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4-02 | News by: Letsight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有人是为了更扎实的学术基础,有人是为了更严格的管教环境,有人则是为了孩子对母语和文化的认同感。
无论原因如何,每个家庭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
但带孩子回国,究竟意味着什么?适应过程中会有哪些挑战?这些家长是否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回国后,孩子的成长超出预期
去年11月底,博主@木沐牧慕 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哥哥插班三年级,妹妹插班一年级。转眼一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的适应过程既充满挑战,也带来了不少惊喜。
在美国,兄妹俩就读于一所以玩中学(play-based)为主的教会学校,四年级之前几乎没有课后作业,学校强调自由发展和家长陪伴,主张释放孩子的天性和“全人教育”。
回国后,即便去的是相对“不卷”的国际私立学校,也开始有了课后作业。不过,孩子大多能在学校完成,周末的作业量也在可控范围内,通常3-4小时可以搞定。
妹妹刚回国时,经常嚷嚷着不喜欢学中文,但一年后,兄妹俩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识字量和表达能力大幅提升。
尤其是哥哥,如今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经常主动提到自己学到的历史故事。经过一年的沉浸式学习,哥妹俩基本实现了真正的双语能力。
妹妹在美国时对数学兴趣一般,但回国一个学期后就在袋鼠数学竞赛中拿下银奖,期末考试还考出了班级唯一的计算满分,这份成就感,让她对数学的兴趣大增。
在美国的课堂上,孩子们有很高的自由度,比如自由阅读时,有的趴在地上,有的葛优躺,还有的直接坐在桌子上,单这些在国内的课堂是行不通的。
回国后不久,妹妹当上了纪律委员,负责监督同学们的课间表现。
相比于国外的中小学,国内的学校更加注重规则感、纪律性和集体意识,在安全管理方面也更加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过度保护。
在美国,体育课是兄妹俩每天最期待的课程之一。除了正式的体育课,每天8点到3点的在校时间里至少有1-2小时可以在户外自由活动,经常放学带着一身汗味回家。
但是回国后,体育课的运动量明显减少,冬天甚至连羽绒服都不用脱,可见运动强度有多低。
国内的孩子普遍穿得更厚,养育方式也更“精细”。每个班级都配有生活老师,全程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户外活动也相对较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OpenAI执行长表示"同情"马斯克:他缺乏安全感
- 6500万中奖者犹豫是否应叫醒妻子
- 吴秀波绝对想不到,陪他333天的陈昱霖能如此狠心
- 大温的他中八千万 35岁就递交辞呈
-
- 朱媛媛患病后一直希望奇迹出现,病房照令人泪目
- 电视剧《开画少女漫》开播,沈月王敬轩主演,能成校园剧黑马吗?
- 安省租客搬走后收到房东$1.2万账单!网友支招
- 自由党又丢一席 多数政府还有戏吗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邻居狗吠太吵 投诉2年无果 他放出2条…
-
- 美国前总统拜登患癌,中文互联网一片幸灾乐祸?
- 住房危机 大温超过2千套公寓空置
- "就地死亡"!央视主播将"两岸"喊"两国"
- 比他哥更惨!辛瓦尔弟弟被钻地弹送入地狱
- 胡锦涛罕见露面 传政治局召开"废习会"
- 振龙电器 各类热销家电 种类齐全
-
- 与川普通电话竟谈及梅拉尼娅 普京"爆料"
- 向习要护照 贺建奎手持美国绿卡公开喊话
- 反常新闻:李强替代党魁,习多次缺席重要大会
- 路透社: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称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加国惨 财政状况恶化超其它G7国家
- 德国外长:北京应承担乌克兰战争和平责任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