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5 | 來源: 香港01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哈佛 | 字體: 小 中 大
2025年5月19日,美國華盛頓,圖為川普在白宮玫瑰園發表講話。(Reuters)
美國國土安全部一紙公告,將哈佛大學再次推進漩渦:其“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認證被撤銷,2025-2026學年不得招收任何持F類或J類非移民身份的外籍學生。此外,現有持F類或J類非移民身份的學生必須轉學至其他高校,否則將無法維持其非移民身份。這是繼今年4月凍結向哈佛大學提供的超過22億美元多年度撥款和6000萬美元多年度合同之後,川普政府再次對哈佛大學使出“殺招”。
哈佛隨即以違憲為由,入稟聯邦法院叫停禁令,獲法院同日頒布暫時保護令,阻止禁令生效。但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下“死手”這事兒,堪稱博弈大戲,背後是川普政府與哈佛由來已久且不斷激化的矛盾沖突。
權力博弈
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發難,表面基於校園內所謂 “反猶主義” 問題。2023 年巴以沖突後,美國高校出現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浪潮。川普政府藉此稱哈佛對猶太學生有敵意、同情哈馬斯,可不少示威學生是猶太人,“反猶主義” 只是其幹預高校管理的藉口。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DEI)政策不滿,這是雙方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
美國保守派認為哈佛等精英大學的 “DEI” 部門存在基於種族的不當行為,違反聯邦民權法,他們覺得哈佛推行的這些政策挑戰傳統價值觀和白人權益,是 “政治正確” 的泛濫,必須遏制。
川普政府要求哈佛終止DEI相關項目,實行 “基於成績或才能” 的招生與招聘政策。哈佛大學是美國高等教育旗幟,代表左翼文化中心,秉持學術自由、獨立自治理念。川普政府代表右翼保守勢力,上台後就誓言對被視為自由主義溫牀的大學采取行動,鞏固權力基礎。哈佛公然反抗川普政府指令,觸動其權威。
哥倫比亞大學在政府施壓下妥協,哈佛卻將川普政府告上法庭,這在川普眼裡,簡直是“公然挑釁”,促使川普政府采取更強硬手段,目的只有一個:打掉這面反對旗幟,殺雞儆猴。
川普為何對哈佛下死手?
讓我們進一步抽絲剝繭,川普為何對哈佛下死手?要真正搞清楚這件事,還得從“人財務”三個維度去看。
首先從“搞人”的角度。一個非常基本且必要的問題是:“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川普的最大敵人是誰呢?他在很多場合都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最大的敵人不是中國也不是俄羅斯,而在我們內部 ... ”,其實就是民主黨。這是事實。
對於像美國這樣的大國來說,內政始終比外交要重要得多。真正強大的敵人,往往在內部。事實上,越是大國來說,安內的優先級就越可能高於攘外,甚至攘外也只是安內的手段而已。
由此再來看看這次處於事件風口浪尖的哈佛,和民主黨又有什麼關系呢?看看出過哪些民主黨大佬就清楚了。隨便報幾個名字:奧巴馬(Barack Obama)、賀錦麗(Kamala Harris),布林肯(Antony Blinken),耶倫(Janet L. Yellen),薩默斯(James Summers) ...
畢竟頂尖大學所在選區中,川普在2024年僅贏得4個,其餘40個均被民主黨拿下,這也印證了高校作為“左翼堡壘”的定位。站在川普的角度,這樣的學校未來怎麼能培養出“真正的優質人才”呢?所以以安全為由也好,以DEI也好??“自己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件事很重要。
其次從“搞事”的角度這次事件就是關稅戰的“姊妹篇”,其本質還是反全球化。如果說關稅戰阻礙的是商品的自由流動,那麼“哈佛事件”的本質則是學術交流領域的反全球化,它阻礙的是知識的自由流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川普最新表態:哈佛應該限制外國學生至15%
- 今起走起 Uber在BC省全境提供服務
- 冰川崩塌畫面曝光 泥石流摧毀整座山村
- 今夏在溫哥華上空看雪鳥飛行表演
-
- 加國6月生效法律法規 影響很多人
- 新西敏市議會投票將移除美國國旗
- 新變種開始全球傳播 新冠病例上升
- 佛洛伊德逝世5周年,BLM運動式微
- 突破!世界最高3D打印建築 長這樣…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 哈佛前校長公開炮轟:川普這是送中國大禮
- 僅此一次!安哲大師最痛徹心扉的藝術佳作
- 朱媛媛的猝然離世,給所有人提了個醒,3個啟示,值得多少人學習
- 如果阿省宣布獨立 BC將發生什麼?
- 加拿大郵政禁止加班 服務可能延遲
- 法拉利在大溫住宅區以124km/h狂飆
-
- NDP悲劇了 不會獲得正式政黨地位
- 國產復仇狠人,殺出一張新面孔!(圖
- 比亞迪瘋狂降價逾3成 中國電動車股價一瀉千裡
- 溫哥華貸款經紀 解決各類疑難貸款
- 江門污水管工程坍塌致3死調查報告: 違法轉包
- 很多人當場哭泣 白宮開始第一輪大清洗
-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