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01 | 來源: 自由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研究人員依據2019年發現的角龍頭骨化石,模擬「洛奇角龍」模樣。(路透)
美國與中國研究人員近期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角龍類恐龍在近1億年的演化中,其智力、聽覺與嗅覺隨著體型變大而退化。相關科學家說,如果我們變得過度依賴科技,人類可能走上類似的演化軌跡。
這份10月底發表在期刊《古生物學》的研究指出,早期角龍類恐龍的嗅覺比原角龍屬恐龍(亞洲白堊紀晚期恐龍)及晚期角龍類恐龍更敏銳。早期角龍類恐龍也有較發達的聽覺,此外,「早期角龍類恐龍有相當大的腦容量,其智商甚至比多數現有的爬行類動物還高」。
南華早報報導,角龍類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與白堊紀的食草性恐龍。早期角龍類恐龍兩腿行走、體型較小,體長只有1、2米,還沒有長角,如隱龍與鸚鵡嘴龍,但到了白堊紀晚期,經過近億年的演化,角龍類恐龍已經成為4腳行走、體型巨大,體長甚至可達9米,比如可與暴龍爭鋒的有角恐龍三角龍。
在這項新研究中,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等機構的中國研究人員與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恐龍頭骨進行電腦斷層掃描,以產生影像,並分析恐龍化石的腦腔,進而重建顱腔模型。
該研究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韓鳳祿說,「為什麼角龍類恐龍演化過程中一些器官功能會退化?這很有可能與牠們體型的增大相關。早期的角龍類體型較小,需要時刻警惕捕食者的攻擊,因此在聽覺、嗅覺等方面表現優異,晚期角龍類演化出巨大的體型和鋒利的骨角,這對捕食者本身就有很強的威懾,因此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可能被弱化了」。
他說,「這項研究對於我們認識生物演化,包括人類的演化也具有很強的啟示作用」,如果過度依賴科技,或許將降低人類的能力。
他表示,「在適應現代社會後,我們很難回到叢林或草原生活。我們應思考如何在演或過程中維持我們感官與其他能力的敏銳性。隨著機械化與人工智慧的興起,人們越來越依賴科技,如果突然沒有這些工具,我們可能難以調適」。
他強調,「這些恐龍的研究提醒我們不要變得過度依賴。雖然恐龍無法掌控牠們的演化,但是擁有高等大腦的人類應該能夠管理我們的行為與選擇」。-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又有驚人發現!科學家揭烏賊如何"水下對話"
- 華裔小姐姐名校退學不打工不炒股…低調發財
- 慘劇 加國高速醉駕車禍3兒童死亡
-
- 煙硝再起?中對美征74.9%反傾銷稅
- 植物園舉辦唐頓莊園主題花藝盛會
- 喜訊 這批人可申請免費牙科福利了
- 溫哥華牙醫 采用先進技術最新設備
- 劉亦菲母親劉曉莉:66歲單身也幸福
- 美國小哥海底撈被服務驚呆 無小費
-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中國工廠"電話被打爆" 美國客戶急瘋了
- 慘!過敏季開始更早 更猛 持續更久
- 卡尼"跪"了:對美關稅近"清零" 全網怒轟
- 新住房部長:房價無需下降供應增加
-
- 雨天還開飛車?溫村汽車翻了底朝天
- 大地震要醒?BC南邊24小時接連三震
- 葉童,有著張揚的生命力和灑脫的帥性,乘風破浪正當時 | 二湘空間
- 美中新貿易協議 美國獲5大關鍵成果
- 這選區自由黨一票領先 將鬧上法庭
- 這省新推小費法 民眾期望全加實行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