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7 | 來源: BBC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美博弈 | 字體: 小 中 大
Getty Images
5月7日,距離特朗普宣布“解放日”關稅超過一月,中美政府各自宣布將派代表在瑞士舉行會談。
幾乎整整七年前(2018年5月3日和4日),中美進行了第一輪貿易談判,一些事情似乎並未改變:兩國依然是特朗普和習近平執政,美國還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特朗普對關稅情有獨鍾;另一些事情似乎讓世界局勢今非昔比:俄烏戰爭挑戰了戰後的世界秩序,特朗普的MAGA傾向“背刺”盟友,一場新冠疫情讓中國經濟受傷不輕,但中國制造2025總體上取得成功。
深入這次會談的細節,中方的代表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他將於5月9日-12日訪問瑞士;美方代表是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裡爾,他們也將在本周前往瑞士。再有雙方的關稅規模遠高於特朗普第一任期時(2018年)的貿易談判,當時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現在則高達145%。
“這些會談是個好兆頭,”經濟學人智庫(EIU)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志昂(Nick Marro)向BBC中文表示,但這很可能只是一個漫長而曲折過程的開始,因為雙邊經濟糾紛不僅僅關乎關稅,還包括中國的經濟失衡、美國的出口管制等議題的緊張局面。“任何暗示局勢緩和的舉措都屬積極,但我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難以擺脫當前困境。”
不過也正是七年前,當時中方負責談判的劉鶴在一次發言中說,“歷史或以不同的方式重演,或把我們帶到似曾相識的十字路口”。對比七年前,梳理兩次談判的異同之處,或許可以幫助讀者更好了解當前的事態。
Reuters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中)現在負責美國的關稅事務。
人選變化:鴿與鷹
比較顯著的是雙方的人選變化,中方仍是主管經濟的副總理,但任職的人從劉鶴變為何立峰。
劉鶴長期在中央任職,扮演“智囊”的角色,從第八個五年計劃到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劉鶴曾參與制定多份中國經濟長期規劃,先後為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任國家主席起草經濟講稿。中共十九大上,劉鶴躋身政治局委員,一個從未在地方政府任職的官員位列“黨的領導人”,並任副總理,掌握經濟領域實權,這樣的升遷軌跡頗為罕見。
劉鶴最終在多輪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後,在白宮和特朗普簽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而後因為疫情等原因,這份協議“幾乎沒有履行”。
二十大卸任後,劉鶴不再任實際職務,但還發揮作用。2023年7月,時任美國財長耶倫訪華,見完李強和何立峰,還與已經退休的劉鶴見面,當時《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稱,劉鶴在卸下所有職務後,仍參加中國政府有關經濟事務的內部會議,並具有很高的影響力,他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對北京而言極為有價值。-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中美迅速"休戰" 美國盟友卻陷入"苦等"中…
- 加國男子被跳橋人砸死 市府成被告
- 恐攻以國引戰真意曝光!發現哈瑪斯高層會議紀錄
- 愛奇藝、騰訊、優酷甩出"巔峰劇"火力全開,誰能登頂獨占鰲頭?
-
- 熱帖:中美博弈新階段,這個"熱帶中國"火了
- 不顧旅游業警告 BC省繼續打擊短租
- 公寓市場正在放緩 買家都去哪了?
- 年輕夫婦這樣靠房掙夠錢提前退休了
- 五熊一家頻頻上門 女房主不淡定了
- 溫哥華匯款/外幣兌換 匯率最優安全
-
- 智庫:加國聯邦應裁員6.4萬 省百億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葉童,有著張揚的生命力和灑脫的帥性,乘風破浪正當時 | 二湘空間
- 朝鮮派兵援俄惹禍:烏克蘭或向國際法院起訴金正恩?
- 力邦藝術港 展覽活動拍攝場地租賃
- "休戰"90天 中國對美出口商樂觀不起來
-
- 加國移的民!78歲老頭涉嫌性侵幼女
- 交易詭才:在中東,看到了川普的偉大
- 中國解禁中東力挺,波音股價飆升50%成大贏家
- 赴美旅行新規:手機被查 這些人正被重點盯上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這省新推小費法 民眾期望全加實行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