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2-25 | 來源: 趣史研究社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村上春樹的作品向來是被孤獨所籠罩的,他樂意於深挖日本人的迷茫,困惑。寫這樣作品的人,當然也是極度通透,聰明的人。
藝術家,又總是被浪漫的思想所包圍,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被靈感突襲的思特裡克蘭德,拋棄妻子,去往巴黎,哪怕生活很糟糕也樂在其中。因此我們總是默認,這些藝術家們與我們不同,他們做出的許多事,我們普通人是無法理解的。繪畫是如此,文學仍是這樣,就像我們今天要提到的村上春樹。
村上與父親
關於他的書籍,大家應該很了解了,《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舞!舞!舞!》,這些作品都給日本的當代文學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以至於村上春樹甚至成為了日本對外的一種符號,也是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日本方面的大熱門的候選人。作為一名作家,村上春樹自然是成功的。
排除掉他作為作家的身份,村上春樹的行事也總是輕而易舉地引起輿論的波瀾。就好像我們似乎都熟知的事,村上春樹與他的父親關系很不好。
其實小的時候,村上春樹很尊重他的父親,畢竟每一個合格的父親的形象,在他們孩子的心裡都是高大的,無所不能的。
村上春樹也是。他的父親總是對他很好,對人脾氣不大好,但也沒做過什麼過分的事。而且,早些年父親學過佛,每天早上要誦經,他說這是超度亡靈。
“超度誰的亡靈?”年幼的村上春樹問道。
父親慈愛地摸摸他的頭,說是二戰中死去的戰友,以及死去的中國人。話題到這裡結束,沒人再說話。
侵華戰爭
多年後村上春樹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曾經感慨或許自己心裡是知道不該問,又或許當時的氣氛不該問,總之父親的形象在他的心裡依舊光芒萬丈,直到他得知,父親曾經參與過侵華戰爭,得知侵華戰爭是一件多麼罪惡的事情。父親的形象崩塌了。
父親語氣平和地向還在上小學的村上春樹講述著二戰時期的所見所聞,仿佛這些事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早已經不重要,可是這怎麼能不重要。他講起那一次,他所在的軍隊要對一名中國戰俘處刑,而那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被殺害的戰俘卻不哭不鬧,面容平靜地安坐在那裡。那一刻,他對中國的士兵抱有深深的敬意。
這份敬意,在村上春樹看來卻分外惡心。村上春樹說,他並不清楚父親是動手行刑的人,還是說只是觀看的士兵隊列中的一個,無論哪一種,都讓村上春樹不能忍受。他無法接受,卻又看見父親年輕時候寫得俳句,字裡行間贊頌崇拜著納粹。他知道這是真的了。
父親還是依舊待他很好,但這份好村上春樹卻實在無法消受。他開始想要了解那段過去。這份郁結成了刻在二人中間的溝壑,也化在了他的作品中。
每部小說中的主角,總是與父母關系淡薄,或是刻意淡化,或是幹脆不交代,甚至更極端者,在2009年的新書《1Q84》中,將父親塑造成為反派,讓女兒與其對抗。
《1Q84》
其實這何嘗不是村上春樹同他父親的對抗。而可怕的是,年齡漸長,村上春樹逐漸變得與父親更加相像。執拗地脾氣,在文學上的天賦,這更是讓村上春樹慌張。他害怕父親作為戰士的狂熱因子在他身上迸發,因此愈發躲著父親。
村上春樹開始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他經歷了什麼。甚至懷疑他參加過南京大屠殺。於是他提心吊膽地查找資料,害怕自己身上流淌著這樣殘忍的血液。但結果讓他松了口氣,父親所服役的部隊,並沒有參與這場暴行。
村上春樹說,他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感覺像是放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只是這也沒能讓村上春樹放下這個郁結。父子二人還是因為一些小爭執積攢的矛盾順勢爆發了。二人都揚言彼此不再往來。
原本沒人以為是多大的事情。只是家庭內部的小矛盾罷了,父子二人血濃於水,總不可能真的不再往來吧。結果父親身為家長的“尊嚴”不許他自己低頭,村上春樹對父親身為侵華軍人的身份感到羞憤與不齒,二人的關系就這樣擰巴著,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面對日本
村上春樹無法接受父親對此的輕描淡寫,然而在不斷地與人交流中,他發現所有的日本人好像都這樣。忍無可忍下,他決定遠走他鄉,去了美國。然而在異國的村上春樹,卻因此不得不與日本這個國家綁得更緊密。
