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1-09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西藏聖城日喀則發生6.8級地震後的24小時內,她所在的物流公司已連夜從拉薩向災區輸送了30余車物資,目前還有多輛卡車待命中,承接來自中國各地的支援物資並運往災區。
“棉被,取暖設備,食物,制氧機,帳篷和衣服是我們收到最多的救援物資,重災區裡有一些路段不是很好走,但大部分路都算是暢通,卡車勉強可以開。 ”
高原地震:救援面臨低溫挑戰
當地時間周二(1月7日)上午九時許,西藏日喀則發生6.8級地震,震央位於日喀則市定日縣,靠近尼泊爾邊境,震源深度10公裡。地震發生後,當地還有多次余震發生,喜馬拉雅山脈另一側的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北部亦有震感。
由於地處高原,西藏天氣的顯著特征是晝夜溫差大,這給當地救援工作帶來不小麻煩。根據中國氣象局,地震發生時,位於震央的定日縣氣溫為-12.2℃,震後3天內,預計當地最低氣溫可跌至-18℃,最高氣溫在0℃和7℃之間游走。
這樣的極端氣候為救援留下了極短的窗口期,救援難度也很大。
災後24小時內,中國多地網友接力轉發災區所需物資清單。汶川地震後成立的卓明災害資訊服務中心的資訊交流群裡,由日喀則地區發出的物資短缺名錄裡,電熱毯、帳篷、睡袋等防寒保暖物資是需求量最大的,數量單位常以百計。
此外,幾位在拉薩的多個公益組織負責人亦對BBC表示,他們當下正積極募款,預備災後重建。
記者采訪過程中發現,西藏網絡訊號不穩定,微信、抖音等中國城市地區的常用通訊平台難以保證使用,溝通交流依然非常依賴手提電話撥號。
根據中國媒體通報,目前定日地震已導致至少126人死亡,188人受傷,超過3,600戶房屋倒塌46,525人轉移安置。
新縣城無倒塌,鄉鎮土墻氛n蕕顧現
根據中國地震台消息,此次震央5公裡范圍內平均海拔約4,259米,屬於高原地震。北方民族大學副教授、地質高級工程師陳美君對中國媒體表示,高原與平原地震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高原地區人口少、城市建築密度小、樓層低,造成的損害相對較小;在地基相對松軟的平原區,地質結構松散就會放大地震效應,加之人口稠密、建築物密集,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大。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亦對中國媒體表示,此次地震震級不大、卻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傷亡,可能是因為當地房屋質量較差、年久失修、結構不合理,這才導致房屋倒塌、人員傷亡。
一位住在日喀則定日縣新縣城城裡的女士告訴BBC,她沒有在縣城內見到房屋倒毀,3樓室內有物品灑落,但是1樓“還不錯”。
“都是鄉鎮裡的房子倒了,我們還好,我們的房子是新修的,結構比較好一點吧。”她這樣說。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告訴中國媒體,日喀則當地房屋以土石木結構為主,抗震性差。由於海拔四千米以上,當地居民常將房頂加厚,這導致房屋倒塌後,更重的房頂和用石頭壘砌而成的牆體壓下來,不利於居民逃生。
定日縣緊急管理局和下轄措果鄉政府工作人員亦向中國媒體指出,當地房屋倒塌嚴重,且都為土牆。
旅游業憂心忡忡
中國目前有兩個珠峰大本營,皆位於震央的日喀則定日縣內,日喀則市也因此成為戶外愛好者的天堂。
近年來,中國戶外運動熱潮興起,到雪山度假、過春節是極為熱門的選擇,作為珠峰旅游路線必經點、且擁有兩座機場的日喀則市區一般會在春節期間迎來一個游客小高峰。
地震發生後,一位負責西藏旅游的導游告訴BBC,雖然重開珠峰線路“不知道要何時,但游客不用擔心,西藏很大的,雅魯藏布江附近線路都很安全”。
接近春節,這名導游不想放棄旅游旺季的生意。在過去24小時裡,她在生活分享平台小紅書上發送了三條經日喀則前往珠峰線路反向的旅游路線,一遍遍強調“都很安全”,盼望游客潮如期而至。-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沒想到竟是夫妻 這5對明星夫妻太讓人意外了吧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家中藏2億現金,祖墳挖出3公斤金磚?官員被曝...
-
- 素裡倆女孩今早結伴上學 下落不明
- 距離溫村僅40公裡 兩房屋不超50萬
- 心碎 加國3車相撞4學生和老師慘死
- 短租房沖上頭條 加國屋主為牌拼了
- 女子婚內出軌被情人殺害,凶手灌屍體農藥偽造自殺
- 智商爆棚 大溫"宅男"華裔小哥火了
-
- 俞灝明與王曉晨結婚上熱搜!西紅柿與雞蛋之戀...
- 20年來加國暑期就業從未如此糟糕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男子偷渡境外網絡賭博:非法獲利171萬獲刑6年半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與李晨分手6年!范冰冰520罕發聲:還過嗎?
-
- 潛在通脹升 央行6月降息概率下降
- 歐美年輕人寧願相信"中國什麼沒做就贏了"(圖)
- 終於!大溫新超級港口建設開始招標
- 慘! 溫哥華跌出全球最佳城市榜單
- 中國官媒隱去王小洪 日本:他是關鍵角色
- "就地死亡"!央視主播將"兩岸"喊"兩國"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