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4 | 來源: 加西周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一份最新的集體訴訟揭露,全美超2億家庭使用,號稱“微波加熱安全”“冷凍安全”的Ziploc保鮮袋,可能在日常使用中釋放出大量致命的微塑料。
這起由加州居民切斯洛(Linda Cheslow)提出的51頁訴狀指出,Ziploc冷凍袋、滑扣冷凍袋、滑扣儲存袋,以及各式Ziploc塑料容器,在微波爐加熱三分鍾內,每一平方厘米塑料就可能釋放多達422萬個微塑料顆粒,以及驚人的21.1億個納米塑料顆粒。
這些塑料制品在正常使用時可能會分解,釋放出微塑料和納米塑料顆粒。這些微小顆粒不僅可能污染食物,還可能潛入人體,帶來嚴重健康隱患。
什麼是微塑料?簡單來說,就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它們和癌症、心血管病、內分泌幹擾、甚至生殖系統問題有關。
而最新一項對人體樣本的對比研究顯示,從2016年到2024年,人體內微塑料含量暴增了50%。
不僅如此,科學家還在高達7到30倍的大腦樣本中發現了比肝臓或腎臓更多的微塑料,而且癡呆症患者體內的含量更高,骨髓裡也能檢出聚丙烯微塑料的蹤跡。
訴狀中質疑,Ziploc產品上用“Microwave Safe”“Freezer”等標簽誤導消費者,讓人以為只要按說明操作,就能萬無一失。
原告認為,生產商舒潔強生(S.C. Johnson)在明知產品存在健康風險的情況下,把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常見塑料美其名曰“食品級安全”,卻刻意隱瞞了它們在冷熱交替環境下會分解出微塑料的事實,嚴重背離了食品容器的最基本功能。
對於這一指控,舒潔強生方面迅速作出回應,稱“Ziploc產品按指示使用時是安全的”,並否認所有有關微塑料釋放的指控毫無根據。
然而,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研究的不斷深入,普通消費者只能在標簽和宣傳之間摸不著頭腦——到底誰在說實話?
更讓人擔憂的是,現在有聲音呼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更新微波安全標識的法規。
目前的標准,顯然沒有考慮長期化學暴露的風險,也沒跟上塑料制品實際使用方式的演變。有專家指出,如果法規不及時跟進,消費者每天都在廚房裡給自己和家人做實驗,實驗對象就是他們的身體。
集體訴訟建議將過去四年內購買過相關產品的消費者囊括在內,勝訴後,符合條件的群體成員可分享賠償金。
這場風波還引發了更大的討論:我們對塑料制品的依賴是不是該重新審視了?在美國,塑料保鮮袋和容器因價格實惠、方便耐用,早已成為家家戶戶的廚房標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拜登患癌後首次公開露面"感覺很好" 合影曝光
- 游樂場預警 多地出現死傷央視曝光
- 薄熙來和谷開來獄中離婚 兩人同時丟下一句話
- 胡耀邦恨鄧小平過河拆橋 被老鄉王震起外號
- 5月24日追劇日歷,7部電視劇更新,港劇《執法者們》今日收官
-
- 反轉了!卡尼稱秋季提交聯邦預算
- 溫哥華會計事務所 收費低 服務好
- 加國這社區頗發:勒索不成慘遭槍殺
- 經濟出現喜訊 加元飆至七個月高點
- 拜登確診這癌晚期 為啥沒有早發現
- 朱媛媛全家福公開!和媽媽共用一張臉,姐姐很美,哥哥身份曝光
-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不堪低價沖擊!歐盟擬對中國跨境電商征稅
- BC省拖車內發現去年失蹤男子屍體
- 有利買家 加拿大房價正進入調整期
- 牛! 加國CPP新財年投資回報為9.3%
- 《護寶尋蹤》央視首播收視第1,超《藏海傳》,觀眾評價出奇一致
-
- 中國出口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 以色列國防軍向歐盟和中國外交官鳴槍,結果…
- 罷工能避免嗎?加國郵政提供新報價
- 美國員工收到"通知" TikTok也要裁員了
- 盧比奧表態:美國不會向"這些人"發放簽證
- 收視第一,全員狠人,我斷言:央視這部劇,又要火向全國了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