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21 | News by: 科学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近日,在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提及我国高等教育时发出上述灵魂拷问并感慨:“这是我做校长百思不得其解的。”
王树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他却说:“我唯一得到实践验证的是那些读博士的没有他们做得好,我们的教育怎么办?为什么我们想栽树没有栽成,而这些孩子走出校门后得到那么好的发展,为什么事与愿违?”
对此,王树国明确抛出了自己的观点:“真正的实践环境当中,学历不等于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在实战状态下磨炼出来的。”
王树国 图源:搜狐科技
1
“大学要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
高等教育变革,是全世界正在讨论的话题。
在王树国看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剧变,社会与大学的反向交流正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很多发明创造创新乃至新形态的引领都来自社会,社会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
对此,他在多个场合提到,大学不再是从外部撬动社会的支点,“大学必须从单一学科为支点的传统封闭小圈子当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王树国多次提及迈克尔·吉本斯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一书中指出的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吉本斯指出,欧洲大学中的一些学术带头教授主要关注国家基金的申请。这些教授通常会围绕国家基金的资助方向来组织研究团队,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生。
吉本斯认为,这种以学术带头教授为中心的组织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学的研究生态。教授们通过申请国家基金来获取资源,并将研究生和博士生训练成能够延续其研究方向的“替代者”。这种模式虽然有助于集中资源和提高研究效率,但也可能限制学术创新和多样性。
在王树国看来,这类现象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问题。他多次呼吁,做学术研究应该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不能脱离社会,或带着晋级晋升职称、获得荣誉等功利性的目的。
2
文科迎来发展新契机
在当下大学应该如何变革的课题中,还包括人工智能应该如何与大学教育紧密融合的难题。
“我们规避它不是办法,拥抱它才是主动的、可取的态度。”在王树国看来,过度担忧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弊端,人们最终将被人工智能所奴役,甚至受到伤害,“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王树国认为,只有主动地拥抱人工智能这项新技术并把握它,才能够扬长避短,保证人类沿着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一些文科未来将没有用武之地,或者走向消亡的观点,王树国并不认同。他认为,当这些问题产生的时候,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反而不是理工科。
王树国表示,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建立相应的文明体系,包括法律法规秩序,来确保新技术的诞生对人类的伤害最小,甚至控制它,让它不伤害人类,从而最大程度释放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这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这场新技术革命同样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发展的契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微软执行长:中国DeepSeek R1足以匹敌OpenAI
- 朝鲜派兵援俄惹祸:乌克兰或向国际法院起诉金正恩?
- 淑妃控告溥仪虐待 内容曝光 溥仪崩溃
- 终于!大温新超级港口建设开始招标
-
- 兰里地产专家 多年兰里地产经验
- NASA:太阳耀斑爆发可能致全球停电
- 正午阳光出品的10大巅峰剧,《琅琊榜》仅排第三,榜首实至名归
- 中国人在沙漠种的10万株玫瑰,开花了!网友....
- 炸弹威胁 293人航班机场紧急疏散
- 陆路进美国将要接受面部生物识别
-
- 突发!加国邮政周五开始撂担子罢工
- 台长"心碎" 美国之音大规模裁员
- 印度控中国向巴提供卫星支援 曝北京反应
- 碳税取消 加国4月通胀率或至1.6%
- 大温著名发廊 美发师都来自于日本
- 赴美旅行新规:手机被查 这些人正被重点盯上
-
- 纳奈莫一游 美国护士想举家搬到BC
- 向习要护照 贺建奎手持美国绿卡公开喊话
- 路透社: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称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加国这社区颇发:勒索不成惨遭枪杀
- 罢免总统:国民党迎合北京的一场闹剧
- 比他哥更惨!辛瓦尔弟弟被钻地弹送入地狱
-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