他第一意識到,逃避沒有任何的用處,必須要面對。所以他又回到了日本。一邊思考著,一邊寫著作品。他不再寫著清新歡快的抒情故事,而是試圖去對抗那種對生命的輕蔑,不負責任的態度。所以反戰,也是村上春樹日後一大寫作重點。
懷著這樣的情緒,村上春樹寫下了《刺殺騎士團長》,並將父親的經歷融合到一個角色的人生裡。他在書中表達了自己對南京大屠殺的批評,也有一些對戰爭的思考。或許是因為日本人更知道怎麼樣能夠更戳痛日本人,這本書一經出版,村上春樹就被日本的極端右翼所抨擊。
甚至有人說,他是為了得到諾貝爾文學獎,而討好中國。這些抨擊村上春樹都看在眼裡,心裡面滿是對這個國家文人的失望。他不斷強調要讓日本人知道真實的歷史,而不是聽從日本政府的麻痹,他呼吁日本的政府對於南京大屠殺以及侵華事件作出道歉,然而得到的卻是永久的沉默。
沒有人會理會一個文人的呼吁,哪怕他是村上春樹。
只是一個村上春樹,也無法叫醒裝睡的日本政府。所以,極端的右翼分子走上街頭反對出版村上春樹的作品,抵制購買村上春樹的新書。但他甚至在12年中日釣魚島事件最為嚴重的時刻,村上春樹也是極少站出來,聲援中國的日本作家之一。
或許村上春樹確實是想要救贖自己,但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對抗整個日本。可是村上春樹並不想對抗整個日本,他想對抗的只有戰爭。
終身的慚愧
或許也正是因為父親給他講述的中國戰俘臨死不懼的事情,對他影響很大。因此在提及死亡的時候,他的腦海裡總不斷關聯起中國。
他喜歡這個國家,卻也對此心懷愧疚。因此他多次來中國學習,尋找靈感,卻不敢吃中國的任何一道菜,任何一份食物。在高鐵上,面對著熱氣騰騰的中國美食,這位老人獨自吃著他從日本帶來的罐頭。
然而這些事兒實在是太容易讓人誤會,所以不少中國人都罵村上春樹不尊重中國,歧視中國,所以才不吃中國的食物。只有這次,村上春樹對這件事回應了。
村上春樹說,他不配吃到中國美食。他的父親,他的國家尚未對侵華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做出道歉,他作為日本人同樣感到羞恥與愧疚。
對這個國家抱有如此大的慚愧,能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已經是中國的仁慈,怎麼還敢吃中國的食物呢?
或許是父親留給他的恐慌太甚,村上春樹與自己的妻子達成共識,此生都不會生育孩子。他怕自己的這份從父親身上繼承來的狂熱會帶給下一代,何況,現在的日本政府又極力地在歷史課本中抹去侵華戰爭,自己的孩子哪怕出生後,也完全見不到事實的真相。
既然如此,還是不生罷。
村上春樹夫婦
村上春樹一邊在日本本土受著謾罵與指責,一邊堅持說出真相,用自己十分“日式”的實際行動,堅守著對中國的尊重。
可是這件事情卻在許多中國人看來,是作秀,炒作,為了提升自己知名度的一種手段。村上春樹不再回應什麼。仿佛攻擊他自己並不是什麼要緊的事。
是的,他自始至終想要的,不過就是那段歷史被日本人承認罷了,誤解與謾罵都是無關緊要的事。
然而這樣一件看起來理所應當的事卻變成了奢望。轉眼間村上春樹也七十多了。我們不知道他能否在有生之年等來日本對中國的一句道歉,就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或許是等不到了吧。
也可能,村上春樹百年之後會回到他的那一片森林,在那裡他會遇到迷失的日本人,在那裡,他會與自己的父親重逢。
最後,我想引用他在巴黎一場讀者會上的話作為結語:“傳達正確的戰爭歷史是我們這一代應該做的事。有一些勢力試圖把只對本國有利的事情告訴年輕一代,我們必須要與他們做對抗。”
希望雞蛋終有一天能擊碎高牆,正義永遠堅定地站在陽光之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諾貝爾文學獎下周揭曉 村上春樹"賠率排第2"
- 比村上春樹更接近諾獎 日本女作家為何與母語保持距離
- 瀏陽煙花出口商:美客戶比我們更急...
- 溫哥華牙醫診所 經驗豐富服務全面
- 溫哥華前市長強勢回歸 擔任這部長
-
- 貝索斯的55歲准新娘閃耀巴黎 "太有辨識度了"
- 美國小哥海底撈被服務驚呆 無小費
- 加國工程系學生爆料 建商索賠30萬
- 研究:每周3勺這米增加腦損癌風險
- "卷"不動了 中產選擇移居馬來西亞
- 列治文市府29萬元禮品卡下落不明
-
- 葉童,有著張揚的生命力和灑脫的帥性,乘風破浪正當時 | 二湘空間
- 何清漣:川普關稅戰確實贏了 最大贏點是…
- 美中新貿易協議 美國獲5大關鍵成果
- 中國兩兄弟搭橡皮艇偷渡台灣成功
- 卡尼"跪"了:對美關稅近"清零" 全網怒轟
- 中國宣布"不參賽"後 韓國棋院更改規則
-
- "美國客戶比我們還急"!中國廠家"電話被打爆"
- "投降式睡姿"或許是2種身體問題的信號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這省新推小費法 民眾期望全加實行
- 當街槍殺兩人!加拿大全國通緝兩青少年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