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0 | 來源: 文匯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數據,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達到101,526人,同比上升4.3%。隨著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惡性化趨勢顯現,這一議題逐漸從司法系統內部走向公眾視野。
電視劇《無盡的盡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一部具有現實穿透力的作品。它以多線敘事勾勒出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案件,試圖在輿論喧囂中搭建一座通往理性的橋梁。
這部豆瓣開分8.2的高分劇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題材劇,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家庭失職、制度漏洞以及環境冷漠等多重社會現象。
劇中並未回避“未成年是否等於免責”的社會爭議,而是通過一系列真實、沉重的案例,引導觀眾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對待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他們背後的悲劇,是天生的一部分,還是一步步走向絕路的過程?
劇中多個案件直擊當下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痛點,既有對個體命運的深刻刻畫,也有對集體沉默的冷峻反思。
直面“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法律原則
第一個案件以15歲少年張文軒的悲劇震撼觀眾——因被誣告“告密”,他在爛尾樓遭遇三名同齡人毆打、撒尿羞辱,最終被黃家旺以“跳樓刪視頻”脅迫墜亡。施暴者明知其未當場死亡卻冷眼旁觀的情節,與2019年大連13歲男孩殺人案、2023年邯鄲初中生弑同學案等現實案件形成殘酷呼應,直指未成年人極端暴力犯罪中法律懲戒與教育挽救的艱難平衡。
法庭判處主犯黃家旺8年徒刑、從犯6年與5年的結果,非但未能平息爭議,反而引發輿論海嘯。受害者母親陳慧雯喪子之痛的哭喊與向檢察官潑油漆的過激舉動,既折射公眾對司法透明的訴求,更暴露法律理性與民眾情感之間的深刻裂痕。
庭審場景成為價值觀對決的濃縮舞台:檢察官林之桃援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理性論述遭輿論標簽為“冷血”;黃家旺宣判時的麻木與陳慧雯當庭摔碎遺像的崩潰構成尖銳對比。-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新西蘭法國加強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監管
- 這公共市場將迎來眾多新餐館入駐
- 慘烈車禍三名青少年喪生 是他們!
- 心疼大S!汪小菲二婚奢華一目了然
-
- 住房危機 大溫超過2千套公寓空置
- 獨一無二!加國玻璃蝴蝶銀幣太美了
- 卡尼新班子亮相 多新人這些人出局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薄熙來和谷開來獄中離婚 兩人同時丟下一句話
- 加國十多萬用戶上網&手機遭遇中斷
-
- 碳稅取消 加國4月通脹率或至1.6%
- 路透社: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稱願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 "我的房子,寧可空著也不租給老人"...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溫哥華資深貸款專家 解決貸款需求
- 德國外長:北京應承擔烏克蘭戰爭和平責任
-
- 俄需要達成怎樣的特別軍事行動結果?普京回應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拜登確診這癌晚期 為啥沒有早發現
- "休戰"90天 中國對美出口商樂觀不起來
- 比他哥更慘!辛瓦爾弟弟被鑽地彈送入地獄
- 突發!加國郵政周五開始撂擔子罷工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