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4-13 | 來源: 英國那些事兒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39歲的麗莎·蒙克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丈夫還有兩個孩子生活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城。
(麗莎一家人)
2022年底時,麗莎因腹痛被懷疑患上腎結石,前往醫院做ct掃描。檢查結果顯示,麗莎有兩顆腎結石,同時她的脾臓上出現一個腫塊…
2023年1月份,麗莎接受了脾臓手術,切除掉了腫塊,但在手術後的一次例行檢查中,實驗室稱她的腎臓的侵襲性血管癌測試呈陽性。
隨後,她被告知患上了癌症,而且是一種極為罕見、在脾臓中發現的血管型癌症——“透明細胞血管肉瘤”。這種血管肉瘤是由於DNA變化在血管和淋巴管內壁形成的,症狀是皮膚下的腫塊、腫脹和疼痛…
就在麗莎和陪同看診的麗莎母親還沒消化這個噩耗時,醫生又告知了第二個噩耗…麗莎已經處於癌症晚期階段,樂觀的話也只有15個月的時間了。
(麗莎)
在回去的路上,麗莎和母親心情逐漸沉重,兩人已經從一開始的難以置信,轉到憂愁悲傷…
麗莎把母親送回家後,不知如何面對丈夫,也不知如何開口告訴他自己癌症晚期,命不久矣,於是獨自去了河邊祈禱…
麗莎丈夫見麗莎很久沒回家,還以為她遭人綁架,跑出來尋她,麗莎不得不解釋,說出了病情…
回家後,麗莎和丈夫又進行了一番心理戰,把這個沉重的消息告訴了兩個孩子——16歲的大兒子卡登和9歲的小女兒雷琳,但她只對他們透露了自己患上癌症、情況不好的部分,但瞞下了癌症晚期,時間有限的那部分…
(麗莎、卡登)
兒子卡登在得知麗莎的病情後非常傷心,雷琳一向內向,在家中雖然沒有流露出多少情緒,但據學校老師反饋,她在學校魂不守舍的…
(雷琳、麗莎)
告知家人自己的病情後,麗莎立即轉去了癌症醫院,在2023年3月住院治療,開始了她的第一輪化療。
一輪化療之後,麗莎所有的頭發都掉光了…
接著她又開始進行另一輪“積極”的化療,身體大受影響,不光皮膚顏色發生變化,日常嘔吐不止,生活質量大大降低…
雖然麗莎內心還在為自己加油打氣,但她已經被化療反應折磨得形容憔悴。
(化療後的麗莎)
然而在四月份的檢查中,麗莎被醫院告知了第三個“噩耗”——她根本沒有患癌,第一份病理報告是錯的。
啊??
(麗莎在醫院)
那天麗莎先是見到了一位護士,護士只是問了她的症狀,一邊和她說話一邊查看電腦。
突然,護士沒了聲音,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隨後跑出房間去找醫生…
麗莎獨自在房間待了15分鍾,才等到一位醫生進來,醫生和她說了很多醫學術語,最後總結成一句話:呃...你沒有患癌症…
收到消息後,麗莎立即停止了化療,要了一份病理報告副本,然後找到了一個走廊給丈夫打電話,告訴了他和其他家人這個消息。
在被第一次告知沒有患癌之後,麗莎又等了幾天,在和一大批醫生討論過後,收到了確定的消息——不是癌症,那是她的脾臓快要破裂,上面有腫塊,只是血管活動,並沒有患癌…
醫院的醫生們全部都在恭喜她祝賀她,虛驚一場沒有患晚期癌症,但麗莎感到震驚和憤怒,因為醫生們並沒有為一開始的錯誤診斷給出道歉…
明明入院時,麗莎患有晚期癌症的初步報告已經轉交給了這家醫院,而且這家醫院稱他們有規定,要求她再在這裡接受一次他們自己的脾臓檢測。
檢測報告在一個月之前已經出來,也就是第二輪化療開始前…
(麗莎聲稱2023年1月的病理報告診斷她患有晚期癌症)
如果醫院閱讀了他們自己的病理報告的話,本可以提前一個月發現麗莎沒有患癌,這樣她就不用進行第二輪化療,也就不會皮膚變銀色,嘔吐不止,頭發掉光光…
(麗莎掉落的頭發)
他們的失誤導致麗莎一邊接受不需要的化療,一邊心情絕望等待死亡的來臨,以及和家人交代後事,給那些未來無法參加的婚禮和沒機會見到的孫子們寫告別信…
而且在兩輪化療後,麗莎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沒比真實的癌症患者好多少…
化療給她的身體帶來了負面影響,除了頭發、皮膚,內臓也受到了傷害…而且癌症的治療費用很高,麗莎和她的丈夫為了支付她的治療費用負債累累,更別說還有情感重創…她的丈夫和孩子們因為即將失去妻子、母親而心情沉痛好幾個月。
再看患病前的照片,這還是一個人麼?
(麗莎患病前)
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但這個小家庭中的每個人都還沒有緩過來…經濟、健康、情感,都實打實受到了影響…
尤其是麗莎自己,在外人看來,可能只是一場歷時幾個月的風波,有驚無險,但對她而言,像是一生一樣漫長,她已經再經不起這樣的磨難和打擊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女子徑自開車強闖中情局 警衛於是開火
- 環游全國 從存款40萬幹到負債70萬
- 工會稱加國郵局提供的協議不夠好
-
- 大溫今天有閃電? 周末將一夜入夏
- 盡管成本高 溫哥華批准永久性標志
- 悲劇! UBC女學生大溫80米高處墜亡
- 慘! 溫哥華跌出全球最佳城市榜單
- 罷工能避免嗎?加國郵政提供新報價
- 溫哥華牙醫診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務
-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加國慘 財政狀況惡化超其它G7國家
- 反常新聞:李強替代黨魁,習多次缺席重要大會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朝鮮派兵援俄惹禍:烏克蘭或向國際法院起訴金正恩?
-
- 住房危機 大溫超過2千套公寓空置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印度控中國向巴提供衛星支援 曝北京反應
- 大溫議員:BC應加強市政支出的監督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