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5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人形機器人注定是今年科技窗的一大熱點,關於是否一定要是“人形”,以及人形機器人的市場前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在梅花創投合伙人吳世春、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等人看來,停留在表演階段的機器人未來難以轉化成工廠所需的生產力,現階段無法產生真正價值。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 來源:主辦方供圖
機器人到底需不需要是“人形”?
人類之所以更喜歡長得像人的機器人,是因為這個社會是按照人類的需求建造的,長得像人自然可以適配人類通用數據,代替人類處理幹活。
但光長得像人並不能代替人類。在此次Beyond展會閉幕式上,蔡崇信指出,人形機器人目前的智能水平遠無法和人類相比,技術層面上還有很多障礙需要克服。“我們在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但在空間智能方面仍需要繼續努力,才能進一步推動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在應用層面,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訪時指出,目前行業裡對於機器人如何應用,主流思路是從工業場景過渡到商業服務,最終走進家庭場景。其中,最先考慮的是機器人進入更標准化、任務較為單一的工業制造場景,例如汽車制造車間、3C電子裝備、物流貨運等。
而真正高度自動化現代工廠的理想狀態是“沒有人”。傅盛稱,在現代化工廠裡,大部分崗位已經可以用機械臂等設備完成,這些崗位並不要具備完整人形的機器人,甚至也不需要雙腿部分。
傅盛指出,目前工廠普遍采用輪式設備進行高效的移動操作,輪式機器人可以承載200到300公斤的重量。在工廠裡,很少見到工人來回搬運物品,哪怕是最基礎的崗位也已避免了這種低效的操作方式。
吳世春告訴澎湃科技,目前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主要以表演和教學為主,但其在家庭場景和工業場景的適用性還未得到驗證。在他看來,要實現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和家庭的場景落地,至少還需跨過三個門檻。
“首先是機器人的泛化能力,其次是能耗,最後是安全。”吳世春認為,機器人未必需要一定是人形,Robot在翻譯上可能存在一些誤解,它並不是指機器人,而是指能替代人勞動的機器,不是必須具備人形的才叫機器人,只要能替代某一項人的勞動能力的機器,就是一個好的Robot。
在吳世春看來,現階段的機器人,更多只是從需要遙控器的變成無需遙控器而已,大部分還不具備真正商業化落地能力。
表演機器人的價值在哪裡?
此次的Beyond展區內,也能看到不少人形機器人使用靈巧手彈奏鋼琴、古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宇樹機器人光環消失 現在只能當演員?
- 汪小菲二婚,我只看到一個疲憊的中年人
- 屋主崩潰:修次管道變成5萬的大賬單
- 龍舟節規模盛大 還有各種精彩活動
-
- 離譜!新能源汽車維修成了高危職業
- 加拿大稅務局裁員280人 主要在這
- 游樂場預警 多地出現死傷央視曝光
- 公寓市場正在放緩 買家都去哪了?
- 大溫網紅瀑布徒步失蹤少年 悲劇了
- 蘭裡地產專家 多年蘭裡地產經驗
-
- 四川紡織廠大火燒了1天1夜 傳討薪員工傷人縱火
- 罕見使用"清除"一詞,美對中發出強硬信號
- 盧比奧表態:美國不會向"這些人"發放簽證
- 百度李彥宏:蘿卜快跑全球已部署超 1000 輛無人車
- 俞灝明與王曉晨結婚上熱搜!西紅柿與雞蛋之戀...
- Condo鎖盒密密麻麻!多倫多這種公寓最難賣
-
- 真要"棄"台?盧比歐:台自衛能力成嚇阻關鍵
- 國字臉猴"大壯"去世 曾因方臉"丑"出圈
- 驚人視頻瘋傳:男子在自己的葬禮上復活了…
- 離奇 男子列治文冒充警察還打911
- 非法入境20年 在美女子被罰182萬美元
- 溫哥華資深地產經紀 工作誠信認真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