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20 | News by: 文汇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达到101,526人,同比上升4.3%。随着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恶性化趋势显现,这一议题逐渐从司法系统内部走向公众视野。
电视剧《无尽的尽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具有现实穿透力的作品。它以多线叙事勾勒出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案件,试图在舆论喧嚣中搭建一座通往理性的桥梁。
这部豆瓣开分8.2的高分剧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题材剧,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反映了家庭失职、制度漏洞以及环境冷漠等多重社会现象。
剧中并未回避“未成年是否等于免责”的社会争议,而是通过一系列真实、沉重的案例,引导观众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他们背后的悲剧,是天生的一部分,还是一步步走向绝路的过程?
剧中多个案件直击当下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痛点,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刻画,也有对集体沉默的冷峻反思。
直面“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法律原则
第一个案件以15岁少年张文轩的悲剧震撼观众——因被诬告“告密”,他在烂尾楼遭遇三名同龄人殴打、撒尿羞辱,最终被黄家旺以“跳楼删视频”胁迫坠亡。施暴者明知其未当场死亡却冷眼旁观的情节,与2019年大连13岁男孩杀人案、2023年邯郸初中生弑同学案等现实案件形成残酷呼应,直指未成年人极端暴力犯罪中法律惩戒与教育挽救的艰难平衡。
法庭判处主犯黄家旺8年徒刑、从犯6年与5年的结果,非但未能平息争议,反而引发舆论海啸。受害者母亲陈慧雯丧子之痛的哭喊与向检察官泼油漆的过激举动,既折射公众对司法透明的诉求,更暴露法律理性与民众情感之间的深刻裂痕。
庭审场景成为价值观对决的浓缩舞台:检察官林之桃援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性论述遭舆论标签为“冷血”;黄家旺宣判时的麻木与陈慧雯当庭摔碎遗像的崩溃构成尖锐对比。-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新西兰法国加强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监管
- 倪虹洁谈16岁儿子落泪:他从不回我信息
- 烟硝再起?中对美征74.9%反倾销税
- 大温的他中八千万 35岁就递交辞呈
-
- 温哥华贷款经纪 解决各类疑难贷款
- 中国游客疯狂打卡 理由比节目荒诞
- 惨烈车祸三名青少年丧生 是他们!
- 距离温村仅40公里 两房屋不超50万
- 五熊一家频频上门 女房主不淡定了
- 大温这条大桥已提前双向重新开放
-
- 唉!温哥华又被贴上最不想要的标签
- 拜登确诊这癌晚期 为啥没有早发现
- 兰里地产专家 多年兰里地产经验
- 最新警告:百米超级海啸席卷西海岸
- 台长"心碎" 美国之音大规模裁员
- 纳奈莫一游 美国护士想举家搬到BC
-
- 中国工厂"电话被打爆" 美国客户急疯了
- 反转了!卡尼称秋季提交联邦预算
- 有的部门已经瘫痪,解放军中人心惶惶
- 赴美旅行新规:手机被查 这些人正被重点盯上
- 美越贸易谈判之际 越南豪送川普集团15亿美元
- 交易诡才:在中东,看到了川普的伟大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