找些年齡相當的人一起玩,都不成功。相熟的游戲店老板都樂了,“全瀘州都找不到第二個玩游戲的老頭了”。
同時,市面上的游戲主要是圍繞年輕玩家設計的,有些單機游戲的難度,讓他困擾。比如2022年大熱的魂系游戲《艾爾登法環》,彼時“楊老頭玩老頭環”的視頻給年輕觀眾帶來了不少歡樂。采訪時一問,他果然沒玩下去,“操作還是太難了”。
難度拉滿的“魂系游戲”玩不進去,而難度稍低,更強調探索和智取的動作冒險作品則是他的最愛:《古墓麗影》《神秘海域》《孤島驚魂》《刺客信條》……全是孤膽英雄敘事作品,這和楊炳林年輕時的工作也有些關聯。“你看,年輕時我是搞石油的工程師,老了我就在游戲中冒險、尋寶,去游戲世界的各個角落看風景。”
他給記者看自己整理的手寫游戲記錄,寶藏在地圖哪裡,有什麼謎題,boss要怎麼過,游戲劇情要怎麼選擇,厚厚一疊過塑打印的A4紙,封存著他用心記下的艱難和樂趣。遇到難關,他也不上網搜攻略,就獨自反復琢磨。他還很愛把老游戲翻來覆去地重開,收集全部寶物,解鎖新成就,覺得這樣才算把游戲玩明白了。
楊老寫的游戲攻略心得。(圖/骨灰級游戲玩家_楊老頭)
楊炳林很認真地說,他前二十年的游戲經歷根本說不上“玩明白了”,游戲的審美和興趣都是經過了多年的沉澱。1996年,他到廣東出差,第一次見識到游戲廳的繁盛和街機的樂趣,大為好奇。退休後他從小霸王、俄羅斯方塊入手,越玩越上癮,慢慢跟年輕人一樣時常想試新游戲、更新設備,直到玩3A大作成為一種習慣,才有了後來他通過網絡為人熟知的經歷。
“我很晚才開始理解游戲制作人員的心思和設計,感覺到每個游戲的道理和內涵。”楊炳林覺得成為博主之後,更有責任傳播一種科學的游戲觀:不能沉迷上癮,要通過好游戲鍛煉自己的心智,增長見識。
二、“一個老頭,一台游戲機,一張椅子”
“小朋友”觀眾們從楊老視頻中收獲得最多的,可能是一種精神寄托。
無憂無慮地打游戲,這是許多年輕人理想中的退休生活,而楊炳林已經實現了。外孫楊藝浣總結道:“一個老頭,一台游戲機,一張椅子,這種感覺很舒服。”
楊藝浣是楊炳林視頻中常出現的“整活”搭檔,最早開賬號發視頻的人就是楊藝浣的妻子。楊藝浣小時候經常跟著外公玩古早主機游戲,比如《古惑狼》《三國志》。有一個視頻記錄了爺孫倆玩釣魚游戲的場景,楊炳林一邊和精力旺盛的楊藝浣聊游戲,一邊悄悄用攝像機給孫子的小圓臉來了個特寫,鏡頭中滿是俏皮的祖孫情。
楊老拍下孫子玩游戲時的情景。(圖/骨灰級游戲玩家_楊老頭)
在這樣的氛圍裡長大的孩子,當然也愛玩游戲。不過楊藝浣和外公的愛好不同,他更喜歡射擊和多人競技游戲,青少年時期就技術過人,差點去打了職業。他玩了十五年CS:GO,曾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排進亞服前200名,是在線射擊類游戲玩家最害怕的那種“追著我滿地圖跑”的高手。
常看楊炳林視頻的人會留意到,他在老房子的牆上貼滿了照片。楊藝浣說:“外公特別喜歡記錄,不僅是游戲攻略,家中大小開支他都用excel表算好。他還喜歡拍照,喜歡到處走走看看。”?
楊炳林的經歷讓人想起維姆·文德斯拍的《完美的日子》裡,役所廣司飾演的公廁清潔工。不同的是,前者是安享晚年的退休工程師,後者是日本“失落三十年”的縮影;一位年過耳順後發現新技術愛上新世界,一位固守著上世紀的音樂、紙質書、膠片機……
他們有不同的老年生活,但相同的是都堅持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故事都在說明:一個人可以如何面對日復一日的生活,無論是身體機能還是身份階層下滑,都可以保有獨特的愛好和品位。
《完美的日子》中那位清潔工,經年輕同事提點才發現,日常聽的Lou Reed磁帶貴為當代文玩,價值不菲;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之前,楊炳林已經默默玩了近三十年游戲,除了孫子,沒有同好,而視頻平台讓他與更多年輕人完成了連接,他也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精神向往。
年輕人捧為“新中產生活方式”的時髦玩意,對楊炳林來說,早已內化得和呼吸一樣日常,而游戲在他的日常裡,褪去了原本容易被妖魔化的底色,變成彰顯著“日日是好日”的禪意。
在樸素的日常中堅守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楊炳林的現在,也是許多人的未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阿勃,編輯:騰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難忍陪金主吃飯!英格蘭小姐退出世界選美
- 奔馳別停前車狂砸,還叫囂"第一杆是奔著你頭去的"
- 邊玩邊學 豪華郵輪讀大學環游世界
- 今早3.8級地震 黃石超級火山要噴?
- 大溫百萬豪宅違規加建 買家要退訂?
-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最近大溫將舉辦的大型招聘會匯總
- 加拿大這8個房地產市場正熱火朝天
- 大溫房市新現象:房源多買家看花眼
- 這裡將慶祝加拿大國慶日並放煙花
- 醫生警告:北美多地爆危險新冠毒株
-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俄烏戰爭帶給朝鮮"沸騰"的經濟(圖
- 向習要護照 賀建奎手持美國綠卡公開喊話
- 盧比奧表態:美國不會向"這些人"發放簽證
- 納奈莫一游 美國護士想舉家搬到BC
-
- 德國外長:北京應承擔烏克蘭戰爭和平責任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與川普通電話竟談及梅拉尼婭 普京"爆料"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