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12-25 | 來源: 秦鵬 蔡慎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文章講述,中國過去十年,是失去的十年,中共在幾乎每件大事上都做了最糟糕的選擇,最後導致經濟通縮、經濟放緩、外國投資崩潰、消費者信心降到了歷史最低點。但是,習近平卻固執己見,他相信,自己這種自上而下管理中國經濟的方式、以及讓中國成為更強大工業強國的計劃,才是讓中國最終在經濟實力上超越美國的最佳途徑。同時,他依然相信“東升西降”,即美國地位在消退,而中共在世界舞台的重要性正在上升。
海外時評人士秦鵬:按理說,這已經夠讓人震驚了,因為有眼睛的都知道,中國這幾年越來越糟糕,而且問題在經濟、根子在政治,喜不喜歡中共的人都在指責“那個誰”。
但是,還有更讓人震驚的。文章的這一段傳播最廣:2024年初,烏雲籠罩中國經濟,一個重要的共產黨咨詢機構給習近平准備了一份報告,裡面警告,如果不采取更緊急的措施來恢復經濟增長,中國可能陷入通縮螺旋的漩渦。但是習近平不為所動。相反,他向顧問們詢問“通縮緊縮有什麼不好?難道人們不喜歡物價便宜嗎?”這樣一來,沒人再敢提這個話題。
牆內很驚訝:“通縮~好(哭笑不得的表情符)”,“是時候梭哈Vix指數了(著名的恐慌指數)”,還有人說“還能堅持10年,不錯了”。
經濟學的常識,適度通脹(CPI在2%~3%)對經濟最有利,因為人們能感受到物價上漲,會去買東西,但沒生活壓力。而通縮時期,物價不斷下降,大家就不著急買了,消費會下降,經濟會萎縮。這是消費端。
而在生產端,出現通縮螺旋更可怕,因為廠家都在拼命殺價格,都不賺錢,就會裁員、或降低工資,於是人們會更沒有錢,更不敢消費。
作為國家管理者,這是常識中的常識,但是中國的“首席經濟學家”、中共最高領導人,居然不懂,還反過來問“通貨緊縮不好嗎?”典型的飽漢不知餓漢子饑,像極了晉惠帝,當他接到報告“天下荒饑,百姓餓死”時,他反問:“何不食肉糜?”為什麼老百姓不吃肉粥?
前一段時間,中共央視主持人白岩松,也一本正經探討過:老百姓有錢為什麼不敢花?結果被中國網民嘲笑。眾所周知,中國大部分財富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80%的存款在2%人賬上。在美國,個人消費占GDP比例為68%,而中國只有39%。一般發達國家工資占GDP的比重達50%以上,中國只有15%左右,普通老百姓哪有錢?何況房地產在繼續崩潰中。
當然,這也帶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習近平一問,顧問們就不敢說了?為什麼沒人大膽地告訴他,通縮會害死整個經濟?因為敢說話的人被封殺了,剩下的都是馬屁精,或者唯唯諾諾的政客。
華爾街日報文章的作者魏玲靈講述,自己2018年在北京參加一場經濟研討會,當時一些經濟學家主張不要和美國打貿易戰,相反,應該借機促進中國內部改革。包括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張曙光,都是這種觀點。
但是,習近平當局認為,這是國家加強控制和振興一些產業的機會,於是他向一些行業大量補貼,並鼓勵銀行向工廠提供更多貸款來增加產量。同時,還對私營企業進行打壓,扼殺了中國的創業精神。結果是,產能過剩日益加劇,經濟日益被低效率的國有企業主導。這讓中國經濟更加依賴出口,也更加容易受到川普新關稅的影響。危機四伏。
但是,習近平不怕,因為他准備和川普決一死戰,同時,他們還感到興奮,認為這讓西方更依賴自己,自己的政策成功了。
所以,說來說去,是各方的出發點不同,有良知的經濟學家們想的是為國家、為民生,而中共官員們,想的卻是黨的統治不能被挑戰,就像習近平在11月秘魯會見拜登總統的時候,就試圖警告川普,給他畫了四條紅線那樣。
海外時評人士蔡慎坤:《華爾街日報》首席記者魏玲靈又捅了馬蜂窩,這篇關於中國經濟問題的長文戳穿了皇帝的新衣!其核心內容包括習近平仍然相信東升西降正在發生,只不過目前“走了一點彎路”。2024年年初就有智庫給最高層匯報,警告不采取措施就要陷入通縮螺旋。習近平說通縮有什麼不好的,人們不喜歡東西越來越便宜嗎?這導致通縮一度成為禁忌,無人敢談論。-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華爾街日報:川普家族的加密貨幣業務正招致麻煩
- 華爾街日報:對台軍演不單純 是戰爭前奏
- 官方數據發布 自由黨碳稅說法徹底"打臉"
- 刷屏了!巨大的雙彩虹橫跨大溫哥華
-
- 大溫網紅瀑布徒步 18歲少年失蹤
- 民調:大多加人有歸屬感但政府就算了
- 振龍電器 各類熱銷家電 種類齊全
- 關鍵時刻 總理卡尼的得力幹將不幹了
- 電視劇《開畫少女漫》開播,沈月王敬軒主演,能成校園劇黑馬嗎?
- 薄熙來和谷開來獄中離婚 兩人同時丟下一句話
-
- 美國前總統拜登患癌,中文互聯網一片幸災樂禍?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態度"急轉彎"?賴清德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並購"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唉!溫哥華又被貼上最不想要的標簽
- 德國外長:北京應承擔烏克蘭戰爭和平責任
-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與川普通電話竟談及梅拉尼婭 普京"爆料"
- 俄烏戰爭帶給朝鮮"沸騰"的經濟(圖
- 碳稅取消 加國4月通脹率或至1.6%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