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15 | News by: 忘川边的但丁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各位好,前天《对祥林嫂,其实我们都误解了鲁迅的本意》一文,有位朋友付费点题,让我在谈了《祝福》中的祥林嫂之后再聊聊《伤逝》这篇小说,说说为什么鲁迅在这篇小说当中“批判了子君这个知识女青年”。
她这样一说,我倒真觉得这篇小说值得好好讲讲了,因为记得中学时,我第一次读这篇小说,也和她有类似的困惑。而今天回头再看,这其实是一个中了鲁迅先生“叙事诡计”后的有趣误解。
不,与《祝福》一样,《伤逝》不是我们曾以为的那个意思。
作为一个笔调冷峻“从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作者,鲁迅先生是很少写爱情的,他的笔下更多是人性的丑恶和世态的冷淡。但《伤逝》这篇小说的存在,表明了先生绝不是不会写爱情,相反,他太会写,并把爱情看的太透,透彻到我甚至觉得,如果先生再多写一些这样的小说,估计同时代“鸳鸯蝴蝶派”或者后世琼瑶阿姨的爱情小说,怕就没人看了——因为鲁迅写的太透太冷了,人们真读懂了,就会对爱情“脱敏”。
《伤逝》这本小说的高妙 ,首先在于这篇小说截取爱情片段的独特——小时候听童话故事,一般结局都是一句“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普通的爱情小说,也往往以“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重逢”作为结局。
但《伤逝》却恰恰是从这个别人搁笔的地方开始写起的——它描写的是五四运动之后一对知识青年男女(涓生与子君)大胆的冲破束缚他们的传统伦理,以近乎私奔的形式勇敢的生活在了一起。
但是然后呢?然后,生活的重压磨光了两个人爱情,两人最终分手,涓生失业、子君被抛弃后更是惨死。活脱脱一个爱情悲剧。
啊、那么酿造这出悲剧的主要责任人又到底是谁呢?这就是《伤逝》这本小说有趣的第二重问题了。
记得大学时一次文学讨论课上,老师还让我们就“鲁迅到底站男还是站女”展开过辩论,这个事儿确实值得一说,因为再原小说种涓生和子君这两个人物似乎各有性格上的诸多缺陷,这些缺陷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让人不知道最终是那一条让他们走向了最终失败。所以那节课上,我报告的结论是:鲁迅并不谴责其中任何一个人,他所谴责的是那个造就这场悲剧、窒息年轻人自由和独立意识的时代。
最后这个报告还拿了个不错的分数。我就一直把这个结论延为定论,想了这么多年。
但去年大约也是这个时候吧,有篇爆火文章的引发热议,却让我突然觉得,我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对,那篇文章叫《我妻之死》。
时隔一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篇文章,该文是一位丈夫写的,他比他小许多的妻子移民去了加拿大,妻子在那里罹患绝症,并死在了那里。这个丈夫写那篇文章的本意大约是想借“痛吊吾妻”之名,谴责一下加拿大的医疗体系,捎带手卖个惨。但文章爆火之后却引发了无数人的反感,因为大家从该文被修饰的字里行间当中,还原出了这位丈夫是个遇事溜肩膀、啥活不干、并且对自己的妻子各种明褒实贬的“体制内软弱知识分子”。
看那篇文章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感觉似曾相识,然后惊觉,鲁迅在《伤逝》里可能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深到我们大多数人,也许都没注意到——因为《伤逝》这篇小说中的许多语气、口吻,和《我妻之死》实在是太像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温哥华牙医诊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务
- 温村房市不好?这套上市6天就成交
- 房屋升值不算啥 这才是新炫富手段
- 尽管存在错误 这选区自由党一票胜
- 加国女孩被狗咬重伤 狗主人被判刑
- 您或许成为今年烟花汇演尊贵评委
-
- 王诗龄进英国名流圈 和卡米拉热聊和公主合影
- UBC女保安惨死 嫌犯又这样开脱了
- 傻眼!大温3人被捕 缴获大量卫生纸
- 大温华裔车祸惨死 嫌犯就这样没事了
- BC占地1.4英亩的海滨房产不到百万
- 老父亲在大温住院 莫名摔成了骨折
-
- 卡尼新班子亮相 多新人这些人出局
- 新内阁将很精简 超过一半是新面孔
- 多选区重新计票 自由党或拿171席
- 温哥华牙医诊所 提供全面牙科服务
- 温哥华前市长强势回归 担任这部长
- 挂了半年 西温千万豪宅再降300万
-
- 中国大使期待会谈 卡尼:与中国没有相同价值观
- 15岁天才少女因付不起学费,将被迫离开加拿大
- 快讯!中国解除对波音飞机交付禁令
- 大换血!加国新内阁宣誓!方慧兰留任
- 周一检查周四手术 加国人国外就医
- 耗了8年花3亿 梅西隧道连工都没动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