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3-11 | 來源: 真叫盧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這個辣招可以理解為香港樓市瘋狂時候港府實行的限購措施
去年香港樓市非本地居民買房需要額外繳30%印花稅
1000萬的房子光稅費就要300多萬,但現在30%變成了3%
稅費一下就從300多萬變成30萬,稅費打骨折
就很誇張的那種放開限購
不過老實講香港撤辣爆出那周我們都沒追,為什麼
隔著千山萬水的香港樓市,買房算的套內、用的這個呎
這裡的樓市與我們而言除了鴿籠般的極致居住真的很難再找到好奇
但這次撤辣的余波有點讓我們沒想到
不管是文字還是視頻、不管是朋友圈還是各路媒體
這些內容傳遞出來的信息裡香港這次似乎真的把火點著了
所以此時此刻的香港正在發生什麼
房子真的賣爆了麼
內地買房團真的殺過去了麼
投資客又重出江湖了麼,帶著這些問題我再次找到中介
只不過這次是香港那邊的中介,我想此時此刻沒誰比他們更有發言權
01
每個電話開始我都會問句大家在搶樓是真的麼
畢竟坐在上海某售樓處的我看到的畫面聽到的數據都是比較冷靜的
而上海在年前也放開了外環外限購
所以“撤辣”這件事對我們而言並沒投入太多期待
但這個問題給到香港那邊中介的時候
那邊都會氣喘吁吁用港普跟我說
系真嘅
奔波在售樓處和單位門店的他們現在每天都要加班到十點多
對接來自內地各地的客戶,尤其是廣東、福建的
還有本地的二套客戶,之前他們的稅費也跟外地居民一樣重稅
甚至周邊國家的客戶也跟他們來買樓,因為新加坡的買房稅費還在60%
所以2月28日之後中介們就忙的不可開交
忙的時候吃飯都得搶著吃,畢竟客戶不等你
他們發的現場照片都是這樣的
人頭攢動的售樓處現場能搶到一個單位算你好彩
每個售樓處的門都正在經受考驗,這畫面熟悉又陌生
售樓處所在大廈的通道被擠的水泄不通,這哪裡是看房明明是看人頭
一個在香港做了16年中介的地產老人跟我講
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現象
我說你這有點假,誰不知道搶樓這個詞就是從香港來的
他說16年前他剛入行的時候,那時候確實大家在買房
也沒有什麼印花稅之類的,更不用說30%印花稅這麼誇張
隨著房價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的價格也限制了更多人進場
但這次房子稅費減免,越來越多購買力就開始進入
他說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乍起的樓市
他還說他腳上的運動鞋穿了也有些年頭了,這幾天跑上跑下把鞋都跑壞了
02
確定是真的火之後接下來好奇的就是怎麼個火法
火爆樓市我們還是見過一些的,是新房還是二手、是火在認籌還是購買
這次我們在香港撤辣後看到的最大亮點是
一手房真的賣瘋
香港的新房成交各位看到的可能是這樣的
搞不清是單個中介成交的,還是全港
但其實不管是中原還是美聯、不管是利嘉閣還是港置
他們放出來的成交都是全港的
可以看到現在全港單日新房成交在60-80套
這個數字看著不誇張,但跟以往單日相比就很誇張了
如果以70套/日來計算,如果政策效力持續1個月就是2100套、如果持續1年就是2.56萬套
相比香港一手房2021年的1.77萬套、2022年的1萬套、2023年的1萬套
2.56萬套是他們的兩倍還多
這變化相當於有天告訴你往年平均8萬套左右的上海新房成交,現在來到20多萬套
誇張就誇張在這個地方
前面那些人擠人的畫面也都無一例外的都來自新房市場
基本上香港那邊中介小哥給你推的新盤狀況都是這種滿屏SOLD
用紅線劃掉的部分也是正在售出的
用16年香港老中介的話說
這幾天香港什麼邊邊拐拐的尾盤都被掃貨
而且都是西餅式買法,什麼是西餅式,就是跟買西式點心一樣一打半打的買
香港啟德新區的中介小姐姐跟我說,她有位福建客戶過來香港一次性買了一層、每戶三十多平,買來放那收租
那些售樓處內部群裡面都是這種標注
前面同一個標簽的都是同一個人,這裡就是一個人買了9套,妥妥的西餅客
而且這個熱度絲毫沒有衰減的意思
碼字此刻已經來到3月8日,利嘉閣小哥發來香港泰峯(項目名)現場實況,大家都在等著看盤
往前一天3月7日香港彩虹站附近新盤售樓處現場,還只是認籌階段就是這樣
上一個瘋搶的長沙灣袑姨最濒]說氖1.4萬元/呎,这铬V灰1.3萬元/呎
這個彩虹站附近新盤位置還更好,就在啟德新區附近(相當於上海浦東)
中介非常篤定說又是一個要搶瘋的盤
這樣的新房熱度預計會持續蠻久
這兩年香港樓市不景氣,開發商拿地熱情也減退,所以今年新房供應套數差不多1.8萬套
你就算吧,哪怕今年的新房成交沒有達到2.5萬套,這1.8萬套也是搶手貨
03
相反的,二手市場冷冷清清
其實二手成交也起伏,香港中介機構利嘉閣統計了撤辣前後兩周的數據變化
這些被重點觀察的小區裡,二手成交套數有從3套變8套的
但更多情況是從1套增加到2套、從5套變6套,或者幹脆從0套到0套
相比新房市場日進斗金,二手市場顯得尤為冷靜
這背後原因很簡單,2月28日的財政預算案出來之後,全香港基本所有區的二手房房東幾乎立刻馬上
跳價!!!
