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4-24 | News by: 钛媒体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电动汽车自燃事故中72%的案例与电池热失控直接相关,而涉事车辆中近半数宣称“通过国标安全测试”。
割裂背后,或许就是车企精心设计的“特供电池”陷阱——
实验室里用顶级电芯通过穿刺、撞击等极限测试,让消费者觉得它们的电池“安全”。但量产车却混装了其他品牌电芯,甚至二三线品牌电芯,安全性大打折扣。
电芯是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它不等于完整的电池。简单科普一下就是,电芯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组件构成,是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核心单元。而电池则包含了电芯、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外壳等组件,是一个完整的成品,直接装载在车上。
如果说电池是一瓶酒,那么电芯就好比是酒水。
我们买酒当然是要关注酒本身的口感和品质,酒不好,包装再华丽也没用。只有酒好的同时,再配上精美的包装,才是上乘的商品。
现实情况中,很多车企就是过度强调了电池这个“包装”,在关键的电芯上却是鲜有提及,故意混淆视听,让消费者无意中踩了电池安全的坑,为日后的用车埋下安全隐患。
所以,在这场安全博弈中,消费者亟需穿透车企的话术迷雾,直击电芯这一核心命脉。
电芯:被车企刻意隐藏的“基因密码”
在动力电池的微观世界里,电芯是决定生死的“DNA链”。2025年行业报告显示,宁德时代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将电芯单体失效率压至十亿分之一(PPB级),而部分厂商仍停留在百万分之一(PPM级),风险差距高达千倍。
图/ALD技术原理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或许是在技术上有难以逾越的鸿沟,一些电池企业选择用价格撬开车企的供应商库,成为车企的二供电芯,甚至三供电芯。
而车企用高品质电芯封装的电池来证明全部电池安全,暗地里却使用了其他品牌电芯的这种“偷梁换柱”策略,本质是将电芯安全与封装技术强行解耦。
2024年某新势力品牌被曝光的案例极具代表性:其宣传视频中穿刺测试的电池包采用宁德时代“超强稳定”电芯,而量产车混装某三线品牌的“经济型”电芯。检测机构拆解发现,后者在热失控温度指标上比宁德时代低了42℃,这正是导致多起充电自燃事故的元凶。
更隐蔽的操作发生在模组层面:某德系品牌被曝光在标准模组中插入“降级电芯”,这些电芯循环寿命仅为主力电芯的60%,却通过BMS的“削峰填谷”策略掩盖性能差异。
图/BMS电器架构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加国最富省闹独立 拿到公投签名数
- 准备好 宜家年度最大促销马上开始
- 大温加油站男子被刺伤 警寻嫌疑人
-
- 没认出来,巨石强森有头发了!坐飞机捡回一条命,新片演UFC冠军
- 大温本周的各项丰富多彩活动汇总
- 拖欠率飙升!加国人陷严重债务危机
- 比利时一家五口定居贵州当农民,卖房产捐款200万
- 突发!女省长承诺2026年独立公投
- 温哥华牙医诊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务
-
- 内忧外患 大温四月份房市继续疲软
- 教材都没有 大温两所私立学院离谱
- 望川普高抬贵手!北京考虑派他前去美国
- 可怜 BC熊妈袭击人被杀遗留3熊崽
- 上海超市突然全是韩国人 拖着拉杆箱扫货
- 解放军杀器大突破!美本土首度暴露在打击范围内
-
- 北京疯狂"求发财" 挤爆雍正唯一钦点财神庙
- 大便攻心!她17天没排便 宿便堆积直戳心脏
- 要当爹了,赫拉芬贝赫社媒晒照宣布女友怀孕
- 《蛮好的人生》大结局:李奋斗打脸丁致远,唐玲和李青青没遭报应
- 欧中建交50年:从双赢到"制度性对手"
- 力邦艺术港 展览活动拍摄场地租赁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