紛紛加價差不多5%-15%
原價550萬,500萬可以成交的,現在580萬不還價
新房就不同了
這兩年行情比較差,新房剩余不少尾盤
這些盤都是最近幾個月批價下來的,非常便宜
以往新房都要比二手高15%-30%,但現在香港各區的新房價格都跟二手價格持平,甚至更便宜
而港府有規定,新房所有價格包括付款方式都要上政府官網,申請這種“銷售安排”
如果新房開發商想要更改價格、付款方式這種的,就需要整個樓盤停售3天,3天後再重新申請“銷售安排”
那現在大量購買力湧入香港,沒有哪家開發商舍得放棄
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奇怪現象
全香港什麼犄角旮旯、古靈精怪的項目都賣的七七八八
但二手房東要麼跳價、要麼封盤(撤牌)
果然哪裡的房東都一樣
04
但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這次香港撤辣後的成交都有著殊途同歸的購買需求:投資!!!
前面說的福建客戶一人買一層的
每間房差不多對應我們建面三四十平,一買差不多就買一層
買完再直接交還到中介手裡,托他們放出去收租
還有中介接待上海這邊過去的客戶(六球樓就是六百萬房)
這裡面有沒有本地二套客戶,有也有
前期看著樓市不斷下行不敢入場的客戶,在看到大量買房人進場之後
也紛紛跳入場內,因為二套的稅費也從7.5%降到現在最低100港幣/套的階梯利率
但他們只是很小部分
有香港本地媒體統計過最近一周的買家裡身份證來源
80%都是非永居的身份證
大部分內地過去的買房人
也很好理解,撤辣前一千萬的房子本地人買就是1000萬,你買就是1300萬
但現在就好了,不管本地首套還是二套的還是外地投資客戶都一個價
而且對於內地投資客來說,買香港的房子也劃算
深圳前海單價15萬左右,建築面積110平,總價在1500萬
帶著這個價格你去香港買,20分鍾到九龍的新房,買套四房,套內面積70多平相當於建面110平左右,總價還不到1000萬
而且香港樓市很神奇,樓價跌跌跌、但租金漲漲漲
前兩年雖然樓價跌了20-30%左右,同租金是相對升了20%
買來投資的房子,即使以後不漲,收租也是不錯的
所以在此之前香港樓市也跟內地一樣,通過二套15%的稅率基本肅清樓市裡的投資客,中介們一度以為投資客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但沒想到消失的只是身份,並不是需求
一旦市場有利可圖別說十年前了哪怕是上個世紀的事都能Ceng的一下跳起來
05
撤辣過去一周
相比剛開始聽到的撤辣新聞,此時此刻他的表現要超過我們期待
而我們的遐想也從過去
連香港這樣的城市都徹底放開限購那對其他城市意味什麼
已經聯想到如果別的城市放開
那是不是也意味著這些城市的成交會這樣ceng的一下跳漲
不過該說不說其實港府的撤辣背後其實還是很辣的
撤辣只是針對樓市的政策
更大范圍看港府從去年十月放開人才引進這件事就已見初心
香港的優才計劃現在鋪天蓋地出現在抖音、微信各大平台
去年二十萬人交出了赴港申請,有十多萬人通過
吸引過去後,現在就祭出撤辣這樣的終極大招
人和房子一箭雙雕,真的很辣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城市之間的人才博弈
是更深層次的人才和資源的資源配置
而這裡面最為重要的可能還是那句因地制宜、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寧德時代香港首日上市 股價收盤飆16.42%
- 中華圈新冠疫情吃緊 香港一個月內死亡達30人
- 周末大溫超市優惠搶先看 掃貨指南
- 研究:每周3勺這米增加腦損癌風險
- 2025年,前景最被看好的十大行業.....
-
- 薄熙來和谷開來獄中離婚 兩人同時丟下一句話
- 自由黨又丟一席 多數政府還有戲嗎
- 溫哥華附近島嶼小木屋 比公寓便宜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愛奇藝、騰訊、優酷甩出"巔峰劇"火力全開,誰能登頂獨占鰲頭?
- 懵!BC法庭: 每只狗有一次咬人權利
-
- 拿自己人開刀!蔡奇:堅決整治黨內吃喝風
- 美公開現場照 何立峰小心翼翼"落後半個身位"
- 美越貿易談判之際 越南豪送川普集團15億美元
- 交易詭才:在中東,看到了川普的偉大
- 何清漣:川普關稅戰確實贏了 最大贏點是…
- 這省新推小費法 民眾期望全加實行
-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赴美旅行新規:手機被查 這些人正被重點盯上
- 加國這社區頗發:勒索不成慘遭槍殺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大溫著名發廊 美發師都來自於日本
- 加國移的民!78歲老頭涉嫌性侵幼